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16 09:09
在生活中,咱们在消费的时分常常遇到诈骗的行为。那么诈骗顾客的行为详细有哪些呢?今日,听讼网小编就把其精确顾客的行为全都收拾出来,期望我们在今后遇到的时分不再上当受骗了。
一、归于诈骗顾客的行为
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诈骗顾客行为处分方法》规则,经营者在向顾客供给产品中,有下列景象之一的,归于诈骗顾客行为:
(1)出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产品的;
(2)采纳虚伪或许其他不正当手段使出售的产品重量缺乏的;
(3)出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产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伪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许其他诈骗性价格表明出售产品的;
(5)以虚伪的产品阐明、产品规范、什物样品等方法出售产品的;
(6)不以自己的实在称号和符号出售产品的;
(7)采纳雇佣别人等方法进行诈骗性的出售诱导的;
(8)作虚伪的现场演示和阐明的;
(9)使用播送、电视、电影、报刊等群众传播媒介对产品作虚伪宣扬的;
(10)骗得顾客预付款的;
(11)使用邮购出售骗得价款而不供给或许不依照约好条件供给产品的;
(12)以虚伪的“有奖出售”、“还本出售”等方法出售产品的;
(13)以其他虚伪或许不正当手段诈骗顾客的行为。
此外,经营者在向顾客供给产品中,有下列景象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诈骗、误导顾客而施行此种行为的,应当承当诈骗顾客行为的法令责任:
(1)出售失效、蜕变产品的;
(2)出售侵略别人注册商标权的产品的;
(3)出售假造产地、假造或许冒用别人的企业称号或许名字的产品的;
(4)出售假造或许冒用别人产品特有的称号、包装、装满的产品的;
(5)出售假造或许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产品围。
以上便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关于诈骗顾客的行为的详细表现。而依据《诈骗顾客行为处分方法》第六条规则“经营者供给产品或许服务有诈骗行为的,应当依照顾客的要求添加补偿其遭到的丢失,添加补偿的金额为顾客购买产品的价款或许承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所以我们今后遇到诈骗的消费,必定要有法令的兵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假如我们还有其它需求了解的法令知识,听讼网也供给在线法令知识咨询。欢迎我们进行法令知识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