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解答》的通知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10 12:21

劳作争议在劳作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时有发作,那么,我国对劳作争议处理有什么规则吗,四川又有怎样的规则呢,为了协助咱们更好的了解相关法令常识,听讼网小编收拾了这方面的相关的内容,期望对咱们有协助。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榜首庭
关于印发《关于审理劳作争议案子若干疑难问题的回答》的告诉
川高法民一〔2016〕1号
全省各中级法院民事审判庭:
为公平、高效处理劳作争议胶葛,一致劳作争议案子的裁判规范,省法院民一庭于2015年8月7日召开了劳作争议胶葛疑难问题研讨会,对劳作争议案子审判实践中呈现的杰出问题进行了评论。会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作法》(以下简称《劳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作合同法》(以下简称《劳作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作争议调停判定法》(以下简称《劳作争议调停判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等规则,在充沛寻求各中级法院、省法院有关部分以及省级有关部分定见的基础上,省法院民事审判榜首庭法官会议进行评论,并形本钱《关于审理劳作争议案子若干疑难问题的回答》。现印发你们,供你们在审理劳作争议案子时参阅。如在实践中遇到新状况、新问题请及时反应我庭。
附:《关于审理劳作争议案子若干疑难问题的回答》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榜首庭
2016年1月15日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
关于审理劳作争议案子若干疑难问题的回答
一、诉裁联接及受理的问题
1.当事人向劳作人事争议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判定委)恳求判定后又撤回恳求并提申述讼的,人民法院不能视为现已过判定前置程序,可判定不予受理;现已受理的判定驳回申述,并奉告其先向判定委恳求判定。
因恳求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许未经判定庭答应半途退庭,判定委根据《劳作争议调停判定法》第三十六条榜首款规则作出主动撤回恳求决议后,恳求人不服向人民法院申述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经检查以为确属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许未经判定庭答应半途退庭的,应判定驳回申述。
2.判定判定有多项内容,当事人仅就部分内容提申述讼的,人民法院仅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述的恳求进行审理,坚持当事人诉讼恳求与审理内容的一致性。
人民法院对判定判定承认是否存在劳作联络一项以为有误的,不管当事人是否提出诉讼恳求,均能够直接予以确认,并根据所确认的现实作出相应判定。
非结局判定的劳作争议案子,劳作者与用人单位分别向同一人民法院提申述讼的,应将申述在后的案子判定并入申述在前的案子审理,并完结后案诉讼。在前案判定文书中,应对兼并审理的景象予以叙明。
3.在诉讼程序中,除经对方当事人赞同,或许有充沛根据证明与现实不符的,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否定在判定程序中所认可现实的建议不予支撑。
4.人民法院审理劳作争议案子时,发现判定程序遗漏了部分当事人或判定判定遗漏了部分判定事项,不该要求恳求人从头恳求劳作人事争议判定,应直接按照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则进行处理。
5.公司筹办期间招用劳作者,应签定书面协议,清晰两边的权力职责。公司依法树立后,筹办期间的作业期限计入劳作者在树立后公司的作业年限。筹办未成功的,假如发起人或出资人是天然人,在筹办期间发作的用工争议不作为劳作争议处理。
6.因政府主导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变革构成的职工下岗、经济补偿金和下岗生活费等引起的胶葛,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奉告劳作者向政府有关部分恳求按照企业改制的政策规则处理。
7.劳作者申述恳求用人单位出具免除或许停止劳作合同的书面证明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用人单位未出具免除或许停止劳作合同的书面证明、扣押劳作人事档案、作业资历证书、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给劳作者构成危害,劳作者恳求用人单位承当补偿职责的争议,按劳作争议受理。
