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诉讼法律规定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13 02:43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农人的衣食之源、生计之本。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注重及国家城市化的敏捷推动,乡村土地的价值急剧上涨。近年来我国的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呈现出了新的特色,面对新的局势,作为处于胶葛处理的重要力气和声威主体,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案子时应该在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上,尤其是要注重诉讼调停的作用。笔者迁就乡村土地经营权胶葛的现状及特色进行剖析,并就怎么更好的做好此类案子的诉讼调停提出一些定见和主张。
一、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的新特色
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在新的时期具有了新的特色,对这些新的特色的精确掌握关于正确审理此类案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江西省乐安县人民法院反映,2008年以来共受理乡村承揽胶葛案22件(以下皆为乐安法院2008年之后统计数据),该院受理的乡村承揽胶葛案子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在乡村承揽中呈现的胶葛首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机动地胶葛增多。其间共受理该类案子9件,其间2008年-2012年分别为1件、1件、2件、2件、3件。机动地是发包方在发包土地时,预留的不作为承揽地的少数土地,首要用于处理承揽期内的人地对立、人口改变、户口搬迁等需求调整土地的景象。机动地的存在,既是为了坚持土地承揽联系的稳定性,一起又能依据实际状况改变而当令调整。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有的村组把机动地作为添加团体收入的东西,有的以发包土地的办法来清偿村组债款,乃至一些村组干部使用机动谋取私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土地承揽法》规矩了两种办法的承揽:一是家庭承揽办法,二是其他办法承揽办法。机动地一般都归于以其他承揽办法发包。发作胶葛的,多是村组采纳其他办法发包的机动地,而家庭联产承揽的土地发作胶葛的相对较少。依据土地承揽法的规矩,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越本团体经济安排犁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而一些村组为了以获取额定的利益,私行扩大机动地的规模,且在发包机动地的过程中,往往操作不标准,危害了农人群众的利益,发作的胶葛对立较多。
(二)集体诉讼胶葛增多。受理该类案子11件,其间2008年-2012年分别为1件、1件、2件、3件、4件。在司法实践中,有一部分案子的原告既不是发包人,也不是承揽人,而是本团体经济安排的其他乡民。首要原因是:一些村组干部在发包过程中,不能公平、公开地进行发包,搞暗箱操作,依据亲疏远近承认不同的承揽费标准,危害其他乡民的利益,引起公愤。这样常引起其他乡民申述要求承认承揽合同无效或许要求将承揽地回收从头发包。此类案子往往原告很多,并且简略引发集体性上访,法院调停难度大。别的,一些原任村组干部与新任村组干部之间的对立也会引发集体诉讼,有的“下台”村组干部,因为某种利益冲突而寻觅托言安排群众上访。
(三)村组当被告的胶葛增多。共受理该类案子11件,其间2008年-2012年分别为1件、0件、2件、3件、5件。尽管土地承揽合同胶葛中,既有乡民告村组的,也有村组申述乡民的,但现在村组当被告的案子较多。首要原因在于村组干部在发包土地过程中,单独随意决议进步承揽费标准,有的将一块地多头发包。即在前一合同没有依法免除的状况下,将土地发包给别人,导致承揽户与村组之间发作冲突胶葛。还有的村组干部调整后,“新官不睬旧账”,随意撕毁或修正从前的承揽合同、随意调整承揽土地的面积、规模,这样也简略导致承揽户与村组之间的胶葛。
(四)争抢承揽土地胶葛增多。共受理该类案子13件,其间2008年-2012年分别为1件、2件、2件、3件、5件。跟着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粮食直补的发放到位,土地承揽可以获得较大收益,导致许多从前撂荒弃耕的土地现在又有人要求播种;一些从前自即将土地进行流通的农户也纷繁将土地回收,一些在二轮土地承揽中没有分到土地的农人,也都开端要地;别的,有的乡民小组进行了兼并,因为兼并前的小组每户承揽土地面积不同,兼并后的小组有的乡民要求从头分地;加上集镇建造、招商引资等征地面积的添加,导致土地资源严重等等。各种新状况形成农人之间为抢夺土地承揽权、承认承揽土地的界址、承揽土地被征用后补偿费的分配等问题上常常会发作胶葛。这样,从前一度平缓的土地承揽胶葛又再度杰出。
二、调停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应考虑的特色
乡村土地经营权胶葛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法院在审理此类乡村承揽土地经营权胶葛时,尤其是在调停此类案子时有必要考虑以下特色,慎重处理。
