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的分类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5-04 16:01
按照事端发作的职业和范畴可分为:
1、工矿商贸企业出产安全事端
2、火灾事端
3、路途交通事端
4、农机事端
5、水上交通事端
安全出产事端灾祸按照其性质、严峻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规模等要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按照事端原因可分为:
物体冲击事端、车辆伤害事端、机械伤害事端、起重伤害事端、触电事端、火灾事端、灼烫事端、淹溺事端、高处掉落事端、崩塌事端、冒顶片帮事端、透水事端、放炮事端、火药爆破事端、瓦斯爆破事端、锅炉爆破事端、容器爆破事端、其他爆破事端、中毒和窒息事端、其他伤害事端20种。
依据《出产安全事端陈述和查询处理法令》
按照事端的等级可分为:
《出产安全事端陈述和查询处理法令》第三条,依据出产安全事端(以下简称事端)形成的人员伤亡或许直接经济丢失,事端一般分为以劣等级:
(一)特别严重事端,是指形成30人以上逝世,或许100人以上重伤(包含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许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二)严重事端,是指形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逝世,或许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许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三)较大事端,是指形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逝世,或许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许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四)一般事端,是指形成3人以下逝世,或许10人以下重伤,或许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国务院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能够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分,拟定事端等级区分的弥补性规则。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含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含本数。
[修改本段]关于安全事端的法令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93号
《出产安全事端陈述和查询处理法令》现已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
总 理 温家宝
二零零七年四月九日
出产安全事端陈述和查询处理法令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标准出产安全事端的陈述和查询处理,履行出产安全事端责任追查准则,避免和削减出产安全事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出产法》和有关法令,拟定本法令。
第二条 出产经营活动中发作的形成人身伤亡或许直接经济丢失的出产安全事端的陈述和查询处理,适用本法令;环境污染事端、核设施事端、国防科研出产事端的陈述和查询处理不适用本法令。
第三条 依据出产安全事端(以下简称事端)形成的人员伤亡或许直接经济丢失,事端一般分为以劣等级:
(一)特别严重事端,是指形成30人以上逝世,或许100人以上重伤(包含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许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二)严重事端,是指形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逝世,或许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许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三)较大事端,是指形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逝世,或许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许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四)一般事端,是指形成3人以下逝世,或许10人以下重伤,或许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国务院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能够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分,拟定事端等级区分的弥补性规则。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含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含本数。
第四条 事端陈述应当及时、精确、完好,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端不得迟报、漏报、谎称或许瞒报。
事端查询处理应当坚持脚踏实地、尊重科学的准则,及时、精确地查清事端通过、事端原因和事端丢失,查明事端性质,确定事端责任,总结事端经验,提出整改办法,并对事端责任者依法追查责任。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法令的规则,严厉实行责任,及时、精确地完结事端查询处理作业。
事端发作地有关当地
人民政府应当支撑、合作上级人民政府或许有关部分的事端查询处理作业,并供给必要的便当条件。
参加事端查询处理的部分和单位应当互相合作,进步事端查询处理作业的功率。
第六条 工会依法参加事端查询处理,有权向有关部分提出处理意见。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遏和干与对事端的陈述和依法查询处理。
第八条 对事端陈述和查询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监察机关或许其他有关部分告发,接到告发的部分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二章 事端陈述
第九条 事端发作后,事端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当即向本单位担任人陈述;单位担任人接到陈述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端发作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陈述。
状况紧急时,事端现场有关人员能够直接向事端发作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陈述。
第十条 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接到事端陈述后,应当按照下列规则上报事端状况,并告诉公安机关、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严重事端、严重事端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
(二)较大事端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
(三)一般事端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
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按照前款规则上报事端状况,应当一起陈述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作特别严重事端、严重事端的陈述后,应当当即陈述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能够越级上报事端状况。
第十一条 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逐级上报事端状况,每级上报的时刻不得超越2小时。
第十二条 陈述事端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事端发作单位概略;
(二)事端发作的时刻、地址以及事端现场状况;
(三)事端的扼要通过;
(四)事端现已形成或许或许形成的伤亡人数(包含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开始估量的直接经济丢失;
(五)现已采纳的办法;
(六)其他应当陈述的状况。