8.用人单位与劳作者约好,薪酬中包含应由用人单位担负的养老、医疗、赋闲等社会保险金或许劳作者单独许诺自愿抛弃社会保险的,应确认此类约好或许诺无效。
劳作者清晰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处理社会保险手续及交纳社会保险费的,如用人单位在合理期限内拒不处理,劳作者以此为由免除劳作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付出免除劳作合同经济补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撑。
用人单位未给劳作者交纳社会保险,劳作者自行交纳或经过其他用人单位交纳后,恳求用人单位付出相关费用的争议,人民法院不作为劳作争议受理。
9.劳作者在实施、免除劳作合同过程中因成心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构成经济丢失,用人单位申述要求劳作者承当补偿职责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撑。
二、劳作联络的主体和确认
10.用人单位挂靠在其他单位名下或借用其他单位的营业执照进行生产运营,劳作者与用人单位发作劳作争议的,用人单位和被挂靠单位或营业执照出借单位应作为一起当事人并承当连带职责。
11.实践运营者借用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进行运营的,应当以营业执照上挂号的字号为当事人,除应注明该字号业主的天然状况外,还应将实践运营者列为一起当事人。
12.在建造工程层层转包、分包中,作为实践施工人的天然人与其招用的劳作者产生胶葛,最近的上一层转包、分包联络中具有合法用工主体资历的单位应作为当事人;也可视案情需求,将实践施工的天然人及违法转包人、分包人作为一起当事人。
13.具有用工主体资历的承揽单位违背法令、法规规则,将承揽事务转包、分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历的实践施工人,该实践施工人所招用的人员恳求承认与承揽单位存在劳作联络的,不予支撑。但该人员在作业中发作伤亡,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述,恳求承揽单位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则进行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撑,不具有用工主体资历的承揽人对劳作者的丢失承当连带补偿职责。社会保险行政部分已确认为工伤的,按工伤保险规则处理。
14.建筑工程的用工联络中,劳务分包人与发包单位之间存在承揽合同联络,劳务分包人恳求付出劳务费(承揽费用)、薪酬、劳作报酬的,不作为劳作争议案子受理。
15.个人购买的车辆挂靠其他单位且以挂靠单位的名义对外运营的,其聘任的驾驶员、乘务员等劳作者与挂靠单位之间不构成现实劳作联络。但被聘驾驶员、乘务员等劳作者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应当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则承当补偿职责。
16.酒店餐饮企业等将其不具有独立运营资历的内部组织承揽给别人,承揽人招用的劳作者与企业是否构成劳作联络,一般应进行如下区别:如劳作者一起受企业处理、恪守企业依法拟定的规章准则、企业向劳作者发放“作业证”或“服务证”等身份证件的,应确认两边存在劳作联络;如劳作者未与企业签定劳作合同,系承揽人招用,作业期间只承受承揽人的指挥和处理,并由承揽人付出薪酬的,则企业与劳作者之间不存在劳作联络。
17.在判定或诉讼期间,用人单位刊出、被撤消营业执照、封闭、吊销的,由其出资人承当原用人单位的法令职责。当事人应按前条规则恳求改变主体,判定委、人民法院也可依职权将已刊出的用人单位的出资人列为当事人。
18.用人单位招用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没有享用根本养老保险待遇或收取退休金的劳作者,两边构成的用工联络按劳务联络处理。
19.与原用人单位保存劳作联络的内退、待岗、停薪留职人员以及企业运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与新的用人单位树立用工联络的,可按劳作联络处理。其间,劳作者恳求在新的用人单位享用《劳作法》、《劳作合同法》规则的劳作报酬、劳作保护、劳作条件、作业时刻、歇息度假、福利待遇的,应予支撑;但劳作者恳求新的用人单位与其签定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处理社会保险(除工伤保险外),或劳作者以新的用人单位未为其交纳社会保险为由提出免除劳作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的,不予支撑。
三、劳作合同的缔结和实施
