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06 19:02
为了遵从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乡村作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履行199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高档法院院长座谈会(以下简称“上海会议”)关于推动人民法院变革、实在把人民法院的作业要点放在底层的精力,进一步探究和开辟刑事审判为乡村安稳和农业开展服务的作业思路,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9月8日至10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了全国法院保护乡村安稳刑事审判作业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档人民法院主管刑事审判作业的副院长、刑事审判庭庭长。解放军军事法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档人民法院出产建设兵团分院也派代表参加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家琛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与会同志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各地法院审理乡村中刑事案子的状况和经历,剖析了当时乡村治安局势和乡村中刑事案子及农人违法的特色,仔细评论了当时审理乡村几类首要刑事案子和农人违法案子应当留意的若干问题;对当时及往后一个时期加强刑事审判作业,保护乡村安稳提出了明确要求,现纪要如下:

会议以为,乡村安稳是稳固工农联盟的政权、保护国家国泰民安的坚实基础。乡村社会治安安稳、农业开展,是从根本上改动长时间以来我国城乡违法中农人占大多数的状况的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变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政治安稳、农业稳步开展、乡村治安局势总的是平稳的,这是干流。可是在一些当地,还存在影响治安安稳的不容忽视的杰出问题。其首要特色表现为:
一是乡村社会敌对复杂化,有的导致团体性械斗和上访事情,有的激化为严峻治安违法案子;二是不合法宗教和邪教安排在一些乡村城镇有从头昂首之势;三是乡村金融和市场办理次序紊乱,危害了农人的合法权益,严峻影响乡村安稳和农业开展;四是农人间因出产日子、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内部敌对激化为刑事违法的状况比较杰出。这一状况,如不得到有用操控,长时间下去,将导致党和政府在乡村依托的根本部队结构发作变化,不利于底层政权的稳固与开展;五是一些当地呈现的 “村霸”、“乡霸”等恶势力及封建宗族势力横行乡里,有的违法团伙带有显着的黑社会安排性质,成为要挟乡村治安安稳的一大祸端;六是卖淫嫖娼,贩卖、吸食毒品,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一些乡村地区开展延伸,诱发了多种违法。以上问题,在广阔乡村有必定的普遍性,有的还很杰出,不只影响乡村的安稳、变革和农业的开展,也与整个社会的安稳休戚相关。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乡村中刑事违法案子和农人违法案子在我国悉数刑事违法案子和罪犯中所占份额逐年添加,特别是在杀人、掠夺、偷盗、损伤案子中,农人罪犯占了大部分,所占份额比年上升。在判处死刑的罪犯中,农人罪犯所占的份额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
上述状况标明,乡村中农人违法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治安安稳的重要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决议着我国治安局势的走向。处理好这一问题实际上也就找到了我国处理违法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仔细剖析研讨这些问题,提出详细对策定见,关于处理乡村安稳、全国社会治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以为,触及乡村中违法案子、农人违法案子的审判作业,直接关系到党在乡村作业中的方针、方针能否得到遵从履行。正确处理好这类案子,不只仅是审判作业的问题,并且是一个严厉的政治问题。因而,加强对乡村中违法案子、农人违法案子的审判作业,保护乡村和整个社会安稳,应当始终是人民法院面对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政治任务。

