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补卡截码”等新型盗刷手段连出 手机无法使用时需警惕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01 18:58
手机、银行卡、身份证都在身边,银行卡内的存款却不知去向。近来,湖北、江苏等地相继发作“补卡截码”新式盗刷案子,不法分子经过假造身份证件、歹意补办手机卡的方法盗刷用户网银资金。
记者发现,与以往常见的盗取个人银行卡相关信息进行盗刷、冒充客服借信用卡提额骗得验证码、网络欺诈等常见的盗刷方法不同,此类案子中,多起受害人在银行卡并未离身、暗码无别人知晓的状况下,卡内资金却被别人盗刷了。而被盗刷的要害便是一张小小的手机卡。
从警方揭露发表的案情看,犯罪分子先运用假造的身份证,到通讯运营商网点补办与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把机主的手机“废”了,然后重设网银买卖暗码,继而运用所截获的短信等动态验证码信息将用户银行卡里的资金转走。而盗刷的方法主要是经过第三方付出渠道或网银转账。
警方提示说,除了毛病要素外,假如你的手机在运用中呈现长期没信号或无法运用的状况,就要警觉是否被别人补办了自己的手机卡。假如替换手机号,一定要及时解绑相关的银行卡。
据记者了解,“卡证未离身、钱却被划走”的状况时有发作,除了上述已查明的“补卡截码”方法外,还有一些原因没有查明。例如近来北京一位女士在某国有大行的存款,不可思议被“无卡付出”转走3万元至一家网络公司,报案至今已近一个月,仍是没查明钱是怎么“不知去向”的。
专家表明,网络技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大进步了付出的快捷性,一起也为一些不法分子供给了盗取别人存款的方法。这就要求银行以及付出组织加强防备,及时进步技能,不断完善体系,实在维护好顾客的存款安全。
广发银行有关人士在承受记者咨询时表明,银行现已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维护资金安全,但是在偷盗方法不断创新的当下,银行仍是要不断进步防备措施。一起,顾客也有必要进步警觉,加强对自己的信息维护,特别需求维护好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和暗码“四大件”,不要把自己的手机钱包载体(例如SIM卡、SD卡、手机等)交给别人运用。假如注册网银最好用U盾,一起银行卡、网银、邮箱和微信付出等最好运用不同的暗码,进步付出的安全性。
来历:听讼网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