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转账新规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10 13:40从12月1日开端,相关部分拟定的银行转账新规就施行了,这将进一步的削减网络欺诈的或许,更好的维护顾客的权益,供给了活跃的用途。
银行账户:一家银行一个I类账户
依据《告诉》规则,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组织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
这样做的意图在于遏止生意账户和冒充开户的行为,一起强化个人对自己账户的处理、削减“僵尸账户”的存在,并树立个人账户的维护机制。
以上Ⅰ类、Ⅱ类和Ⅲ类账户的分类,涉及到个人账户分类处理的相关概念,这儿的“账户”所指的仅是个人的银行结算账户,而非付出宝、微信付出等非银行付出组织的账户。
银行账户的分类处理机制,早在2015年年末就已经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处理的告诉》中提出,并于2016年4月1日在银行体系中完结了对Ⅰ类户、Ⅱ类户和Ⅲ类户的区别。
需求留意的是,Ⅰ类银行账户与Ⅱ、Ⅲ类银行账户的联系就像是“钱箱”与“钱包”的联系。个人大额资金能够存储在Ⅰ类户中并经过Ⅰ类户处理事务,而个人日常网上付出、移动付出以及其他小额、高频付出,则尽量经过Ⅱ、Ⅲ类户处理。
此外,因为后两类账户实际上为储蓄卡下的虚拟电子账户,而并不是真实的银行账户,因而也免收年费及小额账户处理费,不用忧虑账户分类会添加银行卡的年费担负。
付出账户:一家组织一个Ⅲ类账户
《告诉》还规则,自2016年12月1日起,非银行付出组织(以下简称付出组织)为个人开立付出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付出组织只能开立一个Ⅲ类账户。付出组织应当于2016年11月30日前完结存量付出账户整理作业。
此处,付出账户所指的对错银付出组织,尽管Ⅰ、Ⅱ、Ⅲ类账户的说法看上去与银行账户分类很类似,但实际上是两个概念。2016年7月1日,人民银行《非银行付出组织网络付出事务处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布告〔2015〕第43号)提出了个人付出账户分类的处理机制。
关于转账的三个新规则
除了加强账户分类处理以外,此次《告诉》还关于异地取现、转账等详细事宜作出了一系列规则,以下三大规则将对用户的运用发生较大影响。
同行异地转账免手续费:鉴于个人在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为便利个人异地生发日子需求,《告诉》要求银行应当自2016年9月30日起3个月内完结免费,以下降个人付出本钱。因而,在今年年末前,各行的异地转账、取现手续费就有望悉数取消了。
ATM转账别人24小时后到账:因为在电信欺诈案子中,受害者在不法分子的诱骗下经过ATM转账的事例较多,因而《告诉》还规则,除向自己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经过ATM机转账的,发卡行将在24小时后处理。这段时间内,个人能够向发卡行请求吊销转账。此处需特别留意的是,“24小时内可吊销”也或许被不法分子使用转账吊销施行新的欺诈,因而用户必须审慎承认。
非柜面转账需协议约好限额:《告诉》还规则,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应与存款人签订协议,约好非柜面途径向非同名银行账户和付出账户转账的日累计限额、笔数和年累计限额等,超出限额和笔数的应到银行柜面处理。单日累计金额超越5万元,应选用数字证书或许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付出指令验证方法;个人单日累计金额超30万元,银行应对其进行大额买卖提示。
一起,非银行付出组织也应与个人签订协议,约好付出账户之间、或与银行账户的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
假如你或你朋友亲人遇到银行转账的相关疑问,想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能够在线咨询听讼网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