(一)胶葛主体的特殊性。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涉案人数多,牵扯面大;在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案子中触及到两边当事人不是简略的一对一的联系,牵扯的法令联系主体很多,如承揽方与承揽方之间、承揽方与发包方(多为村组)之间等等。此类案子触及的农人集体诉讼较多,且被告多为乡村底层政府和乡民自治安排—村委会。所以法院在调停此类案子有必要厘清胶葛的法令联系主体,正确引导。
(二)胶葛当事人心思的特殊性。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的当事人大多是日子在乡村,并且相互之间往往比较了解。在这种熟人社会中的当事人的心思杰出表现两个特色:其一,当事人尤其是败诉一方往往觉得经过法院的判定来处理胶葛是一件不光彩的工作,被左邻右舍谈论很难为情,存在必定的厌诉的心思;其二,当事人存在较为浓重的家族观念,乡土观念,易于经过亲情、友谊、邻里之情来化解对立。因而,顾及两边的和气,尽量使当事人和洽并达到调停,往往有利于实在完成案结事了。
(三)胶葛当事人常识的特殊性。一方面此类胶葛的案子当事人的法令常识相对缺少,在加上经济实力有限,一旦发作胶葛,很少请的起费用昂扬的代理律师;另一方面,此类胶葛的案子当事人对情面事理和洽、风俗习惯的重视远甚于法令,这是由当事人的常识储藏决议的。
三、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调停办法的主张
因为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的特殊性,法官在审理此类案子时应该采纳有用的,合理的办法来调停胶葛,笔者就法官在调停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案子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主张:
(一)找准案子争议的焦点,向当事人剖析各种处理办法的利弊得失
与一般案子不同,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案子的当事人在胶葛处理之后,很或许还会长时间日子在同一个当地,假如过后他们觉得调停的成果违反了他们的实在目的,则简略引起新的胶葛。因而,和稀泥式的调停办法、强制式的调停办法等并不利于案结事了。法官应该多一些耐性,找准案子的争议的焦点,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剖析各种成果的利弊得失。找到对立转化的交叉点,并将挑选和判别的权力交给当事人。必要时,法官可以经过释明收效的典型性的判例,消除当事人对法令的误解,使当事人在实在预见案子处理成果的基础上,自愿达到调停。
(二)尽量消除当事人的对立心情,削减不必要的争论
土地是农人的命根子,关于那些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的当事人其心情简略变得顽固、愤恨、争强好胜,乃至有必定的抗诉心思,往往对胜诉有较高的心思等待。此种心情分配下的当事人很难有充沛的沉着去理性的处理彼此之间的胶葛,更谈不上与对方互谅互让达到调停协议。因而,法官应引导当事人建立一种正确看待问题,处理胶葛的诉讼心情,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对立心情。以自己的法令常识和审判经历恰当的剖析两边当事人各自的利益地点及诉讼上或许面对的危险,以破除当事人对诉讼成果的过高等待。
(三)运用多种办法透过案子的现象看本质,正确掌握案情
如前文所述,乡村土地承揽经营权胶葛案子的当事人法令常识有限,他们进行的法令行为或许是不标准的。当事人所展现于法官面前的依据办法和实际状况或许有收支,所表述的诉请和案情与其真情目的和案子实际状况也或许会有间隔,这就需求仔细倾听当事人的陈说,在掌握真情的基础上,过滤各种依据以及依据所表述的内容。一起,在必要时视案子的具体状况进行现场查询,与当事人一起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号去实地观察,实地处理胶葛,并可以约请乡邻、亲朋、老一辈或在当地民众中有声威者出头叙述案情状况及说和、调停。总归,法官不能拘泥于案子的现象自身,而应当运用各种办法,掌握当事人的真意与案子的本质,在实在掌握案子的基础上进行调停,做到胸中有数。
(四)情、理、法相结合,让当事人听得懂,乐于承受
胶葛的当事人大多处于传统的“熟人社会”中,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相关于使用生疏而不流畅难明的法令规矩言语而言,他们的日常行为规矩更多的是建立在亲情和熟人之间的信任基础上。假如法官可以将法令标准融于当事人所了解的日常日子语境和逻辑形式中,将法令与熟人社会所恪守的品德、道德、风俗相结合,将有助于当事人更好的了解相应的法令精力,认识到自己应该享有的法令权力和应承当的法令义务,消除对调停存在的误解和疑虑,然后乐于与对方当事人达到调停。别的,近年来我国的底层法院招收了大批的年青法官:一方面他们的到来为法官部队的强大弥补了新鲜血液;可是一起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关于当地的风俗习惯,当当地言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很简略依法调停而忽视了法令之外的风俗从而降低了调停的作用。在此,主张进入法院系统的年青法官和书记员应该赶快了解和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学习当地的言语,拉近与当地人的间隔,实在做到学会融情、理于法。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