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民政部关于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指导意见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05 12:47
民政部关于促进社会力气参加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辅导定见
发文单位:民政部
文号:民发〔2012〕2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造兵团民政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漂泊乞讨人员救助作业,构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分担任、社会参加的杰出局势。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为保护漂泊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调和安稳作出了活跃奉献。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力气在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中的活跃效果,引导和支撑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拟定本定见。
一、充分认识社会力气参加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重要意义
漂泊乞讨人员居无定所、日子无着、身处窘境,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需求全社会的关爱与帮扶。社会力气参加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是立异社会办理与公共服务系统的重要行动,是加强漂泊乞讨人员救助办理作业的重要办法,是协助漂泊乞讨人员脱节窘境的重要力气。促进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有利于及时发现救助漂泊乞讨人员,保证其根本生计权益;有利于为漂泊乞讨人员供给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救助服务,进步救助服务成效;有利于宏扬社会协作和自愿服务精力,促进社会成员团结友爱;有利于拓展救助服务途径和方法,构成群防群助的作业局势。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维,充分认识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的重要意义,引导和支撑社会力气经过展开慈悲捐助、施行公益项目、自愿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法,活跃参加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
二、整体要求和根本原则
(一)整体要求。
结实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理念,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维、科学发展观为辅导,依照构建政府办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加相结合的社会办理和公共服务系统要求,健全机制,完善方针,执行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活跃性,大力推动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社会化,保证漂泊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用、专业的救助服务,协助其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二)根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把保证和改进民生,保护漂泊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力气参加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起点和落脚点。在供给救助服务的过程中,秉持公益慈悲理念,扶危济困,服务社会,共创调和。
坚持引导培养、优势互补。经过方针辅导、购买服务和才能建造等方法营建支撑性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力气的灵活性、专业性等优势,与政府组织构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坚持依法救助、标准办理。展开救助服务应当严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日子无着的漂泊乞讨人员救助办理办法》等法令法规和救助办理方针,树立健全各项办理准则,标准服务流程,施行信息揭露,承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坚持统筹和谐、分类辅导。将促进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归入漂泊乞讨人员救助办理作业规划和年度作业计划。坚持属地办理和分类辅导,支撑依法挂号的社会组织在其事务和活动范围内展开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
三、充分发挥社会力气在救助服务中的活跃效果。
