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是怎样的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4-06 09:47
上市公司债款重组
到2009年4月30日,除*ST本实B外,全国1624家境内上市公司均按期发表了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近来,证监会管帐部负责人就投资者重视的上市公司2008年报发表和监管状况以及存在的管帐处理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据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因破产重整而进行的债款重组收益的承认问题成为2008年年报中尤为杰出的问题,对此,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有必要依据企业管帐准则的慎重性准则做出审慎判别,不得随意判别乃至不做判别。
借壳上市相关管帐处理仍存争议
我国本钱商场已有将近20年的前史,但直到2007年才呈现反向购买个案,在买卖过程中,被购买的上市公司经过向大股东转让悉数经营性财物和事务,使其仅持有现金或名义财物,也便是成为一般所说的空壳上市公司。
对此,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说,买卖完毕后,相关上市公司依据企业兼并的有关规则承认了兼并商誉。部分公司提出,学习世界相关管帐实务,在上市公司成为空壳公司因而不存在事务的状况下,反向购买实质上为本钱性买卖,而非企业兼并。也便是说,这类买卖等同于非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获得空壳上市公司的净钱银财物,并随之进行本钱结构的调整,管帐处理上不承认商誉或其他无形财物。
但因为商场各方关于作为全体反向购买过程某一阶段中呈现的空壳公司与国外规则中的空壳公司是否具有相同的寓意有不同观点,商场各方对反向购买空壳上市公司是否承认商誉一直存在争议。
鉴于上述状况,财政部在2008年末出台的《财政部关于做好履行企业管帐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作业的告诉》对借壳上市的管帐处理做出了准则性规则,但在2008年报发表作业开端后,相关各方在履行过程中对该规则仍存在不同的了解。
此外,就权益性买卖承认损益问题,证监会表明,权益性买卖不能承认损益。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仅经过大股东代为偿债、债款豁免及直接捐献财物而调控赢利的上市公司到达14家。其间,*ST公司9家,ST公司4家。除此之外,经过与控股股东进行非公允的相关买卖来调控赢利也是部分公司包装成绩的首要手法。因而,经过权益性买卖承认损益的问题如不予以处理,促进上市公司进步管帐信息质量将无从谈起。
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处理使用权益性买卖承认损益的问题并非易事,该负责人表明,原因是使用权益性买卖调控赢利所触及的公司大多是*ST类上市公司,这些公司不只面临着退市危险,并且触及多方面利益,假如处置不妥,个别危险很简单引发为商场体系危险。从年报发表状况看,咱们出台的监管方针获得了较好的作用,使用权益性买卖承认损益的行为得到了有用遏止。
债款重组收益需审慎判别
跟着新破产法于2007年6月1日实施,ST类上市公司经过破产重整承认债款重组收益的状况逐步增多。
依据新破产法,凡经审查以为重整请求契合破产法规则的,法院应当裁决债款人重整。债款人或许管理人应当自法院裁决债款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方案草案。因为重整方案触及债款重组,因而,不少ST类上市公司在法院同意重整方案后即承认债款重组收益。
可是,监管中发现,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公司对重整方案的履约才能存在严重不确定性的状况,例如,一家因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在2008年三季报承认了约20亿债款重组收益,但只是过了不到四个月,就发布不能按重整方案按期履行债款清偿的布告。
尽管如此,公司在2008年报编制过程中依然坚持要承认债款重组收益。在此状况下,证监会要求公司依据企业管帐准则的慎重性准则恰当地做出专业判别。
证监会着重,关于包含破产重整债款重组收益承认在内的严重专业判别事项,上市公司有必要依据企业管帐准则的慎重性准则做出审慎判别,不得随意判别乃至不做判别。
最终,该负责人表明,现在,证监会现已着手对2008年度财务报告发表状况进行专题研究剖析,并就年报发表过程中发现的涉嫌违背管帐准则的问题进一步了解状况,经核实后将依法做出相应处理。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