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法律规定哪些财产属于未成年人个人所有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19 01:57
夫妻两边因爱情破裂而洽谈离婚,妻子在取得子女抚育权时提出,孩子也应当参加家庭产业切割,她与孩子应当一起分得家庭产业的三分之二。妻子的要求是否合法?离婚时孩子有权参加切割产业吗?接下来为您具体介绍。
事例
张女士与老公王某因爱情不合预备离婚,经洽谈没有成年的孩子随张女士日子,王某按月给抚育费。在洽谈切割家产时,张女士提出: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员,家中产业应有孩子一份,孩子随她日子,她应当与孩子一起分得家庭产业的三分之二。王某不同意,说孩子靠爸爸妈妈抚育,从没有参加劳作,自己现已答应给孩子抚育费,所以孩子不应当参加分产业。二人为此发生争执。那么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能否分得家产?
说法
一般来说,家庭产业是由夫妻两人经过劳作堆集的,未成年人没有参加劳作,无经济收入,因而,在爸爸妈妈离婚时,未成年的孩子无权分得家产。
当然,未成年人也能够经过必定的途径取得个人产业,并遭到法律维护。因而,夫妻两边离婚时,不能将归于未成年人的个人产业当作夫妻一起产业予以切割。
依据法律规则,下列产业归于未成年人个人一切:
(1)取得的奖金,如因学习成绩优异而取得的奖学金,因拔刀相助而取得的政府奖金等。
(2)承受赠与而得的产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行的若干问题的定见》第129条规则:“赠与人清晰表明将赠与物赠给未成年人个人的,应当确定该赠与物为未成年人的个人产业。”
(3)经过遗言承继而取得的产业。
依照《承继法》规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能够经过立遗言的方法让孙子女、外孙子女承继自己的遗产,因而,未成年人经过遗言承继等方法所取得的遗产,应当归属未成年人自己。
(4)因人身遭到危害而取得的补偿
未成年人因健康、身体遭受危害致残的,有权要求加害人等补偿义务人予以补偿,包含补偿医疗费、护理费、养分费、残疾补偿金、后续治疗费、精力危害抚慰金等。其间的养分费、残疾补偿金、精力危害抚慰金等归于被危害的未成年人的个人产业。
(5)享有智力效果而得的产业。
未成年人虽不能从事体力劳作,但能够从事智力效果创造活动。《未成年人维护法》第36条规则:“国家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效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略”。所以,未成年人经过发明专利、发表文章、绘画著作等智力效果取得的酬劳归于其个人的产业。
《民法通则》第18条规则:“监护人应当实行监护责任,维护被监护人的人身、产业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产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行的若干问题的定见》第6条规则:“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约束民事行为能力人承受奖赏、赠与、酬劳,别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约束民事行为能力为由,建议以上行为无效。”
因而,爸爸妈妈无论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仍是离婚时,都不得否定未成年人取得的上述产业归于未成年人个人一切,也不得擅自处理未成年人取得的上述产业,更不得强行占为己有。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