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ERP合同陷阱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09 18:10
ERP是现代企业必备的办理东西,一起也是软件公司的挣钱东西。因而,ERP合同成为两边的博弈战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ERP厂商往往会在ERP合同上设置许多骗局和地雷,短少辨认ERP合同骗局经历的企业往往就成了甘旨的猎物。例如,许多企业花了钱上线ERP软件但却用不起来,不光没有处理企业存在的问题,反倒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作业量。而软件公司却赚到了钱,赚了软件答应证的钱,赚了施行的钱,赚了二次开发的钱,终究还把一切的失误都推到企业的不合作或许是合作不充沛上来。
导致如此的原因是因为在签定ERP合一起,企业没有正确的辨认ERP合同的骗局。曾听有些担任人说过:咱们的ERP合同是交给法令参谋审阅过的。可事实上法令参谋关于办理和ERP技能方面知之甚少,是很难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更有许多企业爽性就把ERP合同当一般物资收购合同来签,那必定更是不可的。那么,企业应要怎么签定ERP合同,才干绕开ERP厂商设置的骗局?本文将针对常见ERP合同骗局作逐个剖析,以协助我们防备相似的问题。
常见的ERP合同骗局
因为ERP项目合同一般标的额都比较大,一旦发作利益冲突,两边为了保护本身权力,往往或许打开尖利的商洽或采纳各种应对办法,然后增加了合同实行的难度。因而,ERP合同实行的利益博弈,决议了ERP合同存在很大的履约危险。为了削减这些危险,许多ERP厂商往往会在软件答应合同、施行合同、后期保护合同上设置一些有利于自己的骗局。
(1)夸张资信水平,许诺与合同不相符
因为ERP厂商担任出售和施行的人员一般不是同一组人,所以售前参谋在出售时所作出的许诺和终究施行参谋要完结的使命一般会不一致。施行参谋会严厉依照合同规则的使命去完结,假如售前参谋的许诺没有呈现在合同里,施行参谋一般不会去完结。因为口头的许诺不具有法令效力,只要合同才干作为法令依据。因而,相关于纸写笔载的东西,售前参谋的口头许诺常常是没有边沿的,只要是客户想要的功用,售前参谋与出售都能信手拈来,因为只要客户高兴了才会签合同。而这种许诺危险的当地在于:跟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许诺,使到在企业内部构成期望紊乱。
因而,在签定合一起必定要留意将一切期望ERP厂商完结的使命清楚地写进合同,而不要寄期望于ERP厂商会去完结合同里没有规则的许诺。因为这些口头许诺只能作为参阅,在合同中是不会注明的,并且或许是肯定不会注明的。这就带来了ERP合同的第一个骗局:许诺与合同不相符。所以,在签定合同之前,企业应该要明晰ERP厂商能做什么以及ERP厂商做了这些进程今后能到达什么样的作用。有了这样的压力,ERP厂商才不会在施行进程中敷衍塞责,把一切的职责都推脱给客户。
(2)夸张软件功用,项目主张书与合同有差异
在ERP选型时企业一般会收到ERP厂商提交的ERP项目主张,这份主张书会开始提出ERP项目的施行进程、项目规模、时刻及人员组织等方案。这并不是终究合同内容,但一般能让企业知道ERP厂商会做什么,怎么去做。但许多状况下这份项目主张书是不具备法令效益的,合同中只会简略的介绍一下厂商将参照项目主张的内容去做。在这有一个细节需求留意的是:许多ERP厂商会在项目主张书中罗列许多功用,但在合同中并不见得会彻底完结。因为完结太多的功用就意味着本钱的增加。这时,就带来了ERP合同的第二个骗局:项目主张书与实在合同的存在差异。因而,关于企业来说,必需求注明《ERP项目主张书》具有与ERP合同平等的法令效益,ERP项目主张书中所说到的内容均能在未来的ERP体系中完结。
(3)高级参谋空有挂名,中低参谋以次充好
