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诽谤罪怎么判刑

来源:听讼网整理2018-08-15 01:15浏览量:181
在我国有许多的罪过,以及依据不同的罪过有相应的处分规矩,那么关于诋毁罪又有什么样的处分规矩,诋毁罪关于未成年的处分规矩又是怎样的,接下来就由听讼网小编关于未成年诋毁罪怎样判刑的相关常识进行详细的介绍,期望我们能够有所了解。
一、未成年诋毁罪怎样判刑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成心杀人、成心伤害致人重伤或许逝世、强奸、掠夺、贩卖毒品、放火、爆破、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法,应当从轻或许减轻处分。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分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许监护人加以管束;在必要的时分,也能够由政府收留教养。
由此可见,未成年诋毁诋毁罪会不会遭到处分是分状况的,假如是十六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则应当遭到处分。因为诋毁罪的社会危害较小,所以假如是十四至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施行诋毁行为,则不会遭到刑事处分,而是由监护人进行教育或由政府进行收留教养。
二、相关法令常识
1、诋毁罪的概念
诋毁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成心伪造并分布虚拟的现实,足以贬损别人品格,损坏别人声誉,情节严峻的行为。
2、诋毁罪客体
本罪侵略的客体与凌辱罪相同,是别人的品格尊严、声誉权。违法侵略的目标是自然人。
3、诋毁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违法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施行伪造并分布某种虚拟的现实,足以贬损别人品格、声誉,情节严峻的行为。
(1)须有伪造某种现实的行为,即诋毁别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拟的。假如分布的不是凭空伪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即便有损于别人的品格、声誉,也不构本钱罪。
(2)须有分布伪造现实的行为。所谓分布,就是在社会揭露的分散。分布的办法根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分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像、报刊、图书、信件等办法分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伪造并分布的虚伪现实,完全或许贬损别人的品格、声誉,或许现实上现已给被害人的品格、声誉形成了实践危害。假如分布虚伪的现实,但并不或许危害别人的品格、声誉,或无损于别人的品格、声誉,则不构成诋毁罪。
(3)诋毁行为有必要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诋毁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能够构成诋毁罪。假如行为人分布的现实没有特定的目标,不或许贬损或人的品格、声誉,就不能以诋毁罪论处。
(4)伪造现实诋毁别人的行为有必要归于情节严峻的才干构本钱罪。虽有伪造现实诋毁别人的行为,但没有到达情节严峻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峻,主要是指屡次伪造现实诋毁别人的;伪造现实形成别人品格、声誉严峻危害的;伪造现实诋毁别人形成恶劣影响的;诋毁别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状况。
未成年人在一般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国家(例如日本)的界说上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对未成年人法令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防备未成年人违法法》等。
诋毁罪是指成心伪造并分布某些虚拟的现实,足以危害别人品格,损坏别人声誉;情节严峻的行为

听讼法律咨询公众号

律师回复不错过

听讼法律咨询小程序

随时随地咨询

我是律师

 

联系客服 9:00-18:00

027-85881208

听讼律助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鄂ICP备18021267号-4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340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B2-20210603)

Powered by 听讼网 Copyright © 武汉听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465号三期光谷创意大厦25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