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帮助3163人
回复于2025-09-25 13:04:36
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其中,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劳动合同或者以克扣工资、未缴纳社保公积金等为由主张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的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违法辞退须支付经济赔偿金,经济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月帮助166人
回复于2025-09-25 13:43:48
哺乳期调岗降薪是用人单位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问题,以下是相关要点及应对建议: 一、法律依据与限制 禁止随意调岗降薪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哺乳期降低工资、福利待遇,或单方调岗。调岗需符合法定情形,如原岗位属禁忌劳动范围、女职工无法胜任原工作且有医疗证明等,且不得降低原工资性收入及福利待遇。 合法调岗的条件 协商一致:调岗需与女职工协商,签订书面变更协议,明确新岗位、薪资等条款。 法定情形:如女职工因身体原因无法胜任原工作,或原岗位属禁忌劳动范围,用人单位可调岗,但需保障薪资待遇不变。 二、违法调岗降薪的法律后果 员工维权途径 恢复原岗位与工资:员工可要求恢复原岗位及工资待遇,补发工资差额。 经济补偿:若用人单位以调岗降薪逼迫员工离职,员工可依据《劳动合同法》主张经济补偿金。 投诉与仲裁: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 企业法律风险 未经协商单方调岗降薪,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通常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并可能面临劳动监察处罚。 三、企业合规建议 规范调岗程序 若需调岗,应与女职工协商,书面确认调岗原因、新岗位职责及薪资。 调岗后薪资不得低于原岗位,新岗位应与女职工能力匹配,且不降低职业尊严。 保留证据 若以“不胜任工作”调岗,需保留绩效考核记录、医疗证明等证据,证明调岗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特殊保护与人文关怀 哺乳期女职工需特殊保护,企业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障哺乳时间,避免安排禁忌劳动。 总结:哺乳期调岗降薪需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企业应通过协商方式调整岗位,保障女职工权益,避免法律风险。若员工权益受侵害,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