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假离婚假诉讼伪造遗嘱为躲避6万欠款违不违法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1-02 20:01
宋先生借给老同学苏某6万元钱,他万万没有想到,苏某为赖掉这笔欠款,连假离婚、假造母亲遗言、指派提出虚伪诉讼的方法都用上了。
以买房为名,向同学借钱后玩消失
一个月后,苏某约宋先生出来吃饭。酒过三巡,苏某向老同学大倒苦水,称自己虽已成婚生子,但一向没有买房。前段时刻,他相中一套顶账房,价格很优惠,但房主只给他10天的筹款时刻,他多方筹集,还差6万元没有着落。
听苏某闪烁其词说了半天,宋先生理解了,这是要借钱救急啊!看在老同学的情分上,他很爽快地容许了苏某的欠款要求。第二天,宋先生便把6万元交给了苏某,苏某也打了一张欠条。
到了还款的约好时刻后,苏某一向没还钱的意思。宋先生有些心急,就给苏某打电话问询。一打曩昔,提示号码为空号。宋先生感觉不对劲,就到苏某家中去找。
苏某的前妻招待了他,称几个月前已与苏某离婚,他也不知苏某去哪儿了,宋先生一听懵了。
借主无法申述,赢了官司拿钱难
为要回欠款,宋先生处处探问苏某的下落,一向没能找到其自己。
多方查找无果后,宋先生向文登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有欠条为证,法院经审理作出判定,被告人苏某归还宋先生欠款6万元,并按银行同期借款利率付出利息。
判定收效后,宋先生向法院请求履行,法院工作人员在随后的查询中发现,苏某和前妻处理离婚手续时,曾到达一个协议:女儿由前妻抚育,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起产业悉数归前妻一切。因而,苏某名下并无可供履行产业,案子难以履行。
后来,宋先生从一位朋友处得知,苏某的爸爸妈妈有两处房产,共9间平房,该两处房产现已拆迁,有拆迁补偿款未收取。而苏某的母亲已病故,因而苏某作为承继人,对该拆迁费享有部分承继权。
宋先生立行将这一信息提供给法院履行部分,法院经核实后,依法作出履行裁决:提取被告苏某拆迁补偿费6万余元。
但宋先生万万没想到,苏某的父亲遽然向法院提出了履行贰言,以为两套拆迁房子均归其自己一切,苏某不享有拆迁补偿费。
法院对此案组织了听证,听证期间宋先生提出涉案房子归于苏某爸爸妈妈的一起产业,苏某母亲逝世后,苏某有权承继相应的比例。法院检查后,支撑了宋先生的观念,裁决驳回苏父的贰言,持续履行。
法院强制履行,一份“遗言”搅下场
虚惊一场,宋先生松了一口气,这回履行款应该能到手了吧?可没想到,在履行过程中,苏某的女儿也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称苏母生前立有遗言,一切遗产归苏某女儿一切。法院审理后,支撑了其诉讼请求。
终究法院裁决,间断对苏母遗产的履行,免除已查封的房子拆迁补偿款。
这戏剧性的改变,令宋先生“几近溃散”。传闻查看机关可以对民事案子进行法律监督后,宋先生走进了文登区人民查看院,把状况如数家珍向招待的查看官说了。
他的叙说中,有一点引起了查看官的留意。依据庭审时的状况,苏某母亲在生前立下遗言,其见证人之一便是苏某的父亲,也便是说,苏父对此是知情的,那么此前他向法院提出履行贰言时,为什么没有提出这一点?
这里边必定有“猫腻”,查看官依据这一头绪,对该案展开了周密查询,查询的成果真实令人大跌眼镜。
案情水落石出,造假者害已又害人
依据查看官的查询,该案的始作俑者苏某,向宋先生借了这6万元今后,本想经过经商挣钱还账,没想到生意亏本,不只宋先生的钱无法归还,还在外面欠下不少债款。
苏某思前想后,就和前妻商议,以假离婚的方法躲避债款,所以二人处理了离婚手续,并协议一切产业归前妻一切,女儿由前妻个人抚育。尔后,苏某便脱离家到外地打工挣钱,只要逢年过节,苏某才偷偷地回来看一眼。
苏某想经过这种方法赖掉宋先生的钱,但他母亲后来遽然逝世,爸爸妈妈的房子又正赶上拆迁,拆迁款必定会被法院履行归还账务。
苏某又动了歪脑筋,他找朋友毕某商议。毕某对法律事务有点了解,就给苏某出了一个歪点子。
这个歪点子便是假造一份假遗言,遗言中注明把苏某母亲的遗产留给苏某的女儿。
按常理来讲,立遗言需求见证人,毕某先写了一份假遗言的草稿,交给苏某,让苏某找到其堂姐作为代书人,父亲及街坊作为见证人,一起假造了一份苏母的遗言。然后,又指派苏某女儿持假造的遗言提起假诉讼,以到达躲避履行的意图。
案情查询清楚后,文登区人民查看院依法向法院提出了再审查看主张。终究,法院经再审后,判定撤销原判,驳回苏某女儿的诉讼请求,并决议对毕某处罚金4万元,苏某处罚金2万元,其他参加造假者,同处罚金合计3.3万元,宋先生终究拿回了自己的履行款。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