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2014年陇县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30 08:19
一、路途交通事端补偿的首要核算规范及数据:
根据2014年2月25日陕西省核算局、国家核算局陕西查询总队发布的《2013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核算公报》
1、2013年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人):22858元
2、2013年乡镇居民人均消费性开销(年/人):16680元
3、2013年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人):6503元
4、2013年乡村居民人均日子消费开销(年/人):5724元
5、2012年的在岗员工平均工资44330元
(因为《2013年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核算公报》中没有发布2012年在岗员工平均工资,故在岗员工平均工资仍以2012年的44330元为准,待核算公报发布后更新)
二、路途交通事端补偿标的首要项目及详细核算规范
1、医疗费
医疗费根据医疗组织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确诊证明等相关根据确认;后续医治费根据医疗证明或判定结论确认,与现已发作的医疗费用同时补偿,也可在实践发作后另行申述.
2、误工费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刻和收入状况确认。
误工费=误工的时刻×因误工削减的收入
误工时刻:根据受害人承受医治的医疗组织出具的证清晰认,受害人因伤致残继续误工的,误工时刻能够核算至定残日前一天。也可参照《人身危害受伤人员误工丢失日判定准则(公安部)(GA/T521-2004)》的规则核算。
3、护理费
护理费=护理的人数×护理的时刻×护理人员的收入
护理的人数:护理人员准则上为一人,但医疗组织或许判定组织有清晰定见的,能够参照确认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则核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许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平等等级护理的劳务酬劳规范核算,一般60——100元。
护理期限:应核算至受害人康复日子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康复日子自理能力的,能够根据其年纪、健康状况等要素确认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越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靠程度并结合制造残疾辅佐用具的状况确认护理等级。护理依靠程度可参照《人身危害护理依靠程度判定(GA/T800-2008)》
4、交通费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许转院医治实践发作的费用核算。
交通费应当以正式收据为凭;有关凭证应当与就医地址、时刻、人数、次数相符合。
5、住院膳食补助费
住院膳食补助费能够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膳食补助规范予以确认。一般为每日30至50元
住院膳食补助费=每日补助30元×住院天数
6、养分费
养分费根据伤残状况参照医疗组织定见确认,也可依照20元/天规范核算。
7、残疾补偿金
残疾补偿金根据受害人丢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许伤残等级,依照受诉法院地点地上一年度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许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规范,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核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纪每添加一岁削减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核算。
残疾补偿金:可支配收入×补偿年限×伤残等级
(1)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
城市居民
一级伤残为22858元×20年×100%=457160元;
二级伤残为457160元×90%=411444元;
三级伤残为457160元×80%=366728元;
四级伤残为457160元×70%=320012元;
五级伤残为457160元×60%=274296元;
六级伤残为457160元×50%=22858元;
七级伤残为457160元×40%=182884元;
八级伤残为457160元×30%=137148元;
九级伤残为457160元×20%=91432元;
十级伤残为457160元×10%=45716元。
乡村居民:
一级伤残为6503元×20年100%=130060元;
二级伤残为130060元×90%=117054元;
三级伤残为130060元×80%=104048元;
四级伤残为130060元×70%=91042元;
五级伤残为130060元×60%=78036元;
六级伤残为130060元×50%=6503元;
七级伤残为130060元×40%=52024元;
八级伤残为130060元×30%=39018元;
九级伤残为130060元×20%=26012元;
十级伤残为130060元×10%=13006元;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乡镇居民残疾补偿金=22858元×[20岁-(受害人实践年纪---60)]×伤残补偿指数
乡村居民残疾补偿金=6503元×[20岁-(受害人实践年纪---60)]×伤残补偿指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乡镇居民残疾补偿金=22858元×5年×伤残补偿指数
乡村居民残疾补偿金=6503元×5年×伤残补偿指数
8、残疾辅佐用具费
残疾辅佐用具费依照一般适用用具的合理费用规范核算。伤情有特殊需求的,能够参照辅佐用具制造组织的定见确认相应的合理费用规范。
