法律专题

登记管理

房产登记管理流程

房产挂号办理程序:1、挂号受理及初审2、复审3、批阅4、记载于挂号簿5、缮证6、收费发证7、归档国有土地范围内房产挂号办理相关内容:(一)所有权挂号1、初始挂号(1)、什么是初始挂号?因合法缔造房子请求房子所有权挂号的(2)、初始挂号应当提交下列资料?(a)挂号请求书;(b)请求人身份证明;(c)建造用地运用证明;(d)建造工程施工许可证,建造工程规划许可证;(e)房子已竣工的明;(f)房子测绘陈

婚姻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标准婚姻挂号档案处理,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婚姻挂号法令》,拟定本办法。第二条 婚姻挂号档案是婚姻挂号机关在处理成婚挂号、吊销婚姻、离婚挂号、补发婚姻挂号证的进程中构成的具有凭据效果的各种记载。第三条 婚姻挂号主管部分对婚姻挂号档案作业实施统一领导,分级处理,并承受同级当地档案行政处理部分的监督和辅导。第四条 婚姻挂号机关应当实行下列档案作业责任:(一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税务挂号处理办法》现已2003年11月20日第6次局务会议审议经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二○○三年十二月十七日税务挂号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标准税务挂号处理,加强税源监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处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处理法施行细则》(以下简称《施行细则》)的规则,拟定本办法。第二条企业,企业在外地建立的

《婚姻登记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准则的实施,加强婚姻挂号处理工作,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违法的婚姻行为,依据婚姻法和有关法令,拟定本法令。第二条我国公民在我国境内成婚、离婚、复婚的,有必要按照本法令的规则进行挂号。我国公民同外国人、华裔同国内公民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居民同内地居民之间的婚姻挂号,别离按照有关规则处理。第三条依法实施婚姻挂号的当事人的合法权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信任税务挂号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生疏,确保税务挂号的运转也是国泰健康的重要确保。那么,我们知道税务挂号处理规则吗?在此,听讼网的小编为我们整理了税务挂号处理规则相关方面的法令知识,欢迎我们阅览,期望能对我们有所协助。一、税务挂号处理方法《税务挂号处理方法》于2003年12月17日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7号发布;依据2014年12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批改〈税务挂号处理方法〉的决议

产权登记管理的办理流程

本文首要供给房子产权挂号处理的处理流程,为需求进行产权挂号的读者供给参阅。下面就由听讼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吧!产权挂号处理的处理流程请求挂号,是指房产权力人或许署理人在规则的期限内依照权力的品种和挂号的品种向挂号机关供给合法有用的法令文件的行为。这一程序的首要作业是查验证件和填写请求书、墙界表等。查验证件是整个产权挂号的根底,包含查验身份证件和产权证件。身份证件和产权证件有必要符合。请求人包含自然人

【集体户口 结婚登记】婚姻登记管理新规定

民政部对外发布十条婚姻挂号处理新规则,放宽了处理婚姻挂号对身份证件的要求,并初次清晰了非中国内地居民能够在我国内地婚姻挂号机关处理结婚挂号。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处理婚姻挂号有必要一起提交自己的身份证和户口簿。依据新规则,当事人无法提交居民身份证的,可出具有用的暂时身份证处理婚姻挂号;当事人因没有处理落户手续等原因无法出具户口簿的,可凭公安部门或有关户籍处理机构出具的加盖印章的户籍证明处理婚姻挂号。当

婚姻收养登记管理知识

(一)成婚挂号1、成婚挂号需求具有哪些的条件①当事人有必要契合法定成婚年纪,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②当事人有必要是自愿和无爱人。③当事人为非直系血亲或许三代以内旁系血亲。④当事人未患有法律规定制止成婚或许暂缓成婚的疾病。⑤当事人一方或两边是本辖区内的常住户口。⑥请求成婚挂号的两边当事人有必要一起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挂号机关请求,不得托付别人署理。⑦当事人供给的证件,证明原件

公司登记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部分: 国家工商局发布文号:    第一条 为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开展,保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保证公司的合法权益,依据《工商企业挂号办理条例》的基本原则,特制定本规则。    相关法规:        第二条&nb

税务登记证的使用、管理

(一)纳税人收取税务挂号证或许注册税务挂号证后,应当在其出产、运营场所内明显易见的当地张挂,亮证运营。出县(市)运营的纳税人有必要持有所在地国家税务机关填发的《外出运营活动税收处理证明》、税务挂号证或许注册税务挂号证的副本,向运营地国家税务机关报验挂号,承受税务处理。(二)纳税人处理下列事项时有必要持税务挂号证副本或许注册税务挂号证副本:1.请求减税、免税、退税、先征税后返还;2.请求领购发票;3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