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承诺未完成业绩就自动离职,究竟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在职场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员工为了激励自己,与公司签订了某种形式的业绩承诺书,其中可能包含“未完成业绩就自动离职”的条款。那么,这样的承诺是否真的具有法律效力呢?近期我们江苏首维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也遇到了客户咨询这个问题,就这一问题江苏首维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解答了相关咨询并给出了专业解答。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并未明确规定“自动离职”这一概念。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当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应当首先对其进行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如果经过这样的努力后,劳动者仍然不能胜任工作,那么用人单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例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水某在入职某公司时,签订了销售人员军令状,承诺自愿选择业绩目标为2700万元,若完成率低于30%,则自动离职。然而,当年水某实际完成的业绩仅为264万元。公司据此向水某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认为水某因未达到销售业绩而自动离职。
但水某对此并不服气,他提起了劳动仲裁。在仲裁过程中,公司主张水某因未达到销售业绩而自动离职。然而,一审法院并未采信公司的这一主张。原因在于,水某虽然签订了销售人员军令状,但在其销售业绩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公司并未按照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而是直接解除了劳动合同。最终,法院判决公司支付水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江苏首维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指出,直接开除是违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未完成业绩就自动离职”的承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在管理员工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江苏首维律师事务所在江苏扬州地区有一支的专业律师团队,在此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务必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约定不明而引发纠纷。同时,当遇到劳动争议时,也应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新闻时事、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作品内图片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联系客服告知,我们核实后将立即删除。
劳动争议相关咨询
-
问
民办学校女教师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学校没有为老师购买公积金,是否可
民办学校女教师法定退休年龄,一般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若从事特殊工种或因病致残等还有其他规定。学校没给老师买公积金,不能申请赔偿,但可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由其责令学校限期办理。你可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作时长的材料去反映,让学校补缴公积金。
时龙等3位律师已回复 -
问
我在小区地下室步行撞到玻璃门上,造成脸部受伤,已花费4000多元,可以找
如果是您自己撞上去的,那么主要责任还是在您自己,对方如果没有尽到安全的提示,可能会承担部分责任
时龙等4位律师已回复 -
问
我在前程无忧上找工作,他当时说的是直招,地点在苏州,职位是仓管,路费什么
你好,你可以起诉对方 ,要求赔偿损失。
时龙等3位律师已回复 -
问
我想咨询工伤赔付的问题,我在公司不满一年,按照赔付是不足一年按实际月来算
可以要求重新计算。工伤赔付计算本人工资时,若第一个月没发工资,按实际月数平均不合理。你可收集能证明正常工资水平的证据,像劳动合同约定工资、同岗位工资标准、考勤记录等,向社保局说明情况申请重新核算,若社保局不处理或核算仍不合理,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维权。
时龙等4位律师已回复 -
问
16岁职高学生,学校推荐去实习打工,签了合同,如果中途不干需要交5000
16岁职高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实习协议通常属于劳务合同(非劳动合同),受《民法典》调整。若合同明确约定违约金条款,且该条款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原则上需按约定执行。但若违约金过高(如远超实际损失),学生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调整。
易磊等5位律师已回复
劳动争议
法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