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变革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12 04:59

存款预备金准则,是指钱银办理当局规则存款类金融机构依照存款的必定份额持有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的储藏,其间规则的份额被称为法定存款预备金率,假如再将对法定存款预备率的要求与存款类金融机构某种方针相结合,来完成特定的钱银方针方针和监管要求,便是一种差额存款预备金率准则。美国联邦储藏局在正式树立存款预备金准则以来,实际上履行的一向都是一种差额存款预备金率准则,但其具体操作却阅历了一个前史的革新。调查这种革新,关于我国相关方针的施行会有一些学习含义。
一、美国联邦储藏系统创建初期,以供给短期流动性为方针的差额存款预备金率准则1913年的《联邦储藏法》树立的联邦储藏银行系统,扮演着最终贷款人的人物,首要方针是满意银行系统短期流动性,以缓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作为联邦储藏系统的成员银行,要求依照其活期存款必定份额持有预备金,但这种份额因区域而异:中心储藏城市的银行为18%,储藏城市银行15%,村庄银行12%。后来因为这种较高的存款预备金率给成员银行形成较大的本钱压力,1917年美联储下降了相应的预备金率,中心储藏城市的银行为13%,储藏城市银行10%,村庄银行7%。成员银行的定期存款预备金率降为3%。
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端到二战前,存款预备金准则转向以影响信贷为方针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联储逐步改动最终贷款人的人物,存款预备金准则也从原先确保银行系统流动性,开端转向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方针。但直到二十年代末,因为再贴现率总体上低于商场利率,以及贴现窗口较低的监管压力,美联储首要以再贴现窗口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行为。加上美联储没有进步法定预备金率的授权等要素,这一时期存款预备金准则对信贷扩张的影响较小。
三、战后,以调控钱银供应量为主题的差额存款预备金率准则榜首阶段:战后———1980年《钱银操控法》的出台。这一阶段是以操控钱银量为主题的存款预备金准则系统开始树立时期。除了树立依据存款规划和账户品种设置差额预备率的预备金准则外。
首要,便是美联储依据商业银行的存款事务立异出台相应的预备金准则。商业银行的这些事务立异,一部分是为了习惯客户需求和商场开展,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躲避或下降存款预备对商业银行的本钱,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欧洲美元告贷,美联储经过修正预备金准则来将这部分存款账户归入预备金的核算领域。
其次,树立新的存款预备金计提办法。跟着钱银方针中心方针的改动,旧的存款预备金计提办法现已不再适用,因而美联储树立新的存款预备金计提办法。榜首,便是答应商业银行用库存现金来满意对其的存款预备要求。因为联邦储藏系统创建初期,存款预备的首要意图是为商业银行供给短期流动性,所以1917年美联储规则,商业银行充任预备的只能是其在联邦储藏银行的无息账户余额。但这一规则现已跟着钱银方针中心方针的改动不再适用。第二,1968年实施滞后的存款预备计提办法(LRR),即以商业银行前两星期存款水平来核算对其当期的预备金要求,美联储期望以此来下降成员银行核算预备金的困难和办理预备金的本钱。但这种预备金计提办法,至少在短期内下降了预备金方针对钱银量的调控力度。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