第十三条 事端陈述后呈现新状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端发作之日起30日内,事端形成的伤亡人数发作改变的,应当及时补报。路途交通事端、火灾事端自发作之日起7日内,事端形成的伤亡人数发作改变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四条 事端发作单位担任人接到事端陈述后,应当当即发动事端相应应急预案,或许采纳有用办法,安排抢救,避免事端扩展,削减人员伤亡和产业丢失。
第十五条 事端发作地有关当地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接到事端陈述后,其担任人应当当即赶赴事端现场,安排事端救援。
第十六条 事端发作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维护事端现场以及相关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事端现场、消灭相关依据。
因抢救人员、避免事端扩展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求移动事端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制作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载,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依据。
第十七条 事端发作地公安机关依据事端的状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办,采纳强制办法和侦办办法。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应当敏捷追捕归案。
第十八条 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应当树立值勤准则,并向社会发布值勤电话,受理事端陈述和告发。
第三章 事端查询
第十九条 特别严重事端由国务院或许国务院授权有关部分安排事端查询组进行查询。
严重事端、较大事端、一般事端分别由事端发作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担任查询。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能够直接安排事端查询组进行查询,也能够授权或许托付有关部分安排事端查询组进行查询。
未形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端,县级人民政府也能够托付事端发作单位安排事端查询组进行查询。
第二十条 上级人民政府以为必要时,能够查询由下级人民政府担任查询的事端。
自事端发作之日起30日内(路途交通事端、火灾事端自发作之日起7日内),因事端伤亡人数改变导致事端等级发作改变,按照本法令规则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担任查询的,上级人民政府能够另行安排事端查询组进行查询。
第二十一条 特别严重事端以劣等级事端,事端发作地与事端发作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端发作地人民政府担任查询,事端发作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第二十二条 事端查询组的组成应当遵从精简、效能的准则。
依据事端的具体状况,事端查询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约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端查询组能够延聘有关专家参加查询。
第二十三条 事端查询组成员应当具有事端查询所需求的常识和特长,并与所查询的事端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二十四条 事端查询组组长由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指定。事端查询组组长掌管事端查询组的作业。
第二十五条 事端查询组实行下列责任:
(一)查明事端发作的通过、原因、人员伤亡状况及直接经济丢失;
(二)确定事端的性质和事端责任;
(三)提出对事端责任者的处理主张;
(四)总结事端经验,提出防备和整改办法;
(五)提交事端查询陈述。
第二十六条 事端查询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端有关的状况,并要求其供给相关文件、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回绝。
事端发作单位的担任人和有关人员在事端查询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承受事端查询组的问询,照实供给有关状况。
事端查询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端查询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许其复印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事端查询中需求进行技术鉴定的,事端查询组应当托付具有国家规则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端查询组能够直接安排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刻不计入事端查询期限。
第二十八条 事端查询组成员在事端查询作业中应当诚信公平、恪尽职守,恪守事端查询组的纪律,保存事端查询的隐秘。
未经事端查询组组长答应,事端查询组成员不得私行发布有关事端的信息。
第二十九条 事端查询组应当自事端发作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端查询陈述;特别状况下,经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同意,提交事端查询陈述的期限能够恰当延伸,但延伸的期限最长不超越60日。
第三十条 事端查询陈述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事端发作单位概略;
(二)事端发作通过和事端救援状况;
(三)事端形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丢失;
(四)事端发作的原因和事端性质;
(五)事端责任的确定以及对事端责任者的处理主张;
(六)事端防备和整改办法。
事端查询陈述应当附具有关依据材料。事端查询组成员应当在事端查询陈述上签名。
第三十一条 事端查询陈述报送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后,事端查询作业即告结束。事端查询的有关材料应当归档保存。
第四章 事端处理
第三十二条 严重事端、较大事端、一般事端,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端查询陈述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严重事端,30日内做出批复,特别状况下,批复时刻能够恰当延伸,但延伸的时刻最长不超越30日。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按照法令、行政法规规则的权限和程序,对事端发作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置,对负有事端责任的国家作业人员进行处置。
事端发作单位应当按照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端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负有事端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事端发作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端经验,履行防备和整改办法,避免事端再次发作。防备和整改办法的履行状况应当承受工会和员工的监督。
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应当对事端发作单位履行防备和整改办法
的状况进行监督查看。
第三十四条 事端处理的状况由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或许其授权的有关部分、安排向社会发布,依法应当保密的在外。
第五章 法令责任
第三十五条 事端发作单位首要担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归于国家作业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一)不当即安排事端抢救的;
(二)迟报或许漏报事端的;
