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行政处罚减免程序怎么走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24 10:59
在许多时分会呈现行政处分,这是由于咱们处理事项不妥导致的行政处分,咱们需求单独接受且吸取教训下次不再犯,但是在这种很严厉的行政处分中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可以进行行政减免,所以下面就有听讼网小编为咱们解释一下行政处分减免的程序以及内容吧,期望可以协助到咱们!
关于对行政违法行为的革除、减轻、从轻、从重处分,自在裁量应当考虑的要素
在行政处分中,法令人员仅仅依据底子的违法现实作出行政处分决议,而忽视查清并依据违法行为情节来决议更合理的行政处分,必定影响行政处分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平性。
一、违法行为情节是革除、减轻、从轻、从重处分的现实依据
“以现实为依据、以法令为准绳”是我国法令的底子准则。因此,法令机关对当事人人施行行政处分,首先要“以现实为依据”,也便是说,有必要查明当事人的底子违法现实和违法行为情节。
底子违法现实是决议是否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的前提条件。对当事人施行行政处分,在有底子违法现实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违法行为情节,如违法行为人片面差错程度怎么,社会损害结果是轻仍是重,是否活跃减轻损害结果,等等。违法行为情节实践上也是违法现实,但这种违法现实仅仅作为革除、减轻、从轻、从重处分的现实依据。
行政法令机关在施行行政处分过程中,在坚持合法准则的基础上,如要做到过罚适当、入情入理,就有必要查清相对人有没有革除、减轻、从轻、从重处分的情节现实,然后依据其情节再作出合法、合理、公平的行政处分决议。
二、革除处分及其条件、情节和事由
革除处分,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施行的违法行为不予追查法令职责,即不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分。
1.革除处分的条件
革除行政处分,应当坚持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一是相对人现已施行了违法行为。这儿的“违法行为”,指的是底子违法现实。底子违法现实是施行行政处分的前提条件,因此,相对人没有施行违法行为,就谈不上违法行为情节问题,就不或许遭到行政处分,故也就不存在革除处分问题。
二是违法行为人依法负有法令职责。当事人施行某种违法行为,法令对该违法行为有明文规则的法令职责。假如其违法行为没有法令职责,自身就不受行政处分,更谈不上革除处分问题。
三是有必要有法定的革除处分的情节或事由。
2.革除处分的情节和事由
革除处分的情节和事由,是不予追查行政处分职责的违法行为的详细现实状况和法令规则的理由。依据《行政处分法》和其他有关法令的规则,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予以革除处分的法定情节和事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到法定行政职责年纪。依据《行政处分法》规则,我国天然人行政职责年纪为14周岁。但凡不满14周岁的天然人,归于无职责能力人。这些人施行违法行为,一概革除行政处分。这儿需求着重的是,未到法定行政职责年纪的天然人施行药品违法行为,除了对其自己革除处分外,依据不牵连准则,其法定监护人和其他有关人员也不为其承当行政处分职责。
在现实生活中,偶尔遇见的是,4周岁的天然人在成年人的指派下为指派人的不合法利益而施行违法行为。对这种状况,应当处分成年的指派人,而不能处分未成年人,也不能把未成年人作为一同违法行为人一同处分。
(2)行政管理相对人患有精力病,悉数损失行政职责能力。悉数损失行为能力的精力病人,不能辨认对错,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也不知道是否会形成社会损害结果,因此应当予以革除处分。
(3)现已超越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是行政主体追查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所应承当的法令职责的有效期限。《行政处分法》第二十九条规则:“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分。法令还有规则的在外。”
当违法行为有连续性时,这二年的追诉时效应当以违法行为完毕之日起核算。
(4)情节细微。《行政处分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则:“违法行为细微并及时纠正,没有形成损害结果的,不予行政处分。”法令机关适用这条规则,以情节细微为由,对违法行为人革除行政处分,应当一起掌握如下三个条件。
