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对外加工贸易中的商标侵权问题分析研究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08 07:18
跟着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维护的加强,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其间商标胶葛尤为严峻。我国作为加工交易大国,在商标权方面可谓遭受颇多。仅2001年至2005年,国内各级工商行政处理机关就查办涉外商标侵权案子1.8万多件,在刚过去的2006年里,共查办商标侵权案子3.39万件,其间涉外商标侵权案子7439件。本文从一实践案子动身,侧重剖析侵权职责的区分,商标侵权带来的损害,以及怎么防备商标侵权。
一、事例再现
浙江经协世界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协)于2004年1月至8月期间,在未向对方讨取商标权属证明状况下,私行承受外商来样定货出口订单,并托付宁波万亚传动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亚)加工出产标示“GATES”注册商标标识的传动带27350根,不合法经营额达260422元,侵略了“GATES”商标一切权人美国盖茨公司的合法权益。杭州市工商局责令浙江经协世界经贸有限公司中止侵权行为,并处以390000元罚款。这一判定引发了人们对加工交易中商标权维护问题的考虑,侵略商标权的成果是严峻的,那么怎么区分托付方和加工方在侵权中的职责呢?
(一)、国内托付方和被托付方(加工方)的侵权职责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52条规则:未经商标示册人的答应,在同一种产品或许相似产品上运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许近似的商标的;出售侵略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的……均属侵略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侵权行为着重的是“未经商标示册人的答应”这一法令要件。在上述事例中,美国盖茨公司是“GATES”商标在我国的合法具有者,遭到我国《商标法》的维护。经协在未经盖茨公司的答应下,就将“GATES”商标供给给万亚进行加工出产,明显侵略了盖茨公司的商标权。《商标法))第53条规则:有本法第52条所列侵略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胶葛的,由当事人洽谈处理;不肯洽谈或许洽谈不成的,商标示册人或许好坏关系人能够向人民法院申述,也能够恳求工商行政处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处理部门处理时,确定侵权行为建立的,责令当即中止侵权行为,没收、毁掉侵权产品和专门用于制作侵权产品、假造注册商标标识的东西,并可处以罚款。因而杭州市工商局责令经协中止侵权行为,并处以罚款。至于在对外加工交易中彻底以托付方的托付为依据行为的加工方,国内现在还没有详细法规来规则其是否应该为这种彻底被迫的行为承当职责,可是咱们能够从《商标法》中剖析一二。商标法第56条规则:出售不知道是侵略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能证明该产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阐明供给者的,不承当补偿职责。因而在上述事例中,杭州市工商局未对万亚做出处分。
(二)、交易两边(国外托付方和国内被托付方)的侵权职责区分
那么经协在遭到处分之后,是否能够将侵权职责彻底归咎于外商,向外商索赔呢?我国《关于对外交易中商标处理的规则》第10条规则:对外交易经营者在从事进出口活动中,对他人指定或许供给运用的商标,应当要求对方出具真实有效的商标专用权证明文件或许被答应运用该商标且未超出答应规模的证明文件,并予以核对。该商标不得与已在我国相同或许相似的产品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许近似,其产品的包装、装饰也不得与他人已在我国运用的包装、装饰相同或许近似。在上述事例中,经协在未向对方讨取商标权属证明状况下,就私行承受外商来样定货出口订单,没有实行对商标的检查职责,成果形成商标侵权。在这种状况下,经协即便是被托付人,也成为了侵权人,它不能将侵权职责彻底归咎于外商,自己也有必要承当职责。至于经协和外商各自承当多少职责,经协向外商索赔多少,则由二者洽谈而定。
