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02 16:50

为了购物付款便利,现在人们都能够运用信誉卡。信誉和经济方面越好额度也就越来越高。但是一些人却恶意透支行用卡,严峻的就会构成违法。那么恶意透支信誉卡的行为有哪些呢?下面听讼网的小编就给我们介绍一下,期望对我们有所协助。
一是超越规则限额透支,即超越信誉卡规章的规则或许发卡银行的答应透支。
二是超越规则期限透支,即在规则的时间内没有偿还本息。一般来说,信誉卡恶意透支行为,将在发卡银行留下不良的信誉记载, 影响 持卡人的个人信誉。
信誉卡恶意透支司法解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联合发布了《关于波折信誉卡办理刑事案件详细使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解说》,于2009年12月16日起实施。《解说》对信誉卡“恶意透支”构成违法的条件作了清晰的规则,以及“恶意透支”确定处分的相关问题,对“以非法占有为意图”作了界定,以差异于好心透支的行为。
榜首,在司法解说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越三个月没有偿还。这里边就排除了由于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告诉或许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准时偿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告诉或许文书,过了必定的期限没有偿还的,不归于“恶意透支”。
第二,由于“恶意透支”这种信誉卡欺诈违法是故意违法,因此在片面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区别“恶意透支”和“好心透支”的一个首要边界,只要具有“以非法占有为意图”进行透支的才归于“恶意透支”,才构成违法。
第三,这次司法解说清晰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偿还和尚未偿还的金钱,不包含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第四,依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方针,在法院未判定或许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许不追查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查那些“恶意透支”的欺诈行为,一起又发挥法令的警示和教育效果,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最终,信誉卡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偿还和尚未偿还的金钱,不包含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确定为刑法榜首百九十六条规则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确定为刑法榜首百九十六条规则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确定为刑法榜首百九十六条规则的“数额特别巨大”。
经过上述介绍可知,恶意透支信包含用卡超越信誉卡规章的规则或许发卡银行的答应透支。如果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听讼网的免费法令咨询,能够协助你回答疑问。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