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承诺未完成业绩就自动离职,究竟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在职场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员工为了激励自己,与公司签订了某种形式的业绩承诺书,其中可能包含“未完成业绩就自动离职”的条款。那么,这样的承诺是否真的具有法律效力呢?近期我们江苏首维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也遇到了客户咨询这个问题,就这一问题江苏首维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解答了相关咨询并给出了专业解答。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并未明确规定“自动离职”这一概念。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应当首先对其进行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如果经过这样的努力后,劳动者仍然不能胜任工作,那么用人单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例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水某在入职某公司时,签订了销售人员军令状,承诺自愿选择业绩目标为2700万元,若完成率低于30%,则自动离职。然而,当年水某实际完成的业绩仅为264万元。公司据此向水某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认为水某因未达到销售业绩而自动离职。
但水某对此并不服气,他提起了劳动仲裁。在仲裁过程中,公司主张水某因未达到销售业绩而自动离职。然而,一审法院并未采信公司的这一主张。原因在于,水某虽然签订了销售人员军令状,但在其销售业绩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公司并未按照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而是直接解除了劳动合同。最终,法院判决公司支付水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江苏首维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指出,直接开除是违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未完成业绩就自动离职”的承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在管理员工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江苏首维律师事务所在江苏扬州地区有一支的专业律师团队,在此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务必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约定不明而引发纠纷。同时,当遇到劳动争议时,也应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新闻时事、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作品内图片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联系客服告知,我们核实后将立即删除。

劳动争议相关咨询
-
问
我问下,我在三河市工地上受了伤,为解决工伤问题,朋友给我介绍了一家法律咨
把工伤案子交给法律咨询公司有风险。法律咨询公司无律师执业资质,虽可处理非诉事务,但诉讼出庭得外聘律师。当前仲裁不受理直接法院立案,后续处理有不确定性。解决方案是先查看合同有无问题,再评估外聘律师能力。若不放心,可考虑与法律咨询公司协商解除合同,自己聘请有资质律师处理,以保障合法权益。
龚永青等2位律师已回复 -
问
骨折没报保险应该怎么要赔偿
骨折没报保险要赔偿,得先明确责任方。若是他人侵权致骨折,可与对方协商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协商不成可收集诊断证明、费用票据等证据去法院起诉。若是工伤骨折,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再向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单位不配合就走劳动仲裁程序。
吴亮等1位律师已回复 -
问
2020年拖欠工资和被迫失业,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劳动维权,目前拖欠工资一直
首先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工资标准、工作时长等的证据,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接着可先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支付拖欠工资。也能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支付工资或工资差额、其他补偿赔偿。不过精神损失费一般较难支持。至于恢复劳动关系,得看具体情况。要是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去法院起诉。
吴亮等1位律师已回复 -
问
我提出了辞职一个多月了,但公司一直不批准,进公司的时候又没有签合同,要怎
首先,没签合同公司就违法了,你能主张从入职第二个月起的双倍工资。你提前一个月书面提出辞职,即便公司不批准,到期也能离职。你可收集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离职时,若公司不给工资,可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和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吴亮等1位律师已回复 -
问
公司签7000元合同但**绩效乱扣工资**,**没交公积金**,个税还*
你有工资条、个税截图和银行流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证据。公司绩效乱扣工资、少申报个税、造假入职时间以及没交公积金都不合法。可先和公司协商,要求补发工资差额、补缴公积金和支付经济补偿。若协商不成,可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即便公司不给劳动合同,凭借现有证据也能维权。
马雪玲等2位律师已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