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债权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16 06:16(一)客观性要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政府干涉
1.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是构成阶段性和时期性不良债款的主要原因。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的产业政策也有所不同,而国家产业政策又是经过运用包含资金歪斜、物价调整在内的经济政策和行政手法并重来贯彻施行的。随同每次产业政策的调整总会使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关、停、并、转,这是导致我国银行不良债款构成的主要原因。现在的不良财物中,政策性借款沉积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政府“点贷”项目是构成银行不良债款的直接途径。
在我国传统体系下乃至现在,的确存在着政府决议计划银行放贷的问题,此种做法构成了企业对政府和银行过火“依靠”,而地方政府有时受短期行为和个人主义利益的唆使,把银行借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置于脑后,导致银行不良债款很多构成。
(二)主观性要素——银行本身办理
1.信贷粗放运营。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运营辅导思想上片面注重财物规划的外延扩张,过火着重扩展市场份额,疏忽本钱和危险要素,忽视质量的进步,导致银行不良财物的不断增加。
2.内部操控不严。
一方面,内部借款的评、审、放、收过程中的责、权、利脱节,借款职责单位和职责人不明确,借款装备与存量办理未能与危险情况和办理水平相配套,项目评价禁绝,借款检查不严等技能和办法上的问题构成借款危险丢失。另一方面,上级行政部门放松对下级组织的办理,使下级行政权力太大而失去平衡,乃至越权超限额开展业务,构成了很多的不良债款。
3.信贷软变革。
在“拨改贷”施行的一起,未能相应进行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变革,使专业银行本身仍处于“软”束缚状况。银行对信贷财物质量的恶化不承当任何直接职责,这种银行本身的软束缚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对银行信贷的行政干涉,导致银行这道可用来操控企业过度负债的闸口简直溃散。
4.同行业的无序竞赛。
金融部门规则企业只能开一个基本户,但可开多个一般户和暂时户,实际上仍是答应多头开户。这些账户成了企业躲避银行债款的“避风港”,直接削弱了银行本身的监督功用,导致了银行不良债款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