ERP施行参谋是ERP厂商人力资源的最大本钱之一,因而他们往往期望派最廉价的参谋来为客户服务。而在ERP的合同中,企业常常会只重视ERP软件的功用,而忽视了对参谋的要求。虽然在提交ERP项目主张书的进程中,部分ERP厂商也会一起提交ERP参谋的简介材料,但参谋的简历往往有掺假的成分。但问题的要害还不在于此,更多的是高级参谋只在项目中挂有一个头衔;而实践的作业则是由毫无经历的参谋进行,或许项目的调研与体系剖析阶段由高级参谋去做,后期的训练以各种理由将高级参谋调离,用中低级参谋来代替,这样的景象关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可怕骗局。所以,在签定ERP合一起企业有必要在合同中注明:一切的参谋有必要经过查核与认可后方可上岗,关于资深参谋的替换必需求经过企业的赞同,并且假如因为参谋才能导致的项目延迟,ERP厂商必需求承当相应的职责。
(4)二次开发中的设置骗局
大多数的ERP项目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二次开发。说到二次开发,许多有经历的ERP厂商都不乐意进行太多的二次开发。因为关于规范ERP体系的施行,厂商施行参谋凭着经历一般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可是二次开发针对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开发进程将遇到的不确认危险也大得多。更重要的是,假如二次开发的技能不到位,乃至或许对原有的体系构成冲击,并且二次开发进程中的不确认要素也会使得项目本钱大增。
这时,ERP厂商最常见的手法是:在ERP合同中只注明二次开发的人/天数,而将详细的开发费用拖到合同签字今后才预算。例如,以还未做深化评价为由延迟二次开发的预算,这样就构成了另一个骗局:二次开发骗局。然后,关于某些难度大的或许是ERP厂商不想做的二次开发,他们会把二次开发的时刻和本钱加得很大,而企业根据本钱的考虑,不得不撤销某些方案中的需求。一般来说,处理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合同签定之前就需求确认二次开发的大致规模,并与ERP厂商确认开发费用的规模,将必要的条款写进合同里,以防止日后陷于被迫。
(5)短少项目失利后的违约职责和补偿
说到ERP体系成功上线,各家ERP厂商实行的检验规范都是不同的。而假如实在到了某些功用彻底不能满意企业需求时,ERP供货商便会在合同中钻空子,指明将依照规范的ERP软件进行检验,而这一条模糊不清的规范便成了他们的杀手锏。别的,一般ERP厂商是不乐意说到补偿字样的,即使是有补偿那也是客户未如期付款需求补偿。当然,有时ERP施行的效果是难以判别的,职责的归属也难以判别。究竟这和一般商品的生意不同,质量欠好就可退货。
因而,企业在签署ERP合同前,必需求把项目上线的规范以及未来或许呈现职责事故补偿准则写清楚。无论是企业方犯错,仍是ERP厂商犯错,假如有明晰的合同补偿准则在,就不会呈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了。因而,在签定ERP合同之前必需求对ERP项目的检验规范有一个明晰的知道,一起还要划分好两边的权责和违约补偿。假如因为ERP厂商的原因导致项目延误乃至是项目间断,ERP厂商需求进行相应的补偿。
防备ERP合同骗局的战略
当一个企业要施行ERP时,一般要与ERP厂商签定关于ERP合同,然后构成相应的法令关系。在合同中怎么平衡好各自的权力与责任,对今后施行的成功与否有着极其重要的含义。因为在以往ERP施行不成功的经验中,往往是因为在签定合一起没有正确、详细的约好相互间的权力与责任的成果。所以,企业在签署ERP合一起需求用一个较为规范的合同来躲避掉一些危险。首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作业:
(1)仔细检查ERP厂商的合同履约才能
