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有哪些,该如何防控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27 01:44知识产权质押借款是以专利权、商标权、作品权中的财产权等知识产权作为担保物,进行质押,向银行请求借款的一种新式融资形式。可是融资就会有危险,那么知识产权质押借款有哪些危险?应该怎么防备?下文为我们详细回答!
知识产权质押借款的危险有哪些,该怎么防控
知识产权质押借款突破了传统的什物典当担保形式,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拓荒了一条新途径。可是,因为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征,在借款事务操作中面临着估值危险、价值降低危险、处置变现危险等许多危险危险,致使知识产权质押借款事务拓宽寸步难行。时至今日,许多银行仍未进入这一新式借款范畴。
一、知识产权质押借款的危险
(一)估值危险
知识产权因客体的非物质性,及其发作进程的独特性、唯一性,使其价值只要经过评价才干确认。但是,现在我国知识产权评价没有构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系统,价值评价的随意性较大。2001年财政部公布的《财物评价原则——无形财物》和2007年修定的《企业会计原则第6号——无形财物》,尽管规则了无形财物评价的整体规范,但操作性较差,且关于特性差异显着的专利技术、商标和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没有拟定独自的评价操作细则,缺少详细的量化规范,评价进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依据《财物评价原则——无形财物》的规则,无形财物的评价办法首要包含重置本钱法、收益法和商场法三种,因为三种办法的依据不同,评价成果的差异性也较大。
(二)价值降低危险
尽管法令规则知识产权有必定的保护期,如商标权保护期为10年,专利权为20年,作品权为50年,但因为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具有不稳定性,跟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商场需求改变,一项知识产权很或许在法令保护期满前其经济价值已发作较大减值,乃至彻底丢失本来经济价值,这一特色对专利权而言尤为显着。关于知识产权这种因自身特性而发作的危险,商业银行往往难以有用防控。
(三)处置变现危险
与传统的不动产典当比较,知识产权的流动性较差,因此处置起来相对困难。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遍及不高、知识产权买卖商场狭小的情况下,知识产权的流通规模和买卖目标相对有限,且拍卖、转让、诉讼及履行的买卖本钱较高,处置尤为困难。一旦企业呈现运营困难,无力如期归还借款,商业银行难以像处置有形财物那样,敏捷经过拍卖、转让等办法回收资金。
(四)法令危险
知识产权的专业性较强,在有用性检查、质押挂号、危险财物处置等各个环节均有或许呈现法令纠纷。我国知识产权法令制度现在尚不健全,商标专用权和专利自身存在较大的权力不稳定性,权力人的权属与权益的不确认性或许导致权属争议,进而会要挟银行借款安全。
二、防控危险
知识产权质押借款作为一个新式的借款产品,其生命力非常软弱,一旦银行操作失误,借款不能如期回收,呈现危险丢失,这项借款事务很或许被当即“叫停”。所以,怎么有用防控危险是保证知识产权质押借款事务顺畅拓宽的要害。
一是严厉拟定知识产权质押借款的准入条件。要求作为质押物的知识产权有必要产权清楚,能够处理质押挂号,依照国家规则可上市买卖,且易于变现。其间,专利权至少已施行2年,专利权有用并具有盈余才能;商标现已用于产品或服务,商标合法有用且运用期限至少在2年以上。
二是合理确认借款质押率。因为知识产权的处置本钱较高,处置价格与评价价值往往相差较大,因此借款质押率不宜过高。依据世界经历,借款质押率应操控在发明专利≤25%,实用新式专利≤15%,驰名商标≤30%,一般商标≤20%。
三是合理确认借款期限。科技进步和商场需求的改变,使知识产权的价值降低危险较大,因此借款期限不宜过长,应以一年期为主,最长不得超越3年。
四是严厉核对财物评价组织选用的评价办法和规范是否合理、评价价值与商场价值是否附近,以保证价值评价的准确性。
五是加强贷后盯梢办理。一旦发现出质人转让或许可别人运用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价值显着下降而或许危害银行利益时,借款银行有必要及时采纳相应的财物保全办法。
六是充分利用银行内部法令事务部分的专业力气操控法令危险。要仔细研讨知识产权相关法令和担保法令制度,增强法令事务部分的专业才能。在贷前查询、贷中检查以及贷后办理阶段,法令事务部分要做到对知识产权质押借款事务的全程盯梢,动态重视所质押知识产权的权力状况,防止因为权属不明、权力状况改变等引发法令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