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成为监护人的要求和条件是什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21 18:48
作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则会享有必定的权力,但与此同时也需求实行必定的职责。不过,并不是我们以为的任何人都能够成为监护人。那究竟,我国法令中规则哪些人不能成为监护人呢?
一、哪些人不能成为监护人
监护人既为维护被监护人而设,天然须具有适当才能,故监护人的资历是确认监护人是否担任监护职务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被监护人的权益能否得到实在保证的问题。各国法令均对此做出了规则,关于不能担任监护工作者,法令规则不许其担任监护人,这便是所谓“监护人缺格”(消沉资历)的规则。“监护人缺格”的景象,归纳起来首要在有下六种:
(1)未成年人;
(2)无民事行为才能或约束民事行为才能人;
(3)被法院革职的法定代理人或维护人,如正在受惩罚处分(不包含缓刑、控制的)的人,有危害被监护人利益行为的人等;
(4)破产人;
(5)对被监护人提起诉讼或从前提起过诉讼的人及其爱人和直系血亲,即可能对被监护人人身形成危害或危害其利益的人;
(6)去向不明的人。
我国民法通则对监护人的资历并未如外国立法例罗列监护人缺格的原因,仅于第16条第2款准则规则监护人须有监护才能。对怎么确认有无“监护才能”,司法解释以为,应当依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络状况等要素确认。
二、哪些人能够成为监护人
监护人有必要具有彻底行为才能,并依法令规则发生。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才能或约束行为才能的人的人身、产业和其它全部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维护职责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峻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我国《民法通则》规则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状况:监护人的近亲属,包含爸爸妈妈、成年子女、爱人、兄弟姐妹、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孙子女、外孙子女。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尽管与近亲属不同,没有有必要担任监护人的法令上的职责,可是,有些是自愿承当监护职责的,经所在单位或许居委会、村委会赞同,能够担任监护人。
假如没有上述监护人,则由社会和国家担任,由所在单位或许居委会、村委会或许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