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哪些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23 04:17
从国家专利制度和顾客合法权益的视点看,假充别人专利行为是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严峻的还会构成犯罪,需求追查其法律责任。那么,哪些归于假充别人专利的行为呢?今日,听讼网小编收拾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假充别人专利的,除依法承当民事责任外,由办理专利作业的部分责令改正并予布告,没收违法所得,能够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能够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下列行为归于假充别人专利的行为:
(1)未经答应,在其制作或许出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示别人的专利号;
(2)未经答应,在广告或许其他宣传材料中运用别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触及的技能误认为是别人的专利技能;
(3)未经答应,在合同中运用别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触及的技能误认为是别人的专利技能;
(4)假造或许变造别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许专利申请文件。
相关常识 假充别人专利行为应具有的条件:
(1)有必要有假充行为;
(2)被假充的有必要是别人现已获得的、实践存在的专利;
(3)假充别人专利的行为是成心行为。
所谓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机关颁发发明人、设计人或许其所在单位对发明创造在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国家为了鼓舞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能的昌盛和开展,实在保利权人的权益,建立了专利办理制度。假充别人专利的行为,不只侵犯了专利权人对专利的专有权,并且也侵犯了国家的专利办理制度。
行为人假充别人专利,详细指未经专利权人答应,以盈利为意图,制作、运用、出售专利产品,窃用专利办法,假充别人专利产品的行为。应当留意,这儿的“专利”有必要是在专利权的维护期限内的专利,超越专利维护期限的不受法律维护。本罪立案规范第2项规则,“给专利权人形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查。这儿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为行为人假充别人专利的行为导致的专利权人直接的产业损毁、削减的实践价值,不包含直接经济损失。
以上便是小编为您收拾的内容,实践中,假如行为人具有这些行为,当然是要承当法律责任的,而这儿的法律责任包含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以及行政责任。假如你状况比较复杂,听讼网也供给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