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物业曝光欠费业主信息,是否侵犯隐私权?法院这样判!
文章分类|以案说法
2025-04-28
导读:物业曝光欠费业主信息,是否侵犯隐私权

物业公司催缴物业费是常见现象,但若采取公开业主姓名、房号、欠费金额等方式,是否构成侵权?成都市青羊法院的一则判决给出了明确答案——物业公司擅自公示欠费业主信息,侵犯隐私权!

 

一、案件回顾:

2019年11月9日,成都某小区的物业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第五届业委会成员及 “热心业主” 物业费欠费公示》一文,文中公布了业主李某的房号、姓名以及欠费金额 18761.55元。2021年4月,李某结清欠缴的物业服务费用后,以侵犯隐私权、姓名权、名誉权为由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索赔 8700 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物业公司在未经李某同意的情况下,公开其姓名、房号等个人私密信息,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尽管《某某花园物业服务试用合同》约定了物业公司可以采取登报等方式催缴物业费,但并未授权其处理业主的个人信息。

最终,法院判决物业公司向李某书面赔礼道歉,驳回李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二、物业公示欠费业主信息的法律风险

侵犯隐私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业主的姓名、房号、欠费金额等都属于个人私密信息,物业未经业主同意进行公示,就构成了对隐私权的侵犯。

名誉权受损风险:虽然在成都的这个案例中,法院认为物业公司的公示行为未构成名誉权侵犯,但如果物业在公示中使用了侮辱性言语,如 “老赖”“失信” 等,或者公示的信息不属实,导致业主的社会评价降低,就可能构成对业主名誉权的侵犯。

违反合同约定风险:物业与业主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可能并未明确约定物业有权公示欠费业主信息。即使合同中有相关条款,也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物业随意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或方式不当,也可能构成违约。

承担法律责任:一旦被认定侵权,物业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如果造成业主精神损害或其他损失,还可能需要进行赔偿。

 

三、业主如何主张隐私权保护

及时发出侵权通知 :

业主一旦发现物业公司有曝光其个人信息等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应第一时间向物业公司发出书面侵权通知,要求物业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如删除相关公示信息等,并保留好通知的相关凭证,如快递单号、发送短信或邮件的记录等。

收集保留证据 :

注意收集和保留能够证明物业公司侵权行为的证据,如微信公众号公示的截图、业主群内的消息记录、判决书等书面文件,以及因物业公司侵权行为给自身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相关证据,如遭受骚扰的记录、精神受到打击的就医证明等,这些证据都将在后续可能发生的诉讼中起到关键作用。

向相关部门投诉:

可以向物业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进行投诉,由相关部门对物业公司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要求物业公司纠正错误行为,并对自己的损失进行赔偿。

提起诉讼:

若协商和投诉都无法解决问题,业主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物业的侵权行为以及给自己造成的损害。

结语

物业在催缴物业费时,应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尊重业主的隐私权和其他合法权益。而业主也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遇到侵权行为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物业与业主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新闻时事、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作品内图片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联系客服告知,我们核实后将立即删除。

刘毅律师

执业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