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明诉唐山市路北区司法局行政决定纠纷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07 22:52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公民法院
行政判定书
(2005)北行初字第10号
原告万明,女,1939年2月3日生,汉族,天津市武清县人,唐山市公民服装厂退休工人,现住唐山市路南区新华楼205楼1门301室。托付代理人田顺安,男,1958年11月18日生,汉族,河北省滦南县人,个体工商户,现住同原告,系原告之子。被告唐山市路北区司法局。法定代表人黎延民,局长。托付代理人孟庆祝,该局干部。托付代理人张立群,唐山威远律师事务所律师。第三人毕丽,女,1962年8月10日生,汉族,河北省滦县人,唐山市路南区物价局干部,现住唐山市路南区立新西楼107楼4门401室。第三人毕蔷,女,1966年6月30日生,汉族,河北省滦县人,唐山市路南区友谊里小学教师,现住唐山市路北区燕山楼7楼2门302室。原告万明诉被告唐山市路北区司法局司法行政决议胶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揭露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的托付代理人田顺安、被告的托付代理人孟庆祝、张立群、第三人毕丽、毕蔷到庭参与诉讼。本案现已审理完结。2004年8月2日,被告根据原告的申述,作出《关于保持(1999)唐北证民字第126-129号公证书的决议》,以为,唐山市路北区公证处出具的(1999)唐北证民字第126-129号公证书,契合房子赠与的有关法律规则,决议予以保持。原告不服,诉称,原告从来没有到路北区公证处办理过赠与公证,没有在赠与书上签过字、按过指印,没有收到过公证书副本,路北区公证处在原告没有到公证处请求公证,没有表明同意将夫妻共有的两套房产赠与毕丽、毕蔷的情况下,出具唐北证民字第126-129号公证书,违背《公证程序规矩》、《赠与公证细则》及《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则,违背了原告的实在意思表明,严峻违背办证程序,侵犯了原告的财产权,被告作出《关于保持(1999)唐北证民字第126-129号公证书的决议》是过错的。原告要求吊销被告的决议。经检查查明:2004年7月2日,原告万明托付其子田顺安,向被告唐山市路北区司法局提出吊销路北区公证处(1999)唐北证民字第126号、127号公证书的申述请求。被告调阅检查了公证卷宗。在原告对1999年3月31日两份赠与书、公证请求表、同年4月1日托付书及公证员与万明说话笔录中万明签名及指印有贰言的情况下,经过路北区公民检察院向唐山市公民检察院请求指印判定。2004年7月30日,唐山市公民检察院作出唐检技鉴[2004]14号《痕迹查验判定书》,定论为,公证说话笔录万明签字处的指印是其自己右手食指所留。一起致函路北区公民检察院,其它指印因不具备比对查验条件而无法判定。8月2日,被告作出唐北司(2004)决字第1号《关于保持(1999)唐北证民字第126-129号公证书的决议》。同日,将该决议书向原告代理人田顺安送达。原告不服,向唐山市司法局请求行政复议。2004年11月8日,唐山市司法局作出复议决议,对被告作出的决议予以保持。又查明,原告万明与第三人毕丽、毕蔷之父毕忠良于1980年11月再婚。婚后分得座落于路北区燕山楼7楼2门201室和302室两套住宅。1999年4月2日,路北区公证处为上述两套住宅的赠与行为和受赠行为,出具(99)唐北证民字第126号至129号公证书,证明毕忠良、万明将上述两套住宅别离赠与毕丽、毕蔷的赠与行为和毕丽、毕蔷受赠行为合法。上述事实有原告的吊销公证申述书、唐山市公民检察院痕迹查验判定书、函、唐北司(2004)决议第1号决议、送达回执、唐山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决议、公证卷宗及当事人当庭陈说予以证明。本院以为:被告唐山市路北区司法局根据原告的申述请求作出的《关于保持(1999)唐北证民字第126-129号公证书的决议》,事实清楚,理据充沛,契合法定程序,原告所诉理据缺乏。按照《中华公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则,判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