20.用人单位与劳作者签署的能够证明劳作联络内容的书面材料(如应聘挂号表、聘任告诉书、职工挂号表等)包含了劳作期限、劳作报酬等内容,并按该内容实践实施的,应视为两边签定了书面劳作合同,用人单位不需求付出劳作者未签定书面劳作合同的二倍薪酬。
21.契合《劳作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则的条件,劳作者提出缔结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的,原劳作合同期满后一个月内,用人单位即应当与劳作者缔结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用人单位不与劳作者缔结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的,劳作者依法恳求用人单位与其缔结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的,应奉告其将诉求改变为承认两边存在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联络。劳作者拒不改变的,判定委或人民法院不得直接判令两边当事人签定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能够依法承认两边当事人存在现实上的无固定期限劳作联络,并参照原劳作合同确认两边的权力职责内容。
22.劳作合同中对劳作者作业岗位、地址有约好的,按照约好实施;没有约好的,用人单位具有合理事由能够调整劳作者作业岗位、地址。
用人单位对劳作者作业岗位、地址的调整不具有合理事由,因劳作者拒不实施而免除劳作合同,劳作者建议违法免除劳作合同补偿金的,应予支撑。
23.假如劳作者的作业岗位具有不守时作业制或归纳核算工时作业制的特色、作业时刻无法根据规范工时进行核算,而且其上级单位、职业主管部分已处理了相应岗位、工种的不守时作业制或归纳核算工时作业制批阅手续的,能够确认批阅手续的效能及于该作业岗位。
用人单位建议因为劳作者作业性质、作业岗位的特色无法对其实施规范工时准则而实施不守时作业制或归纳核算工时作业制,但未依法实施批阅手续的,在核算加班费时,应当结合劳作合同约好、劳作者的岗位性质以及作业要求等要素归纳确认。
四、劳作合同的免除和停止
24.确认用人单位规章准则的效能,需调查规章准则的拟定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违背法令、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则,是否公示或许奉告劳作者。别的,还要结合劳作者的违纪行为在规章准则中是否有清晰规则、规章准则对劳作者违纪行为的规则是否公平合理等要素,严厉检查用人单位免除劳作合同的行为是否契合《劳作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则。
企业规章准则中约好“末位筛选”或“竞争上岗”,用人单位以此为由免除劳作合同的,应确认为免除违法。
25.劳作者根据《劳作合同法》第37条书面告诉用人单位免除劳作合同的,用人单位已与劳作者处理作业交代手续,并免除了劳作者提早30日告诉职责,劳作者要求吊销免除劳作合同的告诉的,除用人单位赞同的外,一般不予支撑。
26.劳作者以其他理由辞去职务后,又以用人单位存在《劳作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所列景象迫使其辞去职务为由,要求用人单位付出经济补偿金或补偿金的,一般不予支撑。
劳作者与用人单位均无法证明劳作者的离任原因,可视为用人单位提出且经两边协商一致免除劳作合同,用人单位应按照《劳作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则向劳作者付出经济补偿。
27.免除劳作合一起或许劳作合同停止后,劳作者以许诺书等书面形式抛弃相关权力的,如不违背法令、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则,且不存在诈骗、钳制或许乘人之危景象的,原则上应当确认该许诺书的效能。
28.因劳作者的原因未与用人单位签定书面劳作合同,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其不存在差错的,无需向劳作者付出未签定劳作合同的二倍薪酬。
29.《劳作合同法》中规则的经济补偿金及二倍薪酬核算基数按照劳作者正常作业状态下十二个月的应得薪酬核算,即未扣除社会保险费、税费等之前的当月薪酬总额,但不该包含:(一)加班薪酬;(二)非常规性奖金、津补助、福利。
30.用人单位高管人员根据《劳作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则向用人单位建议未签劳作合同二倍薪酬的,可予支撑,但用人单位能够证明该高管人员职责规模包含处理缔结劳作合同内容的在外。对有根据证明高管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签定劳作合同而被回绝的,仍可支撑高管人员的未签劳作合同二倍薪酬恳求。
