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护照丢了如何补办厦门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31 08:25

近年来,我国出国游览、学习沟通的人越来越多,出国游览等要处理护照,那么护照丢了怎么补办厦门,关于厦门护照处理攻略的法律规则有哪些呢?下面,为听讼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厦门护照处理攻略的法律知识,供我们学习参阅。
一、护照丢了怎么补办
1.一般护照损毁、丢失、被盗请求补发一般护照的,除提交第1点所需的资料外,因证件损毁请求补发的,提交损毁的证件及损毁原因阐明;因证件丢失或许被盗请求补发的,提交丢失或许被盗的状况阐明。
2.久居国外的公民短期回国暂住厦门请求补发一般护照的,除提交前款规则的资料外,还需提交久居国外的证明以及暂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暂住证明及复印件。
二、厦门护照处理攻略
护照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收支本国国境和到国外游览或居留时,由本国发给的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假如您是出国探望危重患者、出国奔丧、出国留学且开学日期接近、前往国入境答应或签证有用期行将届满的、省级公安机关收支境处理组织认可的其他紧迫事由,能够进行加急处理。
处理条件
请求人具有下列景象之一的,公安机关收支境处理组织不予签发一般护照:
1、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2、无法证明身份的;
3、在请求过程中招摇撞骗的;
4、被判处惩罚正在服刑的;
5、人民法院告诉有未了断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6、归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许犯罪嫌疑人的;
7、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以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形成损害或许对国家利益形成重大损失的;
8、公民因波折国(边)境处理遭到刑事处分或许因不合法出境、不合法居留、不合法作业被遣返回国的,公安机关收支境处理组织自其惩罚实行结束或许被遣返回国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予签发一般护照。
处理资料
1、近期免冠相片一张以及填写完好的《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请求表》;
2、居民身份证;在居民身份证收取、换领、补领期间,能够提交暂时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及复印件;
注:自2015年12月28日起,公民申办因私收支境证件不再需求提交户口簿,未成年人、学生、外地户口等具体状况可电话咨询,以当地受理民警终究答复为准。
3、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应当由其监护人伴随,并提交其监护人出具的赞同出境的定见、监护人的居民身份证或许户口簿、护照及复印件;
4、国家作业人员应当依照有关规则,提交自己所属作业单位或许上级主管单位依照人事处理权限批阅后出具的赞同出境的证明;
5、省级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收支境处理组织报经公安部收支境处理组织赞同,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6、现役军人请求一般护照的,应当由其所属部队驻地的县级以上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收支境处理组织受理。受理组织应当要求其提交近期免冠相片一张以及填写完好的《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请求表》、自己的身份证件、自己所属作业单位或许上级主管单位依照人事处理权限批阅后出具的赞同出境的证明。
处理流程
1、受理:公安机关收支境处理组织受理一般护照请求资料后,应当问询当事人。对请求资料完全且契合法定方式的,应当当场受理;对请求资料不完全或许不契合法定方式的,应当一次奉告请求人需求补正的全部内容。
2、批阅:批阅签发组织收到受理组织报送的请求资料后,对契合签发规则的,以公安部收支境处理组织的名义签发一般护照;对不契合规则不予签发的,应当向请求人书面阐明理由,并奉告请求人享有依法请求行政复议或许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力。
3、制证:制证组织应当在本省级公安机关收支境处理组织规则的时限内完结制证作业。
4、领证:请求人自己须依照收支境处理部门告诉的取证日期准时收取证件。收取证件后,请细心核对证件内容,发现过失,及时改正。
温馨提示:
1、现役军人请求一般护照手续。依照处理权限实行报批手续后,由自己向所属部队驻地县级以上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收支境处理组织提出。
2、公民收取一般护照后,应当在持证人签名栏签署自己名字
3、中国公民在国外请求护照、证件,由中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许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颁布。
4、护照有用期为5年有用和10年有用两种。针对一般护照持有人不同年纪,规则了不同的有用期。其间,未满16周岁的人员申领一般护照有用期为5年,16周岁以上为10年,一起取消了护照延期的规则。
5、请求人所持一般护照失效,从头请求一般护照的,应当为其处理曾持照加注。
处理时限及费用
处理时限:10个作业日内
收费规范:初次请求200元/本;一个加注20元
处理地址
厦门公安局思明分局收支境处理大队
通讯地址:厦门市思明区七星路106号
咨询电话:5302911
上班时间:夏时制:上午8:30—12:00, 下午15:00-18:00 ;非夏时制: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30
归纳上面的介绍,厦门护照处理需求契合相应的条件,按程序处理。信任我们看了上面介绍后,关于厦门护照处理攻略的法律知识有了必定的了解,假如你还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听讼网律师,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的回答。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