一是相对人施行的违法行为在情节上有必要细微。
二是相对人现已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三是没有形成损害结果。
在实践中,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实在无法交纳罚款,不是革除罚款处分的法定事由,再者,罚款处分对违法行为人和社会有着法制教育的作用和含义,因此应当作出罚款处分决议,但在履行程序中,经当事人请求和法令机关同意,可以暂缓或许分期交纳。
三、从轻和减轻处分及其情节和事由
从轻处分,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施行的违法行为在法定起伏的中等水准以下予以处分。
减轻处分,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施行的违法行为在法定最低起伏以下予以处分。
从轻处分与减轻处分都是轻罚,所依据的违法行为情节是同类的,但两者有两点差异:一是减轻处分所依据的违法行为情节在性质和内容上比从轻处分所依据的违法行为情节还要轻一些;二是从轻处分是在法定起伏内的中等水准以下予以处分,而减轻处分是在法定最低起伏以下予以处分,前者虽已从轻,但没有“轻”出最低法定起伏,而后者一定要低于法定起伏。
依据《行政处分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则,法定从轻处分和减轻处分的情节和事由有以下几种:
1.自动消除或许减轻违法行为损害结果
违法行为人自动消除或许减轻损害结果,实践上是自动改正行为。行为人自动消除或许减轻违法行为的损害结果,到什么程度应当从轻处分,到什么程度应当减轻处分?这就要视详细状况而定。行为人通过片面努力,使其违法行为的损害结果得以悉数消除的,就应当予以减轻处分;假如通过努力,使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减轻的,一般适用从轻处分。
行为人采纳办法自动消除或许减轻违法行为的损害结果,发生在法令机关查询其有违法行为之前,仍是之后,在从轻处分或许减轻处分上也应当有所差异,在查询发现之前的,处分应当更轻一些,由于,在查询发现之前就已消除或许减轻违法行为损害结果,体现更自动、更活跃,更能体现悔过改正的实在意思。
2.受别人钳制有违法行为
行为人在遭到别人钳制、拐骗或许被逼的状况下施行违法行为,并非出于其自己的实在意思,而是遭到外界力气的逼迫而违反其片面志愿所为的。在这种状况下,行为人在片面差错的程度上比其出于自动成心违法要轻得多,因此应当予以从轻处分或减轻处分。
3.合作法令机关查办违法行为有建功体现
行为人在法令机关查办其违法行为案子中有建功体现,如检举揭露别人有违法犯罪行为,又如协助法令机关查办别人严重违法行为有重要贡献的,可以对其自己从轻处分或许减轻处分。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施行违法行为
这是《行政处分法》规则的从轻处分或许减轻处分的事由。
5.有其他依法从轻或许减轻处分的情节或许事由
从法令规则来看,上述情节既适用从轻处分,也适用减轻处分,那么,在实践中怎么挑选呢?法令没有规则规范,需求法令人员依据详细状况判别。从总体上看,减轻处分的情节比从轻处分的情节在行为性质上、差错程度上、相对人态度上更轻一些。据此,假如违法行为情节适用从轻处分还显得过重的,就可以适用减轻处分;假如以为适用减轻处分过轻的,可以适用从轻处分。
四、从重处分及其情节和事由
从重处分,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施行的违法行为在法定起伏的中等水准以上予以处分。
在决议从重处分时,法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注意这么一个问题:行政处分所确认的内容应当在法定起伏中等水准以上至最高起伏以内。假如超越法定最高起伏,就会呈现加剧处分。行政处分的有关法令没有加剧处分规则,因此加剧部分是无效的。
从重处分的情节和事由,依据行政立法精力和行政法令实践,行为人施行违法行为结果严重,损害性大,屡查屡犯,性质恶劣等等,都应当认定是从重处分情节和事由。
行政处分决议书下达/送达之后是否还可以减免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求延期或许分期交纳罚款的,经当事人请求和行政机关同意,可以暂缓或许分期交纳。
所以依据以上听讼网小编为咱们收拾的常识可以看出行政处分是可以减免的要在行政处分减免书上交之后才干继续进行,所以相应的程序咱们也需求在提交了减免请求书之后在向相关部分问询,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为冲击在网上找到的行政减免的相关材料了,期望可以协助到咱们!假如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律师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