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论文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8-28 12:22共同违法论文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已成为全球注视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不只人数不断增多,并且触及的规模比较广泛。在悉数违法人员中,青少年违法的份额最高。我国青少年违法研究会最新材料计算标明,我国青少年违法总数现已占到了全国刑事违法总数的70%以上,其间十五、六岁的少年违法案子占到青少年违法案子总数的70%以上。据南边某市教育局教师估量,跨校跨区的学校敲诈勒索事情占到整个学校敲诈勒索滋扰事情的60%左右,并且杀人、掠夺、强奸、恶性损伤等案子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有关查询显现有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题处在家庭,愈演愈烈的学校暴力现已到了令人咬牙切齿的境地。暴力事情的不断发作,给咱们的家长教育现状带来了警示。我国青少年违法一向便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在世界规模内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我国未成年人的违法人数呈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开展的趋势。对社会安稳形成损害,青少年除了无业人员及城市周边地区人员居多,爸爸妈妈离婚、变形家庭子女违法的多、结伙违法的多、二人以上共同违法的多、侵略产业安全的多,不计后果、寻求哥们义气的多等等。除上这些长期以来所固有的原因特色外,还有一些网络违法、使用先进科学技术违法等特色。《宪法学》指出:青少年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0%以上,关心和培育青少年是联系的党和国家工作是否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1>。《婚姻法学》指出党和无限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培育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一代新人供给了全部必要的条件<2>。
一、 青少年违法心思
我国就现在青少年违法的心思现象的查询中发现,青少年违法中绝大多数是心思歪曲后,不同的违法行为有不同的违法心思,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违法心思呈现。
(一)“攀比妒忌”心思
这是形成心思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总觉得社会对他来说不公平,他人有的自己却没有,发生一种“相对掠夺感”。所以就有夺回“应得”的愿望和激动。如“某中学一位年仅13岁的中学生王某,家庭条件也不错,可是由于同班同学有一辆轻骑摩托车,王某要爸爸妈妈也给他买一辆,未能如愿,所以他就开端想办法,在一九九六年二月二十六日的正午十二时许,王某趁街坊曾某家无人,翻窗进入屋内,盗得现金3850元,2000元首饰。王某正准备享用其得来的成功品时,被公安机关捕获。就王某而言一个年仅13岁的中学生,关于同班同学的一辆轻骑摩托车,就能发生如此大的攀比妒忌心思,这是十分可怕的,回想八十年代上中学的咱们,几乎无法幻想。咱们那时能吃好、穿好现已是能够了,假如谁能有一辆凤凰自行车,那骑上就成了“白马王子”了。并且你骑两天,我借两天,象瑰宝似的,生怕弄坏了。现在的孩子的日子十分优胜,使我想起了一篇文摘,文稿说的是现在的“我国小皇帝”,他们怕吃苦,怕劳累,不肯干活,提起学习就摇头,连学生最起码的作业有时候也得让家长代庖。轮到自己打扫卫生、大扫除之类的,家长们得拿着扫帚去“义务劳动”,这些家长的行为真让人隐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