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为什么要关注和矫正的不良心理中的几种现象和危害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5-07 05:21
1、家庭结构残损导致的孤僻、软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傲心思。青少年在结构不整或变形的家庭中,日子心思压力过重,对家庭易发生离心力,极易受坏人诱惑而误入岐途。如四川成都12岁女孩小丽因幼时被亲生爸爸妈妈送人,养爸爸妈妈待她很好,她也很活泼可爱,而跟着养母的病逝,养父另娶后,小丽发生了激烈的自卑心思和逆反心思,总以为自己是剩余的,开端不服管束,常离家出走,浪迹社会并往来了一些不良青年,偷盗违法,而她自己却不以为然。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随同而来的是单亲家庭少年成员走上违法违法路途的概率增大。2000年广东省少管所的少年犯中单亲家庭占三分之一,2001年10月浙江破获的一个少年偷盗团伙,13人中有12个来自单亲家庭。夫妻关系不好,离婚等残损家庭子女违法违法较多与其不良心思是分不开的。
2、争强要强心思。青少年在刑法上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这一时期被违法心思学家称为“风险年纪”段,其风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点不稳定性和激烈要强,容易过火,激动起来不计结果。这也是青少年中激情违法较多的原因。要强要强心强是脑筋简略,分辩对错才能差,稍被唆使便容易受骗,违背正路,被坏人使用,其违法动机盲目、含糊,只为显现自己,证明自己,不考虑结果怎么。
3、心思极为软弱、偏执,逆反心思重。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办法不妥,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思极为遍及已越来越为家长们所重视。如溺爱使子女容易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蛮横,缺少责任感,交际和谐才能差等心思,有百弊而无一利。有的来自爸爸妈妈的高压,独裁和棍棒,构成少年的自卑、逆反、压抑、焦虑、过火孤僻和对他人布满歹意,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这样的青少年一旦违法,暴力性违法便是其主要违法类型。对子女不加管束自由放任,庇护怂恿,使他们发生孤僻、冷酷、放浪形骸、狂傲自傲等不良心思,常常会对四周的人和事物不满,易和他人发生争执抵触,被坏人唆使就容易走上违法违法路途。有的常常是为一点小事和几句话就吵、打,彻底无视他人的生命和苦楚。如大学生郑某只因室友睡觉打呼噜引起口角就持刀杀死两名同学。熊武因心烦就砍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可谓“心病猛于虎”。
4、妒忌心思。“妒忌是人之天敌”,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妒忌心思,但要害在于人们怎样去操控自己的妒忌心,不加操控的妒忌心,如脱僵的野马,必然带来严重损害。青少年中因为妒忌而杀人和成心伤人的违法,也为数不少。某市林运二车队的张会东(男,23岁),因开歌舞厅不景气 ,看着他人生意兴旺发生妒忌,而施行违法,接连三次用炸药爆破了三家歌舞厅,当第四次伺机作案时被民警当场抓获,问其作案动机时,回答说:“看到他人家的生意比我好,我就十分气愤,就想去炸掉这家人。”由此可见妒忌心损害之大。
5、报复心思和反社会心思。青少年涉世不深,世界观没有定型,是品格方式和开展的最要害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发生逆反心思。对社会,对人生的了解易表面化、直观化。在当今多元思维并存,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愈加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糜烂等问题,易对司法相等准则发生置疑,对社会不满,乃至敌视心思,对法令、社会信赖度下降。书本教育、教师的教训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反差,使青少年觉得莫衷一是。青少年中思维不稳定、抵抗力较弱、意志力差的人,或许成为违法违法的后备军,有的分明知道法令是威严的,而成心去违法。
6、从众心思。在集体压力大,个人心思承受力小时,采纳从众行为而取得安全感,是人的一种天然神往和能动习惯集体日子的社会特色——聚群性,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需求。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纠合性违法的特色从众心思便是根据青少年同龄集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类似的需求。如楚雄州1997—1998年所抄获的青少年违法案件中,独自作案的1257人中占429%,两人以上一同作案的1675人占总数的571%,三人以上团伙违法的731人,占青少年违法总数的249%。青少年结伙违法影响大,接连作案多,损害广,成员的一同心思是:要偷我们一同偷,要打我们一同打,你吸我也吸。从众心思还加重了团伙违法,某某市公安局破获的以刘发辉(男,16岁),王超(男,15岁),李育武(男,17岁)三人为首的16名青少年组成的掠夺违法团伙便是在这种心思作用下,由起先的6人开展起来的。
上述六种表现是易引发青少年违法的不良心思的,各种不良心思的构成,原因较为杂乱多样,既有家庭的,又有校园的,有社会环境的,还有个别主观原因的。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