为有用防备ERP厂商的出售参谋过度许诺,或使用口头许诺到达合同诈骗,企业必需求检查ERP厂商的合同实行状况和才能。检查的办法可所以调查ERP厂商的一些客户的真施行行状况,实在把握和了解ERP厂商的履约合同许诺的才能,出售人员的作业习气和个人道德。
(2)严厉检查合同条款
有些企业在与ERP厂商就ERP项目商洽的时分,只签定一个合同。其实一个好的ERP项目,应该签定多个合同,如《软件答应合同》、《施行服务合同》、《训练合同》、《保护服务合同》等。之所以分隔签定,是因为不同的合同适用不同的合同主体。比方,《软件答应合同》是购买ERP软件,而《施行服务合同》购买的是施行参谋的咨询服务等。ERP施行合同是ERP项目的首要合同,是施行质量操控、进展操控、出资操控的首要依据。因而,尽或许有用地检查合同条款、防备和操控合同的危险是每个企业有必要仔细面临的问题。
(3)增强合同危险防备认识
ERP合同危险防备认识是企业选型危险、施行危险、项目办理危险的归纳表现。一方面,可加强ERP选型团队的合同危险辨认才能、危险猜测和防备的教育和训练。另一方面,要仔细研讨ERP合同条件、ERP厂商项目办理的办法与程序、研讨ERP厂商施行的典型事例,使项目成员知道到合同危险防备的重要性。一起,在签定合同进程中,还要对付款交期、项目交给规范、违约条款等进行详细化。企业不要服从于ERP厂商供给的格局合同,至少要在合同中增加附件,写明企业自己的要求。不然的话,等合同签定后,自动权就在ERP厂商手中了,企业反而成了弱势群体,所以,企业要牢记要把好ERP合同的这一要害口儿。
(4)明晰合同的中止、改变与违约职责
一般来说,为确保ERP厂商的权益,若企业不能按合同规则及时支付金钱,ERP厂商有权暂时中止服务;但若ERP厂商不能按合同规则完结既定使命且进行补救办法后仍不能到达要求,企业应该亦可中止合同,并且因合同中止引起的丢失要由过错方承当。但现在大多数ERP合同中,对ERP厂商未实行履约未做任何限制性的规则,成果使到一些没有信誉的ERP厂商对一些合同纠纷采纳先入为主的战略,实行"拖字决"使得ERP施行进程变得十分绵长,成果使到企业所支付的时刻本钱和机会本钱适当高。所以,合同履约确保金是企业对ERP厂商最有威慑力的兵器之一,也是企业限制ERP厂商施行行为的要害所在。
总而言之,企业在签定ERP合同的进程中不能光靠法令参谋的条文审阅,企业必需求自动了解和防备ERP合同中的骗局和骗局。这要求企业要充沛了解ERP施行的特色和特征,经过充沛沟通与沟通,以防止更大的危险。
导致如此的原因是因为在签定ERP合一起,企业没有正确的辨认ERP合同的骗局。曾听有些担任人说过:咱们的ERP合同是交给法令参谋审阅过的。可事实上法令参谋关于办理和ERP技能方面知之甚少,是很难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更有许多企业爽性就把ERP合同当一般物资收购合同来签,那必定更是不可的。那么,企业应要怎么签定ERP合同,才干绕开ERP厂商设置的骗局?本文将针对常见ERP合同骗局作逐个剖析,以协助我们防备相似的问题。
常见的ERP合同骗局
因为ERP项目合同一般标的额都比较大,一旦发作利益冲突,两边为了保护本身权力,往往或许打开尖利的商洽或采纳各种应对办法,然后增加了合同实行的难度。因而,ERP合同实行的利益博弈,决议了ERP合同存在很大的履约危险。为了削减这些危险,许多ERP厂商往往会在软件答应合同、施行合同、后期保护合同上设置一些有利于自己的骗局。
(1)夸张资信水平,许诺与合同不相符
因为ERP厂商担任出售和施行的人员一般不是同一组人,所以售前参谋在出售时所作出的许诺和终究施行参谋要完结的使命一般会不一致。施行参谋会严厉依照合同规则的使命去完结,假如售前参谋的许诺没有呈现在合同里,施行参谋一般不会去完结。因为口头的许诺不具有法令效力,只要合同才干作为法令依据。因而,相关于纸写笔载的东西,售前参谋的口头许诺常常是没有边沿的,只要是客户想要的功用,售前参谋与出售都能信手拈来,因为只要客户高兴了才会签合同。而这种许诺危险的当地在于:跟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许诺,使到在企业内部构成期望紊乱。
