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如何正确运用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09 10:43
行政补偿先行处理程序是指行政补偿恳求人恳求行政补偿时,须先向有关的补偿义务机关提出补偿恳求,两边就补偿事项进行自愿洽谈或由补偿义务机关决议,然后处理补偿争议的一种准则,也是行政补偿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项准则的供认关于经过行政程序和手法,处理处理行政补偿争议,既是行政机关的一项法定权力,又是一种“侵权须补偿”的职责执行。因而,关于行政补偿义务机关来说,抓好行政补偿先行处理程序的施行至关重要。
一、正供认识行政补偿先行处理程序在行政补偿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行政补偿先行处理程序,是我国《国家补偿法》规则的一项准则。这项准则的树立,虽然遭到有些法学专家的质疑,以为是行政补偿义务机关“自己当自己的法官”,更有甚者说是“与虎谋皮”。这些观点虽有失偏颇,但反映了社会对这项准则的重视。树立这项准则的重要作用和含义有三方面:一是有利于在行政补偿活动中表现“便民、及时”的处理准则。恳求人只需合理合法地向补偿义务机关提出恳求,即可发动行政补偿先行处理程序,方便快捷经济,可防止直接诉讼带来的各种本钱开销。二是有利于树立行政机关违法侵权有必要承当法令职责意识。这项法令规则既赋予了行政补偿义务机关的权力,又对其行使这项权力作了清晰的法令限制性规则,使行政补偿义务机关不能“天马行空”,恣意推脱应该承当的行政侵权补偿职责,促进行政补偿义务机关在法定规模内做好补偿先行处理工作。三是有利于树立职责政府,执行依法行政施行大纲提出的“侵权须补偿”的基本要求,完成补偿恳求人补偿权力的保护。
二、施行行政补偿先行处理程序的操作规范
发动施行行政补偿先行处理程序,有三方面的重要环节:即补偿恳求人提出的方法和具有的要件、补偿义务机关依法进行补偿供认、补偿义务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一)补偿恳求人提起的方法和具有的要件
补偿先行处理程序适用于补偿恳求人独自提起补偿恳求。当补偿恳求人向补偿义务机关提出补偿恳求时,补偿义务机关要按提出行政补偿的要件进行检查。详细分方式要件和本质要件检查。
方式要件检查。即恳求人向补偿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补偿恳求时,应以书面方式恳求。针对补偿恳求人书写确有困难的,能够托付别人代书,由自己签名和盖章。
本质要件检查。详细包含1、补偿恳求人是否具有恳求权,由于只要契合法定条件的人才干行使恳求权。恳求权人准则上是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行为而直接遭受危害的人;2、被恳求人是否为补偿义务机关;3、补偿恳求事项有必要契合《国家补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则的行政补偿规模。4、补偿恳求是否在法令规则的期限内提出。法令规则提出补偿恳求时限为两年,即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行为而直接形成危害成果发作时算起。
(二)补偿义务机关依法进行补偿供认
行政补偿供认主要是供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行为而直接形成办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危害成果发作的职权行为是否违法,假如职权行为违法,则要承当补偿职责,反之,则不能承当。
供认途径一般分为补偿义务机关自行供认和补偿义务机关依据收效的行政复议决议和行政判定供认两种。
(1)补偿义务机关自己供认。即作出行政侵权行为的机关供认自己的行为违法。即依照《国家补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则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功能时侵略办理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的九种景象,结合危害现实进行供认。
(2)经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成果供认。假如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以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详细行政行为违法,作出吊销或改变的裁判,则收效的行政复议决议和法院判定,可作为供认行政侵权行为违法的依据予以供认。
(三)补偿义务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行政补偿义务机关在收到补偿恳求人的恳求后,应依照法令的规则,对补偿要求进行检查,契合法定补偿条件的,应当在收到恳求之日起2个月内,依法给予恳求人补偿。反之不契合法定补偿条件的,依法作出不予补偿的决议。详细行政补偿义务机关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1)协议式处理。依照有关法令规则,环绕行政补偿问题发作的争议可适用调停。在补偿义务机关以为契合法定补偿条件的条件下,即由补偿义务机关同补偿恳求人两边采纳相互协商处理补偿,即依照行政侵权形成的直接人身权或财产权危害的程度,对照国家有关补偿规范和规模,经过洽谈一致达到书面补偿协议。
(2)决议式处理。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补偿义务机关可直接作出是否补偿的决议。
其一,不予补偿的决议。当行政补偿义务机关对恳求人的补偿要求,经过检查供认,不契合法定补偿条件和规模。这时,补偿义务机关应在规则时限内,依据现实和法令作出不予补偿的决议,并送达补偿恳求人。若补偿恳求人不服,可经过行政诉讼处理。
其二,予以补偿的决议。当补偿义务机关经过检查以为,恳求人的补偿要求悉数或部分契合法定补偿条件,即依照行政补偿的规范,就悉数或部分补偿,依据现实和法令依据作出行政补偿决议,并送达恳求人。若恳求人不服,可经过行政诉讼处理。
三、运用行政补偿先行处理程序应留意的几个问题
(1)要紧紧捉住行政侵权违法的构成要件进行供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给办理相对人形成危害的详细行政行为的发作,是否违法,是该行政机关是否承当行政补偿职责的条件。在补偿义务机关依法检查供认时,要留意捉住两个要件,一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有必要契合行政成心渎职、行政越权、乱用职权、程序违法等违法景象。二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权行为直接危害的有必要是办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只要一起契合上述两个要件才干供以为行政侵权违法。反之不能承认行政侵权违法,也就不承当行政补偿职责。
(2)紧紧环绕行政补偿规模划定补偿职责
依据《国家补偿法》行政补偿的规模规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违法行使职权危害了办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应该承当补偿职责。其补偿包含两大方面,即行政侵权危害办理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规则了五种行政侵权景象,财产权规则了四种行政侵略景象,这些法令规则表现的补偿准则是“物质危害补偿,精力危害不予补偿,直接丢失补偿,直接丢失不予补偿,违法职权危害补偿,过渎职权危害不予补偿”。因而,在供认补偿职责时,必定要把抓住补偿准则,按行政侵权危害办理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规则的详细规模和景象,结合行政侵权的详细现实和危害程序,予以供认区分补偿职责。
(3)协议式处理行政补偿要坚持依法合理的准则
协议式处理行政补偿,尤其是供认补偿金的额度时,补偿义务机关必定要依照供认区分的补偿职责巨细,危害程度,依照法令规则的补偿金核算规范核算。不得逾越法定规范。关于补偿恳求人提出归于法令规则“精力危害不予补偿,直接危害不予补偿,过渎职权危害不予补偿”的要求时,补偿义务机关应做好解说,准则不予补偿。但关于单个特殊情况,在不违法的条件下,依照“合理”准则,从另一途径恰当予以补偿也可考虑,但有必要从严掌握,不得乱用。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