从上述事例中咱们发现,当我国对外加工交易中呈现侵略国外商标权的状况时,国内工商处理部门法令的目标往往是国内侵权人,依据《商标法》区分国内职责,并不深究交易两边(国外托付方和国内被托付方)孰对孰错,怎么区分职责;而我国《关于对外交易中商标处理的规则》及一些世界条约如《联合国世界货品出售合同条约》(以下简称条约)恰恰对其做出弥补——规则了交易两边职责的区分。如《条约》第42条规则:(1)卖方(加工方)所交给的货品,有必要是第三方不能依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建议任何权力或要求的货品,但以卖方在缔结合同是已知道或不或许不知道的权力或要求为限,并且这种权力或要求依据以下国家的法令规则是以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根底的:a假如两边当事人在缔结合同是预期货品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其他运用,则依据货品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他运用的国家的法令;或许b在任何其他状况下,依据买方(托付加工方)经营地地点国家的法令。(2)卖方在上一款的职责不适用于以下状况:a买方在缔结合一起已知道或不或许不知道此项权力或要求;或许b此项权力或要求的发作,是因为卖方要遵循买方所供给的技能图样,图画,样式或其他标准。需求特别注意的是《条约》是不适用于加工交易中的来料加工和来件安装的,而上述事例归于来样加工,因而能够征引《条约》作为参阅。
二、商标侵权对我国形成的损害
1、商标侵权严峻损害了加工企业的开展。对国内加工企业来说,取得的仅仅少数的加工费,大部分赢利被托付方攫取。跟着国内外对知识产权维护的加强,引起商标侵权的危险是巨大的,一起商标侵权发作的法令成果是很严峻的。我国《商标法》第59条规则:未经商标示册人答应,在同一种产品上运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补偿被侵权人的丢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职责。国外对商标处理也适当严厉,如美国商标法就对假造商标的处分做出如下规则:对个人假造的,罚金25万美元或许处以5年以下徒刑;再犯者处100万美元罚金,或许处l5年以下徒刑;对合伙假造的,处100万美元罚金;再犯者处500万美元的罚金。加工交易这种危险大,赢利小的出产方式从本质上决议了加工企业的晦气位置。企业一旦被卷进商标胶葛,彻底是因小失大。
2、侵权严峻影响了我国外贸环境及世界形象。近年来我国加工交易中侵权案子一再发作,货品被海关扣押或许没收,这些现已严峻影响到我国产品的出口。此外,美国海关曾列出五大侵权“黑名单”,我国大陆居于黑名单首位。美国发布2006财政年度海关知识产权类扣押案子比上年增加了83%,海关共扣押仿冒品1.4万余起,案值超越1.55亿美元,原产自我国的涉案产品金额约1.26亿美元,占一切被扣侵权货品总价值的81%;这些计算无疑会使我国的交易协作伙伴下降对我国产品的信赖,进步与我国协作的警惕,影响了我国外贸环境和世界形象。
三、我国加工企业防备商标侵权的对策
面临侵权危险,加工企业要以活跃的情绪面临,防患于未然,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在承受定牌时,要求托付方供给商标合法性的证明文件。假如是他人的注册商标,托付方需供给合法的商标运用转让证书。托付方假如供给了证明文件或转让证书,即便验证进程或许很繁琐,企业一定要验明其真伪。如发现可疑之处,企业应当悠扬回绝。
2、当企业知道托付方供给的商标或许存在侵权问题时,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贪心蝇头,回绝为妙。要特别注意的是,按照我国参加的《商标示册用产品与服务世界分类尼斯协议》,关于驰名商标来说,不光不得在相同或近似类别的产品上运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许近似的商标,并且不得在不同类别乃至性质不相关的产品上运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许近似的商标。不然,就构成对驰名商标的侵权。
因而当托付方供给的是其他产品的驰名商标时,企业要高度警惕,查询清楚该驰名商标能否用于自己出产的产品之后,再决议是否承受。
3、为避免卷进侵权胶葛,企业与托付方应该事先在合同中明确规则:当托付方指定的商标被第三者指控运用侵权时,应由托付方与指控者交涉,与加工方无关,由此给加工方形成的丢失由托付方担任补偿
4、企业卷进侵权胶葛时,镇定应对依据合同及相关法规,判别哪方应负侵权职责。在遇到对方推卸职责时,从容不迫据理相争,不给对方待机而动。
5、打造自己的品牌。企业要想真实把握交易中的主动权,有必要活跃打造自己的品牌。别的企业要加强自我维护意识及时的在国内和国外处理商标示册,避免被他人抢注,取得相应的法令维护。一旦发现自己的商标专用权遭到损害,要及时向工商行政处理机关投诉,供给出有价值的头绪和自己的合法要求。要常常查阅《商标布告》,发现他人请求的商标与自己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及时按照法令提出异议,避免自己的商标被他人仿冒,形成不必要的丢失。
一、事例再现
浙江经协世界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协)于2004年1月至8月期间,在未向对方讨取商标权属证明状况下,私行承受外商来样定货出口订单,并托付宁波万亚传动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亚)加工出产标示“GATES”注册商标标识的传动带27350根,不合法经营额达260422元,侵略了“GATES”商标一切权人美国盖茨公司的合法权益。杭州市工商局责令浙江经协世界经贸有限公司中止侵权行为,并处以390000元罚款。这一判定引发了人们对加工交易中商标权维护问题的考虑,侵略商标权的成果是严峻的,那么怎么区分托付方和加工方在侵权中的职责呢?
