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意义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17 15:57

首要,有利于农人日子水平的前进。“新农保”依照根底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准则,施行以个人缴费、团体补助和政府补助的缴费办法,由中心或地方政府对根底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在农人60岁的时分能够收取至少55元的根底养老金,并依照渐进准则,逐步前进其待遇水平。虽然现阶段的保证水平较低,但比较之前的“老农保”已有很大前进,成功向社会养老跨进,在必定程度上减小了子女的经济担负,使农人养老无后顾之忧,添加其消费才能,前进了农人的日子质量,为其晚年日子供给了保证。
其次,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施行以农业促工业,以乡村支撑城市的开展战略,加之城市居民有包含养老、医疗等较为全面的社会保证系统,而乡村居民在此方面的保证却极低或处于空缺状况的实际更加重了我国城乡开展的二元化,城乡距离越来越大。从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视点看,1978年的收入份额为2.57∶1,尔后成敏捷扩展趋势,到2008年收入距离份额上升为为3.31∶1,若再考虑城镇居民的各种社会保证、福利和补贴的话,城乡距离会更大。经过对乡村居民推广普惠制的养老保险和之前的“新农合”左右开弓,有助于减轻农人的日子担负,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保证水平,也有助于将来完成城乡一致保证系统的链接,然后有益于加速乡村劳动力的正常活动,扩展农人的工作途径,添加非农收入,减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剪刀差,加速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然后完成城乡一致开展的社会经济方针。
最终,有利于扩展内需和国民经济开展。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系统很不合理,本钱首要流向政府和企业,工人和农人的收入遍及偏低。近年来我国GDP平均以8%的速度添加,而人均收入添加却远低于经济添加,收入低的实际难以发生与产品出产相符合的国内需求。因而,我国经济的开展不得不依存于外部需求,为扩展竞赛优势,往往经过下降工人工资、延伸工作时间等手法,然后构成一种经济开展的恶性循环。我国4/5的人口日子在乡村,他们的日子需求潜力是巨大的,因为他们的社会保证水平低,对未来的不确定预期(养老、医疗、教育等)较大,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消费才能。经过新农保的这一民生方针的施行,实际上便是添加了农人的收入水平,无疑会有助于下降他们对未来养老的忧虑,添加近期消费,然后经过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开展,完成真实意义上的富民强国。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