因而,在签定合一起必定要留意将一切期望ERP厂商完结的使命清楚地写进合同,而不要寄期望于ERP厂商会去完结合同里没有规则的许诺。因为这些口头许诺只能作为参阅,在合同中是不会注明的,并且或许是肯定不会注明的。这就带来了ERP合同的第一个骗局:许诺与合同不相符。所以,在签定合同之前,企业应该要明晰ERP厂商能做什么以及ERP厂商做了这些进程今后能到达什么样的作用。有了这样的压力,ERP厂商才不会在施行进程中敷衍塞责,把一切的职责都推脱给客户。
(2)夸张软件功用,项目主张书与合同有差异
在ERP选型时企业一般会收到ERP厂商提交的ERP项目主张,这份主张书会开始提出ERP项目的施行进程、项目规模、时刻及人员组织等方案。这并不是终究合同内容,但一般能让企业知道ERP厂商会做什么,怎么去做。但许多状况下这份项目主张书是不具备法令效益的,合同中只会简略的介绍一下厂商将参照项目主张的内容去做。在这有一个细节需求留意的是:许多ERP厂商会在项目主张书中罗列许多功用,但在合同中并不见得会彻底完结。因为完结太多的功用就意味着本钱的增加。这时,就带来了ERP合同的第二个骗局:项目主张书与实在合同的存在差异。因而,关于企业来说,必需求注明《ERP项目主张书》具有与ERP合同平等的法令效益,ERP项目主张书中所说到的内容均能在未来的ERP体系中完结。
(3)高级参谋空有挂名,中低参谋以次充好
ERP施行参谋是ERP厂商人力资源的最大本钱之一,因而他们往往期望派最廉价的参谋来为客户服务。而在ERP的合同中,企业常常会只重视ERP软件的功用,而忽视了对参谋的要求。虽然在提交ERP项目主张书的进程中,部分ERP厂商也会一起提交ERP参谋的简介材料,但参谋的简历往往有掺假的成分。但问题的要害还不在于此,更多的是高级参谋只在项目中挂有一个头衔;而实践的作业则是由毫无经历的参谋进行,或许项目的调研与体系剖析阶段由高级参谋去做,后期的训练以各种理由将高级参谋调离,用中低级参谋来代替,这样的景象关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可怕骗局。所以,在签定ERP合一起企业有必要在合同中注明:一切的参谋有必要经过查核与认可后方可上岗,关于资深参谋的替换必需求经过企业的赞同,并且假如因为参谋才能导致的项目延迟,ERP厂商必需求承当相应的职责。
(4)二次开发中的设置骗局
大多数的ERP项目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二次开发。说到二次开发,许多有经历的ERP厂商都不乐意进行太多的二次开发。因为关于规范ERP体系的施行,厂商施行参谋凭着经历一般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可是二次开发针对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开发进程将遇到的不确认危险也大得多。更重要的是,假如二次开发的技能不到位,乃至或许对原有的体系构成冲击,并且二次开发进程中的不确认要素也会使得项目本钱大增。
这时,ERP厂商最常见的手法是:在ERP合同中只注明二次开发的人/天数,而将详细的开发费用拖到合同签字今后才预算。例如,以还未做深化评价为由延迟二次开发的预算,这样就构成了另一个骗局:二次开发骗局。然后,关于某些难度大的或许是ERP厂商不想做的二次开发,他们会把二次开发的时刻和本钱加得很大,而企业根据本钱的考虑,不得不撤销某些方案中的需求。一般来说,处理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合同签定之前就需求确认二次开发的大致规模,并与ERP厂商确认开发费用的规模,将必要的条款写进合同里,以防止日后陷于被迫。
(5)短少项目失利后的违约职责和补偿