(一)、国内托付方和被托付方(加工方)的侵权职责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52条规则:未经商标示册人的答应,在同一种产品或许相似产品上运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许近似的商标的;出售侵略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的……均属侵略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侵权行为着重的是“未经商标示册人的答应”这一法令要件。在上述事例中,美国盖茨公司是“GATES”商标在我国的合法具有者,遭到我国《商标法》的维护。经协在未经盖茨公司的答应下,就将“GATES”商标供给给万亚进行加工出产,明显侵略了盖茨公司的商标权。《商标法))第53条规则:有本法第52条所列侵略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胶葛的,由当事人洽谈处理;不肯洽谈或许洽谈不成的,商标示册人或许好坏关系人能够向人民法院申述,也能够恳求工商行政处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处理部门处理时,确定侵权行为建立的,责令当即中止侵权行为,没收、毁掉侵权产品和专门用于制作侵权产品、假造注册商标标识的东西,并可处以罚款。因而杭州市工商局责令经协中止侵权行为,并处以罚款。至于在对外加工交易中彻底以托付方的托付为依据行为的加工方,国内现在还没有详细法规来规则其是否应该为这种彻底被迫的行为承当职责,可是咱们能够从《商标法》中剖析一二。商标法第56条规则:出售不知道是侵略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能证明该产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阐明供给者的,不承当补偿职责。因而在上述事例中,杭州市工商局未对万亚做出处分。
(二)、交易两边(国外托付方和国内被托付方)的侵权职责区分
那么经协在遭到处分之后,是否能够将侵权职责彻底归咎于外商,向外商索赔呢?我国《关于对外交易中商标处理的规则》第10条规则:对外交易经营者在从事进出口活动中,对他人指定或许供给运用的商标,应当要求对方出具真实有效的商标专用权证明文件或许被答应运用该商标且未超出答应规模的证明文件,并予以核对。该商标不得与已在我国相同或许相似的产品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许近似,其产品的包装、装饰也不得与他人已在我国运用的包装、装饰相同或许近似。在上述事例中,经协在未向对方讨取商标权属证明状况下,就私行承受外商来样定货出口订单,没有实行对商标的检查职责,成果形成商标侵权。在这种状况下,经协即便是被托付人,也成为了侵权人,它不能将侵权职责彻底归咎于外商,自己也有必要承当职责。至于经协和外商各自承当多少职责,经协向外商索赔多少,则由二者洽谈而定。
从上述事例中咱们发现,当我国对外加工交易中呈现侵略国外商标权的状况时,国内工商处理部门法令的目标往往是国内侵权人,依据《商标法》区分国内职责,并不深究交易两边(国外托付方和国内被托付方)孰对孰错,怎么区分职责;而我国《关于对外交易中商标处理的规则》及一些世界条约如《联合国世界货品出售合同条约》(以下简称条约)恰恰对其做出弥补——规则了交易两边职责的区分。如《条约》第42条规则:(1)卖方(加工方)所交给的货品,有必要是第三方不能依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建议任何权力或要求的货品,但以卖方在缔结合同是已知道或不或许不知道的权力或要求为限,并且这种权力或要求依据以下国家的法令规则是以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根底的:a假如两边当事人在缔结合同是预期货品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其他运用,则依据货品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他运用的国家的法令;或许b在任何其他状况下,依据买方(托付加工方)经营地地点国家的法令。(2)卖方在上一款的职责不适用于以下状况:a买方在缔结合一起已知道或不或许不知道此项权力或要求;或许b此项权力或要求的发作,是因为卖方要遵循买方所供给的技能图样,图画,样式或其他标准。需求特别注意的是《条约》是不适用于加工交易中的来料加工和来件安装的,而上述事例归于来样加工,因而能够征引《条约》作为参阅。