会议在仔细学习《决议》和“上海会议”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履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审判实践,对审理乡村中违法案子、农人违法案子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评论。一起以为,关于成心杀人、成心损伤、掠夺、强奸、劫持等严峻危害乡村社会治安的暴力违法以及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违法,必定要继续坚持从重从快严厉冲击的方针。要依据当地社会治安的特色,将经常性“严打”和会集冲击、专项斗争结合起来,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有用地遏止严峻刑事违法活动延伸的气势,尽悉数尽力保护好乡村社会治安的安稳。一起,对正确适用法令,处理好乡村常见多发案子,全面、正确掌握党的刑事方针,获得了一起定见:
(一)关于成心杀人、成心损伤案子
要精确掌握成心杀人违法适用死刑的规范。对成心杀人违法是否判处死刑,不只需看是否形成了被害人逝世成果,还要归纳考虑案子的悉数状况。关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敌对激化引发的成心杀人违法,适用死刑必定要非常稳重,应当与发作在社会上的严峻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成心杀人违法案子有所区别。关于被害人一方有显着差错或对敌对激化负有直接职责,或许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分情节的,一般不该判处死刑当即履行。
要留意严厉区别成心杀人罪与成心损伤罪的边界。在直接成心杀人与直接成心杀人案子中,违法人的片面恶性程度是不同的,在处刑上也应有所区别。直接成心杀人与成心损伤致人逝世,虽然都形成了逝世的结果,但行为人成心的性质和内容是天壤之别的。不留意区别违法的性质和成心的内容,只需有逝世结果就判处死刑的做法是过错的,这在往后的作业中,应当予以纠正。关于成心损伤致人逝世,手法特别残暴,情节特别恶劣的,才干够判处死刑。
要精确掌握成心损伤致人重伤形成“严峻残疾”的规范。参照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员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判定规范》(以下简称“工伤规范”),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则的“严峻残疾”是指下列景象之一:被害人身体器官大部残缺、器官显着变形、身体器官有中等功能障碍、形成严峻并发症等。残疾程度能够分为一般残疾(十至七级)、严峻残疾(六至三级)、特别严峻残疾(二至一级),六级以上视为“严峻残疾”。在有关司法解说出台前,可一致参照“工伤规范”确认残疾等级。实践中,并不是只需到达“严峻残疾”就判处死刑,还要依据损伤致人“严峻残疾”的详细状况,归纳考虑违法情节和危害结果来决议惩罚。成心损伤致人重伤形成严峻残疾,只要违法手法特别残暴,结果特别严峻的,才干考虑适用死刑(包含死刑,延期二年履行)。
(二)关于偷盗案子
要要点冲击的是;偷盗农业出产资料和承揽运营的山林、果林、渔塘产品等严峻影响和损坏乡村经济开展的违法;偷盗农人日子资料,严峻影响农人日子和社会安稳的违法;结伙偷盗、偷盗集团和盗、运、销一条龙的违法;偷盗铁路、油田、要点工程物资的违法等。
对偷盗集团的首要分子、偷盗惯犯、累犯,偷盗活动形成特别严峻结果的,要依法从严惩办。关于偷盗牛、马、骡、拖拉机等出产运营东西或许出产资料的,应当依法从重处分。对偷盗违法的初犯、未成年犯,或许确因日子困难而施行偷盗违法,或活跃退赃、补偿丢失的,应当留意表现方针,酌情从轻处分。其间,具有判处控制、单处分金或许宣告缓刑条件的,应区别不同状况尽或许适用控制、罚金或许缓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盗案子详细使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解说》第四条中“入户偷盗”的“户”,是指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阻隔的日子场所,包含关闭的院子、为家庭日子租借的房子、牧民的帐子以及渔民作为家庭日子场所的渔船等。集日子、运营于一体的场所,在运营时间内一般不视为“户”。
(三)关于乡村恶势力违法案子