(一)展开自动救助服务。各地民政部分要将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归入调和社区建造和新农村建造的重要内容,活跃引导支撑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专业性社会组织展开自动救助服务,为其劝导漂泊乞讨人员到救助办理组织求助供给便当。要充分调动社会力气参加自动救助服务的活跃性,发动引导支撑社会作业者、自愿者和社会热心人士及时陈述漂泊乞讨人员头绪,为漂泊乞讨人员供给必要的应急救助服务,引导企事业单位、工商业者为漂泊乞讨人员救助供给资金、物品、设备设备和智力支撑。
(二)供给专业救助服务。各地民政部分和救助办理组织能够经过购买服务、项目托付等方法,由爱心家庭和依法挂号的福利组织、护理组织为特别受助人员供给日子照顾服务。能够经过与社会作业组织、心思咨询组织、恢复医治组织、教育训练组织和社会组织展开项目协作的方法为漂泊乞讨人员供给心思引导、教育矫治、行为干涉、恢复训练和技术训练等专业救助服务。经过在救助办理组织设置自愿者活动基地、实习基地等方法,活跃引导支撑医师、教师、法令作业者、社会作业者、心思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为漂泊乞讨人员供给专业自愿服务。
(三)做好防备帮扶服务。各地民政部分和救助办理组织要活跃引导支撑村(居)委会、社会组织、自愿服务团队等社会力气参加漂泊乞讨人员源头防备作业,展开方法多样、内容丰富的方针法制宣传,宏扬社会公德,对漂泊乞讨人员及其家庭进行引导、帮扶,促进其家庭依法实行奉养、抚育责任和责任,使漂泊乞讨人员融入正常社会日子。活跃发动引导职业训练组织和爱心企业为劳作年纪内具有劳作才能的漂泊乞讨人员供给技术训练和作业帮扶,使其自立、自强,脱节漂泊乞讨的窘境。
四、加大对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的支撑力度。
(一)加大方针支撑。各地要活跃构建有利于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的方针系统,采纳实在可行的办法,着力处理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中呈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引导慈悲捐献面向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并疏通慈悲捐献途径,激起社会慈悲捐献热心。鼓舞树立为漂泊乞讨人员服务的社会组织,经过采纳树立孵化基地、简化挂号程序、探究直接挂号等方法为树立以服务漂泊乞讨人员为主旨的社会组织供给便当。救助办理组织要量体裁衣、整合资源,逐渐引进社会力气承当事务性、专业性救助服务。有条件的救助办理组织可向展开救助服务的社会力气供给服务场所。
(二)加大资金支撑。各地可依据实际情况,经过购买服务、项目协作、经费补助、“以奖代补”等方法,处理漂泊乞讨人员日子照顾、医疗救治、教育矫治等服务需求。要依照《中央财政漂泊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办理办法》(财社〔2011〕190号)要求,清晰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项目的资金用处、获益方针、施行地域、进展组织、方针使命和查核目标,坚持权责清晰、揭露通明、节省增效,严厉资金办理,强化绩效评价。
(三)加大技术支撑。各地民政部分和救助办理组织要加强对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的技术支撑,定时展开方针法规、行业标准、服务标准、操作技术等方面的训练,协助其依法依规展开救助服务。要在办理标准、服务水平较高的救助办理组织树立教育训练、实习演示基地,为从事救助服务的社会组织培养主干人才,进步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拟定服务标准,编写专业教材,开发实用技术,为推动救助服务社会化打下坚实基础。
五、促进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作业归入重要议事日程,实在实行部分责任,认真执行相关方针办法,不断完善漂泊乞讨人员救助办理系统和运行机制。要加强作业辅导,科学拟定发展规划和施行办法,稳步推动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作业。要依照揭露招标、公平竞争的原则,向社会揭露购买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项目的内容、程序、方法和参加条件,经过竞争性方法购买社会服务,完成“多中选好、好中选优”。
(二)加强才能建造。各地要支撑和协助参加救助服务的社会组织、服务组织加强才能建造,清晰服务要求和作业原则,使其不断进步服务质量和水平,完成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参加救助服务的社会组织、服务组织应当依据服务方针需求加强护理、养分、心思和社会作业等专业技术人才的装备力度,完善服务设备和条件,在设备设备、作业团队、专业技术、办理准则、危险操控等方面,满意保护漂泊乞讨人员合法权益的需求。
(三)加强评价监督。各地民政部分和救助办理组织要树立评价准则,直接或托付专业社会作业组织、评价组织对社会力气展开救助服务的方法、才能、水平缓效果进行定时评价,对救助效果和社会影响好的社会组织、服务组织和项目要优先、要点扶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予以和谐处理。对不适宜持续展开救助服务的社会组织、服务组织和项目,要及时进行警示、停止和发布,做好项目停止等后续作业,妥善安置受助人员。发现有优待、损伤漂泊乞讨人员或不合法用工嫌疑的,应当及时陈述公安机关或劳作监察部分依法处理。
(四)加强引导推行。各地要亲近重视本地区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的现状和趋势,引导社会组织、服务组织加强本身建造,健全规章准则,标准作业程序,揭露财务收支。要重视培养先进典型,对办理标准、服务优质、奉献杰出的予以赞誉、奖赏,充分发挥社会名誉杰出、办理服务标准、专业才能杰出、作业效果显著的社会组织、服务组织和公益项目的引领效果。要经过沟通、演示、鼓励等方法推行先进经验,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参加漂泊乞讨人员救助服务,促进社会力气参加救助服务作业的健康发展。
2012年12月22日
民政部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