9、丧葬费
丧葬费金额= 2012年度陕西省员工平均工资44330元÷12个月×6个月=22165元。
10、被抚育人日子费
被抚育人日子费根据抚育人丢失劳动能力程度,依照受诉法院地点地上一年度乡镇居民人均消费性开销和乡村居民人均年日子消费开销规范核算。被抚育人为未成年人的,核算至十八周岁;被抚育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日子来源的,核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纪每添加一岁削减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核算。
被抚育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当抚育职责的未成年人或许丢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日子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抚育人还有其他抚育人的,补偿职责人只补偿受害人依法应当担负的部分。被抚育人有数人的,年补偿总额累计不超越上一年度乡镇居民人均消费性开销额或许乡村居民人均年日子消费开销额。
被抚育人日子费=消费性开销×需求抚育年限
1、被抚育人在18周岁以下
城市被抚育人日子费=16680元 ×(18岁-被抚育人实践年纪)÷抚育职责的人数
乡村被抚育人日子费=5724元×(18岁-被抚育人实践年纪)÷抚育职责的人数
2、被抚育人在18-60周岁之间
乡镇被抚育人日子费=(16680元×20年)÷抚育职责的人数
乡村被抚育人日子费=(5724元×20年)÷抚育职责的人数
3、被抚育人在60-74周岁之间
乡镇被抚育人日子费={16680元×[20年-(逝世人实践年纪-60岁)]}÷抚育职责的人数
乡村被抚育人日子费={5724元×[20年-(逝世人实践年纪-60岁)]}÷抚育职责的人数
4、被抚育人在75周岁以上
乡镇被抚育人日子费=(16680元×5年)÷抚育职责的人数
乡村被抚育人日子费补偿金额=(5724元×5年)÷抚育职责的人数
11、逝世补偿金
逝世补偿金依照受诉法院地点地上一年度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范,按二十年核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纪每添加一岁削减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核算。(2014年5月后逝世补偿金城乡同命同价)
(1)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
乡镇居民逝世补偿金=22858元×20年=457160元
乡村居民逝世补偿金=6503元×20年=130060元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乡镇居民逝世补偿金=22858元×[20岁-(受害人实践年纪---60)]
乡村居民逝世补偿金=6503元×[20岁-(受害人实践年纪---60)]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乡镇居民逝世补偿金=22858元×5年=103670元
乡村居民逝世补偿金=6503元×5年=28815元
12、精力危害抚慰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危害补偿案子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说》第十八条规则,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民事侵权精力危害补偿职责若干问题的解说》第九条、第十条等规则归纳予以确认。根据本地司法常规,形成伤残的,十级伤残补偿精力危害抚慰金约为1000左右,依照伤残等级以此类推;形成逝世的补偿20000-50000元。
13、交通事端产业直接丢失,
交通事端产业直接丢失是指交通事端直接形成资产损毁的实践价值,根据发票和合理性结算。
14、车辆价值降低丢失
车辆因为交通事端形成了损坏,尽管通过修补,但其全体的安全性、操控性都有所下降,这样的就形成了其价值的减损;详细丢失能够托付司法判定。
15、车辆停运丢失费
车辆停运丢失费,是指在路途交通事端中发作车辆的危害,假如受害人是以被损车辆用于货物运送或许旅客运送运营活动,则在被损车辆修正期间,受害人因无法进行正常的货物运送或许旅客运送运营而形成经济收入的削减,或日停运丢失,由相关事端职责人对该丢失进行的补偿。
留意点:
1、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许常常寓居地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许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地点地规范的,残疾补偿金或许逝世补偿金能够依照其住所地或许常常寓居地的相关规范核算。被抚育人日子费的相关核算规范,依照前款准则确认。
2、居民与农人的不同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路途交通事端危害补偿案子若干问题的辅导定见第二十五条、发作路途交通事端后,在确认补偿权利人的补偿规范时,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危害补偿案子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说》的规则和补偿费用,一般依照补偿权利人在路途交通事端发作时的户籍状况确认补偿规范。
第二十六条、户籍挂号地在乡村的补偿权利人在发作路途交通事端时现已在乡镇接连寓居一年以上,补偿权利人系彻底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其在乡镇的安稳收入作为首要日子来源的,在核算补偿数额时可按乡镇居民处理。
3、上一年度规范
“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乡镇居民人均消费性开销”、“乡村居民人均年日子消费开销”、“员工平均工资”,依照政府核算部分发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核算数据确认。
“上一年度”,是指一审法庭争辩完结时的上一核算年度。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