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释义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15 03:01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施行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开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宪法和教育法拟定本法。
【释义】 本条是关于立法意图和拟定依据的规则。
一、关于本法的立法意图
立法意图是立法所要完成的方针和立法所要处理的问题。立法意图既是立法的起点,也是立法的落脚点。法令通过施行,能否完成立法意图,是查验立法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立法意图和立法指导思想有着严密联系,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对确认立法思路、法令条文的拟定、重要不同定见的处理,具有直接的影响和指导效果。本法依据我国教育开展的现状和民办教育的实际情况,确认了本法的三个立法意图。
1.施行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能是人类知道客观规则和使用规则维护和改造客观国际的常识与才能的结晶。在人类开展历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腾跃与开展,人类社会的全部文明与前进,都离不开科学的严重发现与技能的严重创造及其广泛使用。科技立异是生产力开展的关键要素。到了近现代,科学技能开展更加迅猛,使用更加广泛,与经济社会开展的结合更加严密,对经济和人类社会开展的影响更加巨大,科学技能已成为生产力中最活泼的要素,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推进人类先进文化开展的重要要素,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原动力。因而,国家把科教兴国作为完成我国生产力快速健康可持续开展和社会全面前进的战略性办法确认下来。拟定《民办教育促进法》,便是要调集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添加全社会的教育投入和教育供应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意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求,扩展教育规划,培育大批国家需求的各类人才,进步整体公民的本质。民办教育是施行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基础性作业。
2.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开展。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有了较大开展,办学形式多样,教育质量逐步进步,办学条件不断改进,积累了不少好的经历,形成了一批办得好、质量高、有特征的民办学校,民办教育已具有必定的规划。据2000年计算,全国民办教育组织有6万多所,在校学生1千多万人,其间民办幼儿园4. 4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25%;民办小学4300多所,占全国小学总数的0.78%、在校生总数的1%;民办普通中学3316所,占全国同类中学数的4.3%、在校学生数的2%;民办职业中学999所,占全国职业中学总数的11.3%、在校生总数的6.03%;经教育部同意的、具有独立颁布学历文凭的民办高级学校37所(到2001年已添加到89所);民办非学历高级教育组织1280多所;职业技能训练组织1.5万多所,训练和在校人数330多万人次。可是,民办教育的开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民办教育的位置和效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注重,扶持民办教育的办法不行有力;有的举行者的办学指导思想存在误差,没有把培育人才放在首位,实践中乃至呈现单个举行者携款逃跑的现象;有的民办学校产权不清,办理不标准,办学条件较差,教师队伍不行安稳,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进步等。因而需求用法令来标准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