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检察院抗诉后不服判决要怎么处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19 10:39
法院进行案子的判定后,当事人若不服判定,能够向上一级法院进行上诉,也能够向查看院进行申述。二者中不管当事人挑选以何种方法进行维权,均不会对另一种方法形成任何影响,也便是在当事人向查看院抗诉后依然不服的,仍旧能够向上一级法院进行上诉。而接下来,就跟着听讼网小编一同来看看吧。
一、当事人不服法院判定、裁决怎么办
法令赋予了当事人上诉和申述权,因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行政判定、裁决不服的,在上诉期内能够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也能够在判定、裁决收效后向人民查看院民事行政查看科提出申述。
二、申述后是否影响当事人上诉权的行使
法令规则向查看院申述的案子,有必要是现已收效的判定、裁决。但如果是一审民事案子,当事人在上诉期内因故未提起上诉,判定收效后又以为判定不公的,能够向查看机关提出申述。查看机关提出抗诉后,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对再审判定,当事人不服的,依然能够行使上诉权。
三、申述时提交哪些资料
当事人申述,应当提交申述书(A4纸)、人民法院收效的判定书或裁决书,以及证明自己申述建议的依据资料。申述书要写明申述恳求和现实理由,注明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
四、查看院不受理哪些申述案子
有下列景象之一的,人民查看院不予受理:1、判定、裁决没有发作法令效力的;2、人民法院现已受理或裁决再审的;3、判定免除婚姻联系、收养联系等人身依附联系的,但判定免除婚姻联系或许收养联系中触及产业切割、子女抚育问题能够受理。
五、当事人到查看院申述应留意哪些问题
1、当事人申述可向查看院申述,也可向法院申述,但不要一起向查看院和法院申述。
2、当事人向查看院申述时应实行举证责任,应对自己的建议承当举证责任。查看机关只要在特别情况下,依法行使查询权,搜集相关依据。
3、查看院依法独立行使查看权,对当事人的申述恳求,查看院以为法院判定、裁决契合抗诉条件的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以为法院判定、裁决正确的予以支撑。
(一)贪污贿赂犯罪案子
1、贪污案;2、挪用公款案;3、受贿案;4、单位受贿案、5、受贿案;6、对单位受贿案;7、介绍贿赂案;8、单位受贿案;9、巨额产业来源不明案;10、隐秘境外存款案;11、私分国有资产案;12、私公罚没资产案。
(二)不尽职犯罪案子
1、滥用职权案;2、玩忽职守案;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案;4、民事行政枉法案;5、违法发放林木砍伐许可证案;6、环境监管渎职案;7、不合法同意征用、占用土地案;8、不合法贱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9、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案;10、不挽救被拐卖、劫持妇女儿童案;11、接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案,等等。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略公民人身权力和民主权力的犯罪案子
1、不合法拘禁案;2、不合法搜查案;3、刑讯逼供案;4、暴力取证案;5、优待被监管人案;6、报复陷害案;7、损坏推举案。
依据《人民查看院民事行政抗诉案子办案规矩》的规则,关于现已收效的案子契合下列条件的,当事人能够申述:
(一)有新的依据,足以推翻原判定、裁决的;
(二)原判定、裁决确定的根本现实缺少依据证明的;
(三)原判定、裁决确定现实的首要依据是假造的;
(四)原判定、裁决确定现实的首要依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子需求的依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搜集,书面请求人民法院查询搜集,人民法院未查询搜集的;
(六)原判定、裁决适用法令确有过错的;
(七)违背法令规则,统辖过错的;
(八)审判安排的组成不合法或许依法应当逃避的审判人员没有逃避的;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许应当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自己或许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与诉讼的;
(十)违背法令规则,掠夺当事人争辩权力的;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定的;
(十二)原判定、裁决遗失或许超出诉讼恳求的;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定、裁决的法令文书被吊销或许改变的。对违背法定程序或许影响案子正确判定、裁决的景象,或许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子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则:“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已收效的民事判定、裁决,能够向人民查看院提出申述。”这项申述权力没有诉讼时效的约束,因而能够说是当事人保证本身利益的最终一道屏障。
申述的案子,有必要是现已收效的判定、裁决。但如果是一审民事案子,当事人在上诉期内因故未提起上诉,判定收效后又以为判定不公的,能够向查看机关提出申述。查看机关提出抗诉后,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对再审判定,当事人不服的,依然能够行使上诉权。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为我们收拾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向查看院进行申述是每位对判定不服的当事人都具有的权力,也便是在诉讼案子中,关于审理成果不服的,不管原告仍是被告都能够对案子审理成果提出申述进行维权。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