用人单位的人事处理部分负责人或主管人员根据《劳作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则向用人单位建议未签劳作合同二倍薪酬的,如用人单位能够证明缔结劳作合同归于该人事处理部分负责人的作业职责,不予支撑。有根据证明人事处理部分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签定劳作合同,而用人单位予以回绝的在外。
31.劳作者恳求用人单位付出未缔结书面劳作合同二倍薪酬差额的,判守时效期间应按照《劳作争议调停判定法》第27条第1、2、3款的规则确认,从未缔结书面劳作合同满一月的次日起核算一年。上述判守时效期间应按月核算,从劳作者建议权力之日起向前倒推一年,对超越一年的二倍薪酬差额不予支撑。
用人单位未与劳作者缔结书面劳作合同的,用人单位实践给付的二倍薪酬差额不超越十一个月。用人单位未与劳作者签定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的,用人单位实践给付劳作者的二倍薪酬差额不超越十二个月。
用人单位与劳作者尽管补签劳作合同,但未补报到实践用工之日的,关于补签固定期限劳作合同的,劳作者建议实践用工之日至补签前一日扣除一个月缔结书面劳作合同宽期限的二倍薪酬差额,应予支撑。关于补签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的,劳作者建议自应当签定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之日至补签无固定期限劳作合同的前一日的二倍薪酬差额,应予支撑。
32.劳作者根据《劳作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则恳求用人单位付出补偿金的,应供给劳作行政部分责令用人单位期限付出劳作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低于最低薪酬规范的差额部分的期限整改指令书和用人单位逾期未实施该指令书的根据。劳作者直接建议加付补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撑。
33.竞业约束违约职责与侵权危害补偿职责发作竞合时,假如两边约好有违约金的,应首要适用违约金条款,如该违约金低于或高于实践丢失30%的,可适当予以调整。两边未约好违约金的,按实践丢失确认补偿职责。
34.竞业约束期限最长不得超越免除或停止劳作合同后两年,超越两年的,超越部分无效。
五、薪酬福利和社会保险
35.用人单位与劳作者在劳作合同中约好了加班费核算基数的,从其约好;劳作合同没有约好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好的加班薪酬基数确认;劳作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好的,按照本定见第29条确认。
按照前款确认的加班薪酬基数不得低于当地规则的最低薪酬规范。
36.劳作者对加班的根本现实承当举证职责后,用人单位对劳作者加班的详细时刻、加班费计付规范及已付出的加班费数额举证。
劳作者建议权力之日起二年之前的加班时刻应由劳作者承当举证职责。
37.劳作者要求用人单位付出未休年度假折算薪酬的判守时效适用一年的时效规则,从次年的1月1日起核算。经劳作者赞同跨年度组织年度假的,顺延至下一年度的1月1日起核算;劳作联络免除或许停止的,该年度的未休年度假折算薪酬判守时效从免除或许停止之日起核算。
38.劳作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达到的协议已实践实施的,人民法院原则上应认可该协议的效能。
劳作者建议协议约好的规范低于法定规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定规范补差的,应奉告其就协议的效能另行申述。
39.用人单位未参与工伤保险且濒临破产,遭受工伤的劳作者要求其一次性付出伤残补贴的,应分别处理:用人单位现已依法交纳根本养老保险费,劳作者能够享用根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伤残补贴付出能够按照《社会保险法》第40条的规则处理;若劳作者不能享用根本养老保险金待遇的,能够按四川省当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时刻,判定用人单位一次性付出伤残补贴。
40.劳作者因工受伤非因本身原因导致工伤确认超越法守时效,劳作者或其近亲属恳求用人单位付出工伤保险待遇的,应向劳作者释明。劳作者改变诉讼恳求用人单位承当一般人身危害补偿职责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撑。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 2016年2月2日印发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为您收拾的有关这方面的常识,期望能协助到您。假如您对劳作争议处理还有其他法令问题需求咨询,能够联络咱们听讼网的律师,由他们为您进行回答。
律师引荐:北京律师   石家庄律师   合肥律师  杭州律师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