(三)在事端查询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第三十六条 事端发作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端发作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首要担任人、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归于国家作业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置;构成违背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一)谎称或许瞒报事端的;
(二)假造或许成心损坏事端现场的;
(三)搬运、藏匿资金、产业,或许毁掉有关依据、材料的;
(四)回绝承受查询或许回绝供给有关状况和材料的;
(五)在事端查询中作伪证或许指派别人作伪证的;
(六)事端发作后逃匿的。
第三十七条 事端发作单位对事端发作负有责任的,按照下列规则处以罚款:
(一)发作一般事端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作较大事端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作严重事端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作特别严重事端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事端发作单位首要担任人未依法实行安全出产管理责任,导致事端发作的,按照下列规则处以罚款;归于国家作业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一)发作一般事端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作较大事端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作严重事端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作特别严重事端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有关当地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一)不当即安排事端抢救的;
(二)迟报、漏报、谎称或许瞒报事端的;
(三)阻止、干与事端查询作业的;
(四)在事端查询中作伪证或许指派别人作伪证的。
第四十条 事端发作单位对事端发作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分依法暂扣或许吊销其有关证照;对事端发作单位负有事端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许吊销其与安全出产有关的执业资历、岗位证书;事端发作单位首要担任人遭到刑事处置或许撤职处置的,自惩罚履行结束或许受处置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出产经营单位的首要担任人。
为发作事端的单位供给虚伪证明的中介安排,由有关部分依法暂扣或许吊销其有关证照及其相关人员的执业资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参加事端查询的人员在事端查询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一)对事端查询作业不担任任,致使事端查询作业有严重遗漏的;
(二)庇护、包庇负有事端责任的人员或许借机冲击报复的。
第四十二条 违背本法令规则,有关当地人民政府或许有关部分成心延迟或许回绝履行经批复的对事端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的,由监察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置。
第四十三条 本法令规则的罚款的行政处置,由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决议。
法令、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置的品种、起伏和决议机关还有规则的,按照其规则。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没有形成人员伤亡,可是社会影响恶劣的事端,国务院或许有关当地人民政府以为需求查询处理的,按照本法令的有关规则履行。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发作的事端的陈述和查询处理,参照本法令的规则履行。
第四十五条 特别严重事端以劣等
级事端的陈述和查询处理,有关法令、行政法规或许国务院还有规则的,按照其规则。
第四十六条 本法令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发布的《特别严重事端查询程序暂行规则》和1991年2月22日发布的《企业员工伤亡事端陈述和处理规则》一起废止。
1、工矿商贸企业出产安全事端
2、火灾事端
3、路途交通事端
4、农机事端
5、水上交通事端
安全出产事端灾祸按照其性质、严峻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规模等要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按照事端原因可分为:
物体冲击事端、车辆伤害事端、机械伤害事端、起重伤害事端、触电事端、火灾事端、灼烫事端、淹溺事端、高处掉落事端、崩塌事端、冒顶片帮事端、透水事端、放炮事端、火药爆破事端、瓦斯爆破事端、锅炉爆破事端、容器爆破事端、其他爆破事端、中毒和窒息事端、其他伤害事端20种。
依据《出产安全事端陈述和查询处理法令》
按照事端的等级可分为:
《出产安全事端陈述和查询处理法令》第三条,依据出产安全事端(以下简称事端)形成的人员伤亡或许直接经济丢失,事端一般分为以劣等级:
(一)特别严重事端,是指形成30人以上逝世,或许100人以上重伤(包含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许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二)严重事端,是指形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逝世,或许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许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三)较大事端,是指形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逝世,或许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许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四)一般事端,是指形成3人以下逝世,或许10人以下重伤,或许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国务院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能够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分,拟定事端等级区分的弥补性规则。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含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含本数。
[修改本段]关于安全事端的法令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93号
《出产安全事端陈述和查询处理法令》现已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
总 理 温家宝
二零零七年四月九日
出产安全事端陈述和查询处理法令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标准出产安全事端的陈述和查询处理,履行出产安全事端责任追查准则,避免和削减出产安全事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出产法》和有关法令,拟定本法令。
第二条 出产经营活动中发作的形成人身伤亡或许直接经济丢失的出产安全事端的陈述和查询处理,适用本法令;环境污染事端、核设施事端、国防科研出产事端的陈述和查询处理不适用本法令。
第三条 依据出产安全事端(以下简称事端)形成的人员伤亡或许直接经济丢失,事端一般分为以劣等级:
(一)特别严重事端,是指形成30人以上逝世,或许100人以上重伤(包含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许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二)严重事端,是指形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逝世,或许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许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三)较大事端,是指形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逝世,或许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许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四)一般事端,是指形成3人以下逝世,或许10人以下重伤,或许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丢失的事端。
