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公民受到肖像权侵害后如何进行维护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1-15 04:22
肖像是公民个人形象经过拍摄、绘画、雕琢、录影等方式,能为人的视觉所看到的,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形象。肖像权是公民享有的在自己的肖像上所表现的利益依法不受别人侵略的权力。民法通则明确规则公民享有肖像权。那么关于肖像权遭到损害的常识,下面听讼网小编就告诉您。
公民肖像权遭到损害后怎么进行保护
民法通则榜首百二十条规则:“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遭到损害时,有权要求中止损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能够补偿丢失。”因而,如肖像权遭到损害,公民有权要求侵权人中止损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补偿丢失。假如侵权人置之脑后,公民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强制侵权人中止损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补偿丢失。对无盈利意图的损害肖像权行为,肖像权人有权要求补偿精力丢失;对以盈利为意图的损害肖像权行为,肖像权人既有权要求精力损害补偿,又有权要求侵权人对损害肖像权所形成的物质上的丢失,进行经济损害补偿。
把握肖像权的内容
依据法律规则,公民的肖像权的内容为:(1)肖像制造权。是否将形象转化为肖像,决定在肖像权人,没有征得赞同或经默许,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制造肖像权人的肖像。一起,肖像权人有权阻止别人私行制造自己的肖像。(2)肖像运用权。即肖像权人有权将肖像有偿或无偿转让与其别人依据约好的用处运用。(3)肖像具有权。公民能够具有自己的肖像,能够保存、保藏自己的肖像。(4)肖像保护权。公民在其别人不合法运用自己的肖像或对其肖像进行毁损、玷污、丑化时,有权恳求行为人中止损害行为,并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
侵略肖像权确定依据
构成损害肖像权的行为,应具有以下两个要件:一是要有运用肖像的行为,二是未经肖像权人赞同或没有合理理由。具体来说,侵略肖像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1)未经肖像权人赞同以盈利为意图运用权力人的肖像;(2)虽不以获利为意图,但未经肖像权人的赞同而将权力人肖像进行展现、揭露、陈设、仿制、发出等行为;(3)超出肖像权人答应规模运用权力人的肖像;(4)超出肖像权人答应的地域规模内运用权力人的肖像;(5)超出肖像权人答应的期间运用权力人的肖像。
侵权行为的边界
依据内地法律规则,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因社会公共利益,可未经肖像权人的赞同而运用其肖像:(1)运用社会公众人物肖像;(2)为宣传报导而运用参与游行聚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3)旨在行使合理的舆论监督而运用公民的肖像;(4)因通缉犯罪嫌疑人或报导已判定案子而运用罪犯的相片;(5)为肖像权自己的利益而运用其相片;(6)国家机关为履行、适用法律而运用公民的肖像;(7)作为依据而运用公民的肖像;(8)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意图而在必定规模内运用别人肖像。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