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16 01:40关于网络不合理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法学、办理学的学者及各工商部门的专家都曾进行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笔者归类如下:(一)经过网络出售仿冒闻名产品特有的称号、包装、装潢的产品、冒充别人注册商标的产品、冒用别人企业称号的产品以及具有虚伪表明的产品。如2000年发作的我国首例因电子商务引发的不合理竞争——北京金洪恩电脑有限公司诉北京惠斯特科技开发中心不合理竞争案。(二)运用网络对产品的质量、功能、产地、生产者等作引人误解的虚伪宣扬。此类案子为现阶段工商部门查办最多的,笔者地点的工商所本年已查办 2起。
(三)网络买卖中的欺骗性有奖出售、巨奖出售。如具有中国人网站的沙岭网络公司曾在网络上提出“建10分钟网页,可得一套住宅”。(四)运用因特网危害竞争对手的商誉。如北京市普天新能源技能开发公司诉北京市中北高科机电公司司法文书上网不合理竞争案、泉州联盛轻工企业有限公司诉泉州仕达斯制衣公司“旗牌王” 胶葛案。(五)网页抄袭。如2003年2月20日徐州某漆厂状告徐州某装修公司案。(六)侵略商业隐秘。电 子邮件的遍及、世界信息网的运用与电子商务的展开,以及离心离德的虚拟商场、不择手段获取商业利益的景象使得商业隐秘不时处于危如累卵的状况之中。例如利 用办理网站的优势,随意盗取、走漏或运用上网企业与个人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保密性材料信息;职工运用电子邮件有意或无意地传送企业隐秘商业信息;以
FTP传输文件、BBS电 子布告板、新闻组和长途登录等方法都或许造成对商业隐秘的危害。(七)运用网络技能措施施行不合理竞争行为。例如运用深度链接方法绕过别人网站发布广告的 页面(一般是主页),而直接进入次一级页面拜访,导致被链网站的用户拜访量和广告点击率下降,广告拜访量及广告收入大为削减,还能够诱惑用户阅览设链者主 页上的广告,然后经过这种不合理竞争手段危害被链接网站的经济利益和竞争能力。(八)域名胶葛。一些单位和个人将别人的商标、厂商称号、世界组织称号、网 站称号、名人名字等注册为自己的域名,再高价出售给商标、厂商称号所有者牟利或运用别人闻名商标、称号的杰出商誉到达混杂、诱惑、误导顾客拜访以攫取不 合理商业利益的意图。如2000年8月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www.eastday.com)诉济南开发区梦境多媒体网络技能开发中心eastdays.com域名胶葛案。
别的,近几年呈现的几款较为闻名的网络产品中都充满着各种形式的不合理竞争,笔者归类如下:
(一)窄告中的不合理竞争行为。窄告是网络广告的一种新形式。它经过准确匹配广告主的广告“关键词”和网页文章内容,能够在新浪、网易、听讼网、听讼网等3000多家国内一流网站上进行定向投进。它的特点是针对性较强、广告费用低一级。比方,某轿车出售广告,能够定向投进到“轿车”相关的网页上,而不会呈现在“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