说到ERP体系成功上线,各家ERP厂商实行的检验规范都是不同的。而假如实在到了某些功用彻底不能满意企业需求时,ERP供货商便会在合同中钻空子,指明将依照规范的ERP软件进行检验,而这一条模糊不清的规范便成了他们的杀手锏。别的,一般ERP厂商是不乐意说到补偿字样的,即使是有补偿那也是客户未如期付款需求补偿。当然,有时ERP施行的效果是难以判别的,职责的归属也难以判别。究竟这和一般商品的生意不同,质量欠好就可退货。
因而,企业在签署ERP合同前,必需求把项目上线的规范以及未来或许呈现职责事故补偿准则写清楚。无论是企业方犯错,仍是ERP厂商犯错,假如有明晰的合同补偿准则在,就不会呈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了。因而,在签定ERP合同之前必需求对ERP项目的检验规范有一个明晰的知道,一起还要划分好两边的权责和违约补偿。假如因为ERP厂商的原因导致项目延误乃至是项目间断,ERP厂商需求进行相应的补偿。
防备ERP合同骗局的战略
当一个企业要施行ERP时,一般要与ERP厂商签定关于ERP合同,然后构成相应的法令关系。在合同中怎么平衡好各自的权力与责任,对今后施行的成功与否有着极其重要的含义。因为在以往ERP施行不成功的经验中,往往是因为在签定合一起没有正确、详细的约好相互间的权力与责任的成果。所以,企业在签署ERP合一起需求用一个较为规范的合同来躲避掉一些危险。首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作业:
(1)仔细检查ERP厂商的合同履约才能
为有用防备ERP厂商的出售参谋过度许诺,或使用口头许诺到达合同诈骗,企业必需求检查ERP厂商的合同实行状况和才能。检查的办法可所以调查ERP厂商的一些客户的真施行行状况,实在把握和了解ERP厂商的履约合同许诺的才能,出售人员的作业习气和个人道德。
(2)严厉检查合同条款
有些企业在与ERP厂商就ERP项目商洽的时分,只签定一个合同。其实一个好的ERP项目,应该签定多个合同,如《软件答应合同》、《施行服务合同》、《训练合同》、《保护服务合同》等。之所以分隔签定,是因为不同的合同适用不同的合同主体。比方,《软件答应合同》是购买ERP软件,而《施行服务合同》购买的是施行参谋的咨询服务等。ERP施行合同是ERP项目的首要合同,是施行质量操控、进展操控、出资操控的首要依据。因而,尽或许有用地检查合同条款、防备和操控合同的危险是每个企业有必要仔细面临的问题。
(3)增强合同危险防备认识
ERP合同危险防备认识是企业选型危险、施行危险、项目办理危险的归纳表现。一方面,可加强ERP选型团队的合同危险辨认才能、危险猜测和防备的教育和训练。另一方面,要仔细研讨ERP合同条件、ERP厂商项目办理的办法与程序、研讨ERP厂商施行的典型事例,使项目成员知道到合同危险防备的重要性。一起,在签定合同进程中,还要对付款交期、项目交给规范、违约条款等进行详细化。企业不要服从于ERP厂商供给的格局合同,至少要在合同中增加附件,写明企业自己的要求。不然的话,等合同签定后,自动权就在ERP厂商手中了,企业反而成了弱势群体,所以,企业要牢记要把好ERP合同的这一要害口儿。
(4)明晰合同的中止、改变与违约职责
一般来说,为确保ERP厂商的权益,若企业不能按合同规则及时支付金钱,ERP厂商有权暂时中止服务;但若ERP厂商不能按合同规则完结既定使命且进行补救办法后仍不能到达要求,企业应该亦可中止合同,并且因合同中止引起的丢失要由过错方承当。但现在大多数ERP合同中,对ERP厂商未实行履约未做任何限制性的规则,成果使到一些没有信誉的ERP厂商对一些合同纠纷采纳先入为主的战略,实行"拖字决"使得ERP施行进程变得十分绵长,成果使到企业所支付的时刻本钱和机会本钱适当高。所以,合同履约确保金是企业对ERP厂商最有威慑力的兵器之一,也是企业限制ERP厂商施行行为的要害所在。
总而言之,企业在签定ERP合同的进程中不能光靠法令参谋的条文审阅,企业必需求自动了解和防备ERP合同中的骗局和骗局。这要求企业要充沛了解ERP施行的特色和特征,经过充沛沟通与沟通,以防止更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