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注意借条可能带来的风险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9-07 07:17

借单,大概是老百姓触摸最多的法令文书之一,可是借单怎样打、什么样的借单隐含法令危险、怎么防止在民间假贷中因为借单方式内容的不妥而形成丢掉,却很少有人研讨。债务纠纷律师提示:留意借单或许带来的危险。
(一)打借单时成心写错姓名
事例:王某父子向朋友张宗祥告贷20万元,并打下借单,约好一年后归还欠款及利息。想不到王某父子在借单署名时玩了个把戏,成心将“张宗祥”写成“张宗样”。张宗祥其时也没有留意。到还款期后,张宗祥找到二人催要告贷,谁知二人却以借单姓名不是张宗祥为由不肯归还。无法之下,张宗祥将王氏父子告到法院。虽然法院支撑了张的建议,但张也因在接借单时的不留意付出了很大价值。
债务纠纷律师提示:打借单时无妨请告贷人把身份证号写上去,这样即便告贷姓名书写马虎,也能够凭身份证号供认其人。
(二)是己告贷,非己写条
事例:王某向张某告贷10000元。在张某要求王某书写借单时,王某称到外面找纸和笔写借单,脱离现场,不久回来,将借单交给张,张看借单数额无误,便将10000元交给王。后张向王索款时,王不认账。张无法申述法院,经法院托付有关部门判定笔迹,供认借单不是王所写。后经法院查验,王供认告贷事实,借单是其找他人模仿自己笔迹所写。
债务纠纷律师提示:借单书写现场完结、不得脱离视野。
(三)使用歧义
事例1:李某借周某100000元,向周某出具借单一份。一年后李某归还5000元,遂要求周某把原借单撕毁,其从头为周某出具借单一份:“李某借周某现金100000元,现还欠款5000元”。这儿的“还”字既能够理解为“归还”,又能够解释为“尚欠”。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则“谁建议,谁举证”,周某不能举出其他根据证明李某仍欠其95000元,因而其权力不会得到维护。
事例2:张某向王某借现金3000元,向王某出具借单一张:“借到张某现金3000元,2005年8月17日”。后王某持该借单向人民法院申述,张某当庭辩称此借单证明王某借其款3000元,要求王某归还现金3000元。后经证明,张某在书写欠条时,把本应写在现金3000元后的告贷人姓名成心写在“借到”二字后边的空格处,致使欠条呈现歧义,以到达不还告贷的意图。
债务纠纷律师提示:借单内容应重复阅览,不留歧义。
(四)以“收”代“借”
事例:李某向孙某告贷7000元,为孙某出具条据一张:“收条,今收到孙某7000元”。孙某在向法院申述后,李某在辩论时称,为孙某所打收条是孙某欠其7000元,因为孙给其写的欠据丢掉,因此为孙某搭写收条。相似的还有,“凭条,今收到某某元”。
债务纠纷律师提示:写清告贷原因,“收”“借”清楚。
(五)资产不分
事例:郑某给钱某代销芝麻油,在出具欠据时,郑某写道:“今欠钱某芝麻油毛重800元。”这种偷“斤”换“元”的做法,使价值相差10倍有余。
债务纠纷律师提示:写明告贷用处,事由列清。
(六)自书借单
事例:丁某向周某告贷20000元,周某自己将借单写好,丁某看告贷金额无误,遂在借单上签了姓名。后周某持丁某所签名欠条申述丁某归还告贷120000元。丁某欲辩无言。后查明,周某在20000前面留了恰当空地,在丁某签名后便在后加了“1”。
债务纠纷律师提示:金额的阿拉伯数字后边追加汉字大写,谨防篡改。
(七)两用借单
事例:刘某向陈某告贷18000元。出具欠据一张:“借到现金18000元,刘某”。后刘某归还该款,陈某以欠据丢掉为由,为刘某出具收条一份。后第三人许某持刘某借单申述要求归还18000元。
债务纠纷律师提示:将欠据丢失一事清晰载明。
(八)借单不写利息
事例:李某与孙某商议告贷10000元,约好利息为年息2%。在出具欠据时李某写到:今借到孙某现金10000元。孙某考虑两边都是熟人,也没有坚持要求把利息写到欠据上。后孙某以李某出具的借单申述要求还本付息,人民法院审理后以合同法第211条“自然人之间的告贷合同对付出利息没有约好或约好不明的,视为不付出利息”的规则,驳回了孙某关于利息的诉讼恳求。
律师提示:事前清晰约好,并记载于借单之上。
此外,还有两个与出告贷物有关的问题需求引起朋友们留意:
一是告贷时假如明知对方将用于非法活动,不要告贷给对方。根据我国法令规则,该告贷不受法令维护。在对方不还钱的情况下无法经过诉讼途径予以维护。
二是对约好有还款期限的借单,要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后两年内建议权力,即向人民法院申述。根据我国法令规则,当事人恳求人民法院维护民事权力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假如告贷人在告贷到期两年后向人民法院申述,却没有诉讼时效间断,中止,延伸景象的,就会损失胜诉权。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