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怎样处罚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6-11 16:09
市场经济中合同欺诈是一种常见的欺诈行为,合同存在的意图本来是保证买卖安全,可是这种保证也不是肯定的安全,而在实践生活中,一些合同欺诈行为并不一定构成合同欺诈罪,要进行科罪需求契合法令规则的立案规范。那么,合同欺诈罪的立案规范是什么,怎样处分?下面,就让听讼网小编用一则事例来通知你吧!
【案情简介】
喝掉KTV洗手间洗手液,口吐白沫,伪装醉酒借此逃单……这是年仅20岁的侯某,在曩昔一年多来常常演出的手段。据了解,他曾先后7次,逃单合计11929元。近来,这名小伙因多次逃单和偷盗,被告上了法院。经法院审理,侯某的逃单行为系合同欺诈,但因其涉案金额没有到达量刑规范,未构成合同欺诈罪;其隐秘盗取别人资产3000元,已构成偷盗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处分金人民币2000元。
【法令解读】
一、合同欺诈罪的立案规范:
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规范的规则》的有关规则,以非法占有为意图。在签定、实行合同过程中,骗得对方当事人资产,涉嫌下列景象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欺诈公私资产,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施行欺诈,欺诈所得归单位一切,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立案规范的第1种景象,“个人欺诈公私资产,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以上”,应当立案追查。这主要是指个人施行刑法第224条规则的合同欺诈的五种景象之一,欺诈别人资产累计数额到达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立案规范的第2种景象,“单位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施行欺诈,欺诈所得归单位一切,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查。
二、合同欺诈罪的处分:
刑法第224条规则:有下列景象之一,以非法占有为意图,在签定、实行合同过程中,骗得对方当事人资产,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并处或许单处分金;数额巨大或许有其他严峻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许有其他特别严峻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许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许没收产业:
(1)以虚拟的单位或许冒用别人名义签定合同的;
(2)以假造、变造、报废的收据或许其他虚伪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践实行才能,以先实行小额合同或许部分实行合同的办法,拐骗对方当事人持续签定和实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品、货款、预付款或许担保产业后逃匿的;
(5)以其他办法骗得对方当事人资产的。
本罪既能够由个人施行,也能够由单位施行,因而,只需单位或许个人进行合同欺诈,骗得的资产到达“数额较大”的规范,就构成犯罪,依法追查单位或许个人的刑事责任。
【案情简介】
喝掉KTV洗手间洗手液,口吐白沫,伪装醉酒借此逃单……这是年仅20岁的侯某,在曩昔一年多来常常演出的手段。据了解,他曾先后7次,逃单合计11929元。近来,这名小伙因多次逃单和偷盗,被告上了法院。经法院审理,侯某的逃单行为系合同欺诈,但因其涉案金额没有到达量刑规范,未构成合同欺诈罪;其隐秘盗取别人资产3000元,已构成偷盗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处分金人民币2000元。
【法令解读】
一、合同欺诈罪的立案规范:
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规范的规则》的有关规则,以非法占有为意图。在签定、实行合同过程中,骗得对方当事人资产,涉嫌下列景象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欺诈公私资产,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施行欺诈,欺诈所得归单位一切,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立案规范的第1种景象,“个人欺诈公私资产,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以上”,应当立案追查。这主要是指个人施行刑法第224条规则的合同欺诈的五种景象之一,欺诈别人资产累计数额到达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立案规范的第2种景象,“单位直接担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施行欺诈,欺诈所得归单位一切,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查。
二、合同欺诈罪的处分:
刑法第224条规则:有下列景象之一,以非法占有为意图,在签定、实行合同过程中,骗得对方当事人资产,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并处或许单处分金;数额巨大或许有其他严峻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许有其他特别严峻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许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许没收产业:
(1)以虚拟的单位或许冒用别人名义签定合同的;
(2)以假造、变造、报废的收据或许其他虚伪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践实行才能,以先实行小额合同或许部分实行合同的办法,拐骗对方当事人持续签定和实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品、货款、预付款或许担保产业后逃匿的;
(5)以其他办法骗得对方当事人资产的。
本罪既能够由个人施行,也能够由单位施行,因而,只需单位或许个人进行合同欺诈,骗得的资产到达“数额较大”的规范,就构成犯罪,依法追查单位或许个人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