修订后的刑法将原“流氓罪”分解为若干罪名,别离规则了相应的惩罚,更有利于冲击此类违法,也便于实践中操作。对施行多种原刑法规则的“流氓”行为,构成违法的,应按照修订后刑法的罪名别离科罪量刑,按数罪并罚准则处理。关于团伙成员相对固定,以暴力、要挟手法称霸一方,欺压百姓,采纳收取“保护费”、代人强行收债、违规强行承揽等手法,公开与政府敌对的,应按照黑社会性质安排违法处理;其间,又有成心杀人、成心损伤等违法行为的,按数罪并罚的规则处分。
(四)关于损坏农业出产坑农害农案子
关于申述到法院的坑农害农案子,要及时依法处理。对违法分子判处惩罚时,要留意尽最大或许拯救农人大众的丢失。被告人活跃补偿丢失的,能够考虑恰当从轻处分。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的,要别离不同状况处理:受害大众较多的,应依托当地党委,并与有关政法部分和谐,尽量经过公诉程序处理;被害人直接向法院申述并契合自诉案子立案规则的,应当立案并依法审理。关于出产、出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所形成的丢失数额规范,在最高法院作出司法解说前,各高档法院可结合本地详细状况拟定参照履行的规范。
(五)关于乡民团体械斗案子
处理此类案子要非常留意方针边界。案子经审理并提出处理定见后,要寻求当地党委和有关部分的定见。既要严厉依法办事,又要做好耐性详尽的解说作业,把处理案子与彻底治愈械斗发作的原因结合起来,防止发作意外和呈现新的敌对抵触。
要查清现实,辨明职责,正确适用惩罚。处理的要点应是械斗的安排者、策划者和施行违法的骨干分子。一般来说,械斗的安排者和策划者,应对安排、策划的违法承当悉数职责;直接施行违法行为的,应对其施行的违法行为担任。要留意缩小冲击面,扩展教育面。对活跃参加违法的从犯,应当依法从轻或许减轻处分。其间契合缓刑条件的,应当适用缓刑;对被鼓动、诈骗、威胁而参加械斗,情节较轻,经教育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不按违法处理。
要留意做好被害人的作业。对因参加械斗而受伤的被害人,也应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质;对因受害形成出产、日子上困难的,要帮忙有关部分处理好,尽力依法做好善后作业,消除敌对心情,铲除乘机再度报复的潜在风险。
(六)关于拐卖妇女、儿童违法案子
要从严惩办拐卖妇女、儿童违法团伙的首要分子和以拐卖妇女、儿童为常业的“人贩子”。
要严厉掌握此类案子罪与非罪的边界。关于生意至亲的案子,要区别对待:以贩卖牟利为意图“收养”子女的,应以拐卖儿童罪处理;对那些迫于日子困难、受重男轻女思维影响而出卖亲生子女或收养子女的,可不作为违法处理;关于出卖子女确属情节恶劣的,可按遗弃罪处分;关于那些确属介绍婚姻,且被介绍的男女两边相互了解对方的根本状况,或许确属介绍收养,并经被收养人爸爸妈妈赞同的,虽然介绍的人数较多,从中收取资产较多,也不该作违法处理。

会议在仔细剖析了乡村中违法、农人违法的原因和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底层安排的作用和现状,对处理乡村中违法案子和农人违法案子应当掌握的方针边界进行了研讨,对正确处理以下问题获得了一起定见:
(一)关于正确处理干群关系敌对引发的刑事案子问题
开庭审理此类案子,一般要深化发案地,仔细查清现实,了解案子发作的实在原因,辨明两边职责,合情、合理、合法地予以处理。
对使用手中掌握的权利欺压百姓、肆无忌惮,严峻危害大众和团体利益,构成违法的,要依法严惩;对仅仅因作业方法简略粗犷构成违法的,要做好作业,获得大众体谅后,酌情予以处理。
敌对拒底层安排正常办理,纯属冲击报复乡村干部的违法分子,必定要依法严惩;对事出有因而构成违法的农人被告人,则要表现从宽方针。团体事情中,处分的应仅仅构成违法的极少数为首者和安排者;关于其他一般参加的大众,要以教育为主,不作违法处理。
要充沛依托当地党委和政府,充沛寻求有关部分对此类案子判定的定见。对当地政府强烈要求判处死刑的案子,要了解有关布景。关于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不能因为忧虑被告方人多势众会捣乱而不判处死刑;相反,对不该当判处死刑的,也不能因为被害方捣乱就判处死刑。要依托党政部分尽力做好法制宣传教育作业,在未做好大众思维作业的状况下,不要急于下判。
(二)关于对农人被告人依法判处缓刑、控制、免予刑事处分问题
对农人被告人适用惩罚,既要严厉遵从罪刑相适应的准则,又要充沛考虑到农人违法主体的特殊性。要依托当地党委做好相关部分的作业,依法恰当多适用非拘禁惩罚。关于现已构成违法,但不需求判处惩罚的,或许法令规则有控制刑的,应当依法免予刑事处分或判处控制刑。关于罪过较轻且认罪态度好,契合宣告缓刑条件的,应当依法适用缓刑。
要尽力合作有关部分履行非拘禁刑的监管办法。在监管办法履行问题上能够探究多种有用的方法,如在城市应加强与适用缓刑的违法人客籍的政府和底层安排联络履行帮教办法;在乡村应经过底层安排和被告人亲属、家族、老友做好帮教作业等等。
(三)关于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成员使用职务便当并吞团体产业违法的定性问题
