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送养人要交的材料有哪些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11 00:02

假如自己的家庭呈现了一些问题,需求把孩子交给其别人抚育的话,那么就应当处理正常的程序,这个时分需求送养人提交一些资料的。下面,为了协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听讼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送养人要交的资料有哪些
(一)送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安排作监护人的,提交其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二)收养法规则送养时应当征得其他有抚育职责的人赞同的,并提交其他有抚育职责的人赞同送养的书面定见。
社会福利组织为送养人的,并应当提交弃婴、儿童进入社会福利组织的原始记录,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或许孤儿的生爸爸妈妈逝世或许宣告逝世的证明。
监护人为送养人的,并应当提交实践承当监护职责的证明,孤儿的爸爸妈妈逝世或许宣告逝世的证明,或许被收养人生爸爸妈妈无彻底民事行为能力并对被收养人有严重危害的证明。
生爸爸妈妈为送养人的,并应当提交与当地计划生育部分签定的不违背计划生育规则的协议;有特别困难无力抚育子女的,还应当提交其所在单位或许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送养人有特别困难的证明。其间,因丧偶或许一方下落不明由单独送养的,还应当提交爱人逝世或许下落不明的证明;子女由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收养的,还应当提交公安机关出具的或许通过公证的与收养人有亲属联系的证明。
被收养人是残疾儿童的,并应当提交县级以上医疗组织出具的该儿童的残疾证明。
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赞同自己被送养的
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赞同自己被送养的,不得送养。《收养法》第11条规则:“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两边自愿。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赞同”。
收养联系的建立包含三方当事人的意思表明。一是收养人的意思表明;二是送养人的意思表明;三是年满10周岁以上的被收养人的意思表明。这是因为收养是三方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各方的法律地位相等,不允许任何一方将自己的毅力强加于另一方,也不允许任何外人加以干与。
依据《民法通则》第12条规则,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约束民事行为能力,能够进行与他的年纪、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署理人署理或征得署理人的赞同。收养行为并不是与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年纪、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有必要由其监护人署理进行。可是因为收养要改变人身权利职责联系,与被收养人的有着极为亲近的联系,为保护未成年被收养人的利益,特别需求留意征得自己的赞同。三、爸爸妈妈均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对该未成年人无严重危害 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均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只需不是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
不具有彻底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许约束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约束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是指不能彻底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以上内容便是相关的答复,受养人应当携带好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相关的送养职责书,一般在把孩子送养给别人的时分都需求了解好职责和危险,收养人也有必要到达必定的条件才行。假如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能够咨询听讼网相关律师。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