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家庭遗产继承协议的效力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17 20:08

家庭遗产承继协议的效能
一对老配偶有二儿二女四个子女。老太太逝世后,四个子女瞒着老父亲商议并签定一个协议,协议约好:三儿子和老父亲一同日子并照料其日子起居,其他子女就抛弃对房产的承继。不久老父亲逝世。其他子女以老三没有直接照料老父亲为由提起诉讼(老三仅仅请了一个保姆为老父亲煮饭并没有和老父亲共同日子),要求切割老父亲留下的房产。法院一审二审判定老三取胜,获得父亲的房产。现在其他三个子女不服,仍欲提起申述。
实践上此案中其他三个子女能否按法定承继来进行遗产切割取决于以下几个问题的处理:四个子女签定的协议是否有用,协议的性质是什么?法定承继权能否因为法定承继人之间的协议而消除?
回答:
(1)承继权的获得与损失
承继权是指自然人依据法令的规则或许被承继人生前有用遗言的指定,获得被承继人遗产的权力。换句话说,承继权的获得只要两种方法:一种是法令的规则,另一种是遗言的指定。
承继权为自然人享有的重要的民事权力。承继权有以下两种彼此联络而又不同的含义:
一、客观含义上的承继权
指的是自然人按照法令的规则或许遗言的指定享有的承继被承继人遗产的资历,是承继开端前承继人的法令地位,实践上是承继人所具有的承继遗产的权力能力。例如,女女与爸爸妈妈有彼此承继的权力,这儿所说的承继权便是客观含义上的承继权。这种含义的承继权并不是承继人实践享有的获得被承继人产业的权力,仅仅承继人将来承继被承继人遗产的实践可能性。正因为如此,客观含义上的承继权被称为一种等待权。仅仅一种资历,不得转让,也不得抛弃。它是法令依据承继人与被承继人之间的必定的身份联系而赋予的,与必定的身份联系相联络。
二、片面含义上的承继权
指的是承继人在承继法法令联系中实践享有的详细权力,它是于承继开端后由客观含义承继权转化而来的,是承继人能够实践获得被承继人遗产的权力,因而是一种既得权。它是承继人获得遗产的权力,是一种产业权,能够抛弃。
理解了这两个概念之后,咱们再来看事例中四个法定承继人协议,这个协议是在承继开端前,三个子女和老三约好抛弃承继权,所以约好的是抛弃客观含义上的承继权。而客观含义上的承继权是不能抛弃的。这个约好违法,所以约好无效。
依据我国《承继法》第7条规则,承继权的损失的景象有:
1、成心杀戮被承继人的
2、为抢夺遗产而杀戮其他承继人的
3、遗弃被承继人的,或许优待被承继人情节严重的;
4、假造、篡改或许毁掉遗言,情节严重的
这儿规则的归于损失客观含义承继权的景象有两种:成心杀戮被承继人的;遗弃被承继人的,或许优待被承继人情节严重的。
明显本案中其他三个子女并没有以上的景象。所以他们的承继权并没有损失。因为白叟没有留下遗言,所以他们有权按法定承继来切割遗产。
以上是从承继法的视点来进行剖析的。
下面从合同法的视点来剖析。
他们约好处置的客观含义上的承继权。是一种产业等待权(暂时先不考虑承继等待权的身分含义)。产业等待权是一种产业获得的或然权,就好像没有开奖的奖券相同,当事人当然能够抛弃。
他们的约好是实在的意思表明。
他们都是彻底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意思表明是有用的。
所以从合同法的视点来看,这个协议是实在有用的。
可是他们的协议却不是遗赠抚养协议。理由是他们都是法定承继人,不适合遗赠协议的主体要件。遗赠协议是被承继人与法定承继人之外的人签定的协议。他们的协议也不是遗言,因为这份协议并没有被承继人参加。
所以这份协议仅仅一份关于承继等待权的抛弃协议。
依据合同法第二条第二项的规则: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联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令的规则。而本案中的协议是关于身份联系的协议,不能适用合同法,故只能适用承继法的相关规则。
总归,其他三个子女并没有损失法定承继权,能够依法建议自己的权力。
因为本案现已是收效判定,老三现已获得了产业。实践上是其他承继人的权力遭到了侵略。依据承继法第八条的规则:承继权胶葛提起诉讼的期限2年,自承继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力被侵略之日起核算。可是,自承继开端之日起超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所以其他三个子女能够以承继权遭到侵略,要求承继权康复为由提起新的诉讼。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