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税收负担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31 07:31简称“税负”。它是交税人因实施交税职责而接受的一种经济担负。用相对数表明,是税额占税基数量的比重,即税收担负率。用绝对数表明,是税收担负额。从不同的考虑视点和层次看,税收担负分为社会总税负和交税人单个税负;名义税负和实践税负;直接税负和直接税负等。税收担负详细表现国家的税收方针,是税收的中心和魂灵,它直接关系着社会利益的分配格式,是发挥税收经济杠杆作用的着力点。
影响税收担负的要素主要有三类:
一是经济要素。包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生产规模、增长速度、经济效益与人均国民收入等;国家与企业的分配体系;国家的财政方针和出入情况等。
二是税制要素。包含税率的凹凸、计税根据的确认、减税与免税、加成与加倍征收等规则。
三是其他要素。包含征收管理水平、交税人的遵法程度等。税收担负终究取决于国家需求的财政资金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所决议的接受才能。
在我国,确认税收担负的准则有三:
一是取之有度准则。尽管国家对财政资金的需求是无极限的,但国民经济的现有水平决议了税收的接受才能。因而,在确认税负总水平常,要统筹国家需求和国民经济的接受才能,使二者相适应。以促进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扶植愈加丰茂税源,确保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
二是公正税负准则。根据国家的经济方针和社会方针,对交税人的税收收入进行恰当调理,使交税人的税收担负及其税后收入趋于平衡。以鼓舞它们在公正合理的税收条件下相等竞争,促进经济发展。相等交税是公正税负的条件。即但凡有交税才能,都要遍及交税,认为税收担负的公正打下根底。公正税负分为经济公正和社会公正两方面。经济公正是根据国家方针需求,对相同交税目标的不同交税人,实施同一税负,到达相等税负,以调理因资源、价格等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收入;对国家鼓舞或约束的交税目标,实施不同税率,以到达鼓舞或约束的方针意图。社会公正是指对收入悬殊的交税人,经过税收调理,以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到达社会安稳的意图。可是,在实施社会公正常,必须坚持税收的鼓励效应和功率优先准则。
三是量能担负准则。社会总税负要根据国民经济的担负才能。交税人单个税负也要根据各不同部分、职业交税人的单个担负才能来确认。不然,整体税负合理,而单个税负结构及散布失平,导致交税人之间的利益水平缓自我发展才能相差悬殊,终究会损坏经济的协调性而使总税负难以顺利实现。查核税收担负的经济目标有两类,一类是反映国家税收总担负的目标;另一类是反映企业税收担负水平的目标。反映国家税收总担负的目标:
⑴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率=税收总额÷同期国民收入×100%
⑵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税收总额÷同期国民生产总值×100%
⑶税收占个人收入总额的比率=税收总额÷同期个人收入总额×100%
反映企业税收担负水平的目标:
⑴企业税负总担负率=交税总额÷同期销售收入×100%
⑵企业流转税担负率=各流转税算计÷同期销售收入×100%
⑶企业所得税担负率=实纳所得税额÷同期利润总额×100%
⑷企业净产值税收担负率=交税总额÷净产值(或增加值)×100%
应当留意的是,税收担负与税收担负才能是两个彼此联络的不同概念。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税收担负是指国家加在交税人身上的一种交税职责;而税收担负才能,则是交税人所具有的接受国家税收担负的潜在力量。两者之间的联络表现在:离开了国家所加在交税人身上的税收担负,也就谈不上交税人接受这种担负的税收担负才能问题;反过来,离开了税收担负才能,税收担负也就成为没有实践意义的和不行衡量其轻重的东西了。如:一个交税人假如没有任何税收担负才能,国家要加在这个交税人身上的税收担负就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