为了确保案子的及时审理,在没有司法解说规则之前,关于已申述到法院的这类案子,准则上以职务侵占罪科罪处分。
(四)关于产业刑问题
凡法令规则并处分金或许没收产业的,均应当依法并处,被告人的履行才能不能作为是否判处产业刑的依据。的确无法履行或不能履行的,能够依法履行完结或许减免。对法令规则主刑有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一起并处没收产业或罚金的,如决议判处死刑,只能并处没收产业;判处无期徒刑的,能够并处没收产业,也能够并处分金;判处有期徒刑的,只能并处分金。
关于法令规则有罚金刑的违法,罚金的详细数额应依据违法的情节确认。刑法和司法解说有明确规则的,按规则判处;没有规则的,各地可按照法令规则的准则和详细状况,在总结审判经历的基础上一致规则参照履行的数额规范。
对自在刑与罚金刑均可挑选适用的案子,如偷盗罪,在决议惩罚时,既要防止以罚金刑替代自在刑,又要战胜机械法令只判处自在刑的倾向。关于可履行产业刑且罪过又不严峻的初犯、偶犯、从犯等,可单处分金刑。关于应当并处分金刑的违法,如被告人能活跃交纳罚金,认罪态度较好,且判处的罚金数量较大,自在刑可恰当从轻,或考虑宣告缓刑。这契合罪刑相适应准则,因为罚金刑也是惩罚。
被告人犯数罪的,应防止判处分金刑的一起,判处没收部分产业。关于判处没收悉数产业,一起判处分金刑的,应决议履行没收悉数产业,不再履行罚金刑。
(五)关于刑事顺便民事诉讼问题
人民法院审理顺便民事诉讼案子的受案规模,应只限于被害人因人身权利遭到违法行为侵略和资产被违法行为损毁而遭受的物质丢失,不包含因违法分子不合法占有、处置被害人产业而使其遭受的物质丢失。对因违法分子不合法占有、处置被害人产业而使其遭受的物质丢失,应当依据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则处理,即应经过追缴赃款赃物、责令退赔的途径处理。如赃款赃物尚在的,应一概追缴;已被用掉、破坏或浪费的,应责令退赔。无法退赃的,在决议惩罚时,应作为裁夺从重处分的情节予以考虑。
关于顺便民事诉讼的补偿规模,在没有司法解说规则之前,应留意掌握以下准则:一是要充沛运用现有法令规则,在法令答应的规模内最大极限地补偿被害人因被告人的违法行为而遭受的物质丢失。物质丢失应包含已形成的丢失,也包含将来必定遭受的丢失。二是补偿只限于违法行为直接形成的物质丢失,不包含精力丢失和直接形成的物质丢失。三是要恰当考虑被告人的补偿才能。被告人的补偿才能包含现在的补偿才能和将来的补偿才能,对未成年被告人还应考虑到其监护人的补偿才能,以防止数额过大的空判引起的负面效应,被告人的民事补偿状况可作为量刑的裁夺情节。四是要实在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顺便民事原告人提出申述的,关于没有构成违法的一起致害人,也要追究其民事补偿职责。未成年致害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许监护人承当补偿职责。可是,在逃的同案犯不该列为顺便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关于补偿职责的分管:一起致害人应当承当连带补偿职责;在校园等单位内部发作违法形成受害人丢失,在办理上有差错职责的校园等单位有补偿职责,但不承当连带补偿职责;交通肇事违法的车辆悉数人(单位)在违法分子无补偿才能的状况下,承当代为补偿或许垫支的职责。
(六)关于刑事自诉案子问题
要把好自诉案子的立案关。有的当地为了便于详细操作,拟定了详细立案规范,也有的当地实施“立案听证”,让合议庭听取有关方面的定见,检查依据资料,决议是否立案。这些做法能够进一步总结,作用好的,可逐步推广。
要重视辅导和帮忙两边当事人自行取证举证。因为广阔农人大众法令水平尚不高,个人取证有适当难度,一般状况下很难到达法令规则的依据要求。如果因依据不足而简略、轻率地决议对自诉案子不予受理,就有或许使敌对激化,引发新的刑事案子。因而,关于当事人所举依据不充沛的,在辅导自诉人取证的基础上,关于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调查取证。
要正确适用调停。调停应查清现实、辨明职责,在两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进行,不能逼迫调停,更不能违法调停。
要正确适用强制办法和惩罚。自诉案子经检查开始确定构成违法且较为严峻的,对有或许躲避刑事职责和民事职责的被告人,要依法及时采纳强制办法。对或许判处控制、拘役或许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许能及时到案,不致发作社会风险的被告人,不该当决议拘捕。在处刑上,对自诉案子被告人更应当留意尽量依法多适用非拘禁惩罚。
1999年10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文件发布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