国务院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能够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分,拟定事端等级区分的弥补性规则。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含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含本数。
第四条 事端陈述应当及时、精确、完好,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端不得迟报、漏报、谎称或许瞒报。
事端查询处理应当坚持脚踏实地、尊重科学的准则,及时、精确地查清事端通过、事端原因和事端丢失,查明事端性质,确定事端责任,总结事端经验,提出整改办法,并对事端责任者依法追查责任。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法令的规则,严厉实行责任,及时、精确地完结事端查询处理作业。
事端发作地有关当地
人民政府应当支撑、合作上级人民政府或许有关部分的事端查询处理作业,并供给必要的便当条件。
参加事端查询处理的部分和单位应当互相合作,进步事端查询处理作业的功率。
第六条 工会依法参加事端查询处理,有权向有关部分提出处理意见。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遏和干与对事端的陈述和依法查询处理。
第八条 对事端陈述和查询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监察机关或许其他有关部分告发,接到告发的部分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二章 事端陈述
第九条 事端发作后,事端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当即向本单位担任人陈述;单位担任人接到陈述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端发作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陈述。
状况紧急时,事端现场有关人员能够直接向事端发作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陈述。
第十条 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接到事端陈述后,应当按照下列规则上报事端状况,并告诉公安机关、劳作保证行政部分、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严重事端、严重事端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
(二)较大事端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
(三)一般事端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
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按照前款规则上报事端状况,应当一起陈述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作特别严重事端、严重事端的陈述后,应当当即陈述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能够越级上报事端状况。
第十一条 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逐级上报事端状况,每级上报的时刻不得超越2小时。
第十二条 陈述事端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事端发作单位概略;
(二)事端发作的时刻、地址以及事端现场状况;
(三)事端的扼要通过;
(四)事端现已形成或许或许形成的伤亡人数(包含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开始估量的直接经济丢失;
(五)现已采纳的办法;
(六)其他应当陈述的状况。
第十三条 事端陈述后呈现新状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端发作之日起30日内,事端形成的伤亡人数发作改变的,应当及时补报。路途交通事端、火灾事端自发作之日起7日内,事端形成的伤亡人数发作改变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四条 事端发作单位担任人接到事端陈述后,应当当即发动事端相应应急预案,或许采纳有用办法,安排抢救,避免事端扩展,削减人员伤亡和产业丢失。
第十五条 事端发作地有关当地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接到事端陈述后,其担任人应当当即赶赴事端现场,安排事端救援。
第十六条 事端发作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维护事端现场以及相关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事端现场、消灭相关依据。
因抢救人员、避免事端扩展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求移动事端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制作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载,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依据。
第十七条 事端发作地公安机关依据事端的状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办,采纳强制办法和侦办办法。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应当敏捷追捕归案。
第十八条 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应当树立值勤准则,并向社会发布值勤电话,受理事端陈述和告发。
第三章 事端查询
第十九条 特别严重事端由国务院或许国务院授权有关部分安排事端查询组进行查询。
严重事端、较大事端、一般事端分别由事端发作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担任查询。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能够直接安排事端查询组进行查询,也能够授权或许托付有关部分安排事端查询组进行查询。
未形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端,县级人民政府也能够托付事端发作单位安排事端查询组进行查询。
第二十条 上级人民政府以为必要时,能够查询由下级人民政府担任查询的事端。
自事端发作之日起30日内(路途交通事端、火灾事端自发作之日起7日内),因事端伤亡人数改变导致事端等级发作改变,按照本法令规则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担任查询的,上级人民政府能够另行安排事端查询组进行查询。
第二十一条 特别严重事端以劣等级事端,事端发作地与事端发作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端发作地人民政府担任查询,事端发作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第二十二条 事端查询组的组成应当遵从精简、效能的准则。
依据事端的具体状况,事端查询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约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端查询组能够延聘有关专家参加查询。
第二十三条 事端查询组成员应当具有事端查询所需求的常识和特长,并与所查询的事端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二十四条 事端查询组组长由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指定。事端查询组组长掌管事端查询组的作业。
第二十五条 事端查询组实行下列责任:
(一)查明事端发作的通过、原因、人员伤亡状况及直接经济丢失;
(二)确定事端的性质和事端责任;
(三)提出对事端责任者的处理主张;
(四)总结事端经验,提出防备和整改办法;
(五)提交事端查询陈述。
第二十六条 事端查询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端有关的状况,并要求其供给相关文件、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回绝。