二、商标侵权对我国形成的损害
1、商标侵权严峻损害了加工企业的开展。对国内加工企业来说,取得的仅仅少数的加工费,大部分赢利被托付方攫取。跟着国内外对知识产权维护的加强,引起商标侵权的危险是巨大的,一起商标侵权发作的法令成果是很严峻的。我国《商标法》第59条规则:未经商标示册人答应,在同一种产品上运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补偿被侵权人的丢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职责。国外对商标处理也适当严厉,如美国商标法就对假造商标的处分做出如下规则:对个人假造的,罚金25万美元或许处以5年以下徒刑;再犯者处100万美元罚金,或许处l5年以下徒刑;对合伙假造的,处100万美元罚金;再犯者处500万美元的罚金。加工交易这种危险大,赢利小的出产方式从本质上决议了加工企业的晦气位置。企业一旦被卷进商标胶葛,彻底是因小失大。
2、侵权严峻影响了我国外贸环境及世界形象。近年来我国加工交易中侵权案子一再发作,货品被海关扣押或许没收,这些现已严峻影响到我国产品的出口。此外,美国海关曾列出五大侵权“黑名单”,我国大陆居于黑名单首位。美国发布2006财政年度海关知识产权类扣押案子比上年增加了83%,海关共扣押仿冒品1.4万余起,案值超越1.55亿美元,原产自我国的涉案产品金额约1.26亿美元,占一切被扣侵权货品总价值的81%;这些计算无疑会使我国的交易协作伙伴下降对我国产品的信赖,进步与我国协作的警惕,影响了我国外贸环境和世界形象。
三、我国加工企业防备商标侵权的对策
面临侵权危险,加工企业要以活跃的情绪面临,防患于未然,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在承受定牌时,要求托付方供给商标合法性的证明文件。假如是他人的注册商标,托付方需供给合法的商标运用转让证书。托付方假如供给了证明文件或转让证书,即便验证进程或许很繁琐,企业一定要验明其真伪。如发现可疑之处,企业应当悠扬回绝。
2、当企业知道托付方供给的商标或许存在侵权问题时,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贪心蝇头,回绝为妙。要特别注意的是,按照我国参加的《商标示册用产品与服务世界分类尼斯协议》,关于驰名商标来说,不光不得在相同或近似类别的产品上运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许近似的商标,并且不得在不同类别乃至性质不相关的产品上运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许近似的商标。不然,就构成对驰名商标的侵权。
因而当托付方供给的是其他产品的驰名商标时,企业要高度警惕,查询清楚该驰名商标能否用于自己出产的产品之后,再决议是否承受。
3、为避免卷进侵权胶葛,企业与托付方应该事先在合同中明确规则:当托付方指定的商标被第三者指控运用侵权时,应由托付方与指控者交涉,与加工方无关,由此给加工方形成的丢失由托付方担任补偿
4、企业卷进侵权胶葛时,镇定应对依据合同及相关法规,判别哪方应负侵权职责。在遇到对方推卸职责时,从容不迫据理相争,不给对方待机而动。
5、打造自己的品牌。企业要想真实把握交易中的主动权,有必要活跃打造自己的品牌。别的企业要加强自我维护意识及时的在国内和国外处理商标示册,避免被他人抢注,取得相应的法令维护。一旦发现自己的商标专用权遭到损害,要及时向工商行政处理机关投诉,供给出有价值的头绪和自己的合法要求。要常常查阅《商标布告》,发现他人请求的商标与自己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及时按照法令提出异议,避免自己的商标被他人仿冒,形成不必要的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