事端发作单位的担任人和有关人员在事端查询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承受事端查询组的问询,照实供给有关状况。
事端查询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端查询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许其复印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事端查询中需求进行技术鉴定的,事端查询组应当托付具有国家规则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端查询组能够直接安排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刻不计入事端查询期限。
第二十八条 事端查询组成员在事端查询作业中应当诚信公平、恪尽职守,恪守事端查询组的纪律,保存事端查询的隐秘。
未经事端查询组组长答应,事端查询组成员不得私行发布有关事端的信息。
第二十九条 事端查询组应当自事端发作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端查询陈述;特别状况下,经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同意,提交事端查询陈述的期限能够恰当延伸,但延伸的期限最长不超越60日。
第三十条 事端查询陈述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事端发作单位概略;
(二)事端发作通过和事端救援状况;
(三)事端形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丢失;
(四)事端发作的原因和事端性质;
(五)事端责任的确定以及对事端责任者的处理主张;
(六)事端防备和整改办法。
事端查询陈述应当附具有关依据材料。事端查询组成员应当在事端查询陈述上签名。
第三十一条 事端查询陈述报送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后,事端查询作业即告结束。事端查询的有关材料应当归档保存。
第四章 事端处理
第三十二条 严重事端、较大事端、一般事端,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端查询陈述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严重事端,30日内做出批复,特别状况下,批复时刻能够恰当延伸,但延伸的时刻最长不超越30日。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按照法令、行政法规规则的权限和程序,对事端发作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置,对负有事端责任的国家作业人员进行处置。
事端发作单位应当按照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端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负有事端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事端发作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端经验,履行防备和整改办法,避免事端再次发作。防备和整改办法的履行状况应当承受工会和员工的监督。
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应当对事端发作单位履行防备和整改办法
的状况进行监督查看。
第三十四条 事端处理的状况由担任事端查询的人民政府或许其授权的有关部分、安排向社会发布,依法应当保密的在外。
第五章 法令责任
第三十五条 事端发作单位首要担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归于国家作业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一)不当即安排事端抢救的;
(二)迟报或许漏报事端的;
(三)在事端查询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第三十六条 事端发作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端发作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首要担任人、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归于国家作业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置;构成违背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一)谎称或许瞒报事端的;
(二)假造或许成心损坏事端现场的;
(三)搬运、藏匿资金、产业,或许毁掉有关依据、材料的;
(四)回绝承受查询或许回绝供给有关状况和材料的;
(五)在事端查询中作伪证或许指派别人作伪证的;
(六)事端发作后逃匿的。
第三十七条 事端发作单位对事端发作负有责任的,按照下列规则处以罚款:
(一)发作一般事端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作较大事端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作严重事端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作特别严重事端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事端发作单位首要担任人未依法实行安全出产管理责任,导致事端发作的,按照下列规则处以罚款;归于国家作业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一)发作一般事端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作较大事端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作严重事端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作特别严重事端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有关当地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和负有安全出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一)不当即安排事端抢救的;
(二)迟报、漏报、谎称或许瞒报事端的;
(三)阻止、干与事端查询作业的;
(四)在事端查询中作伪证或许指派别人作伪证的。
第四十条 事端发作单位对事端发作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分依法暂扣或许吊销其有关证照;对事端发作单位负有事端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许吊销其与安全出产有关的执业资历、岗位证书;事端发作单位首要担任人遭到刑事处置或许撤职处置的,自惩罚履行结束或许受处置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出产经营单位的首要担任人。
为发作事端的单位供给虚伪证明的中介安排,由有关部分依法暂扣或许吊销其有关证照及其相关人员的执业资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参加事端查询的人员在事端查询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一)对事端查询作业不担任任,致使事端查询作业有严重遗漏的;
(二)庇护、包庇负有事端责任的人员或许借机冲击报复的。
第四十二条 违背本法令规则,有关当地人民政府或许有关部分成心延迟或许回绝履行经批复的对事端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的,由监察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置。
第四十三条 本法令规则的罚款的行政处置,由安全出产监督管理部分决议。
法令、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置的品种、起伏和决议机关还有规则的,按照其规则。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没有形成人员伤亡,可是社会影响恶劣的事端,国务院或许有关当地人民政府以为需求查询处理的,按照本法令的有关规则履行。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发作的事端的陈述和查询处理,参照本法令的规则履行。
第四十五条 特别严重事端以劣等
级事端的陈述和查询处理,有关法令、行政法规或许国务院还有规则的,按照其规则。
第四十六条 本法令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发布的《特别严重事端查询程序暂行规则》和1991年2月22日发布的《企业员工伤亡事端陈述和处理规则》一起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