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拿走债务人的东西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14 16:16
有些债款人在屡次催债无果后,就会做出一些过火的行为,比方将债款人的东西拿走,计划用债款人的物品来代替债款。这样做当然是不答应的,也会发生必定的法令结果。那么,拿走债款人的东西会发生哪些法令结果?
总的来说,债款人未经债款人答应私自拿走债款人财物的行为归于违法行为:
1、拿走债款人的东西抵债时,债款人假如不在场,则债款人有或许涉嫌构成盗窃罪,除了民事责任外,还或许需求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
2、假如债款人在场并加以阻挠,且债款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进行要挟等手法,依据最高院司法解释,尽管一般不以抢劫罪科罪处分。可是,假如构成故意伤害等其他违法的,则仍然会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分。即便没有到达刑事责任的程度,债款人仍有权根据物权法等相关规定,依法追究债款人相应的民事法令责任。
3、特别需求着重的是,极个别债款人为了到达索债的意图,会操控债款人的举动自在,也便是常见的“不给钱,就不让走”,这种行为涉嫌不合法拘禁罪。自己曾遇到过一个案件:小李出于哥们义气在自己没钱的状况下,向他人告贷5000元再转借给张某;后张某不还,并一向故意躲避小李。一日,小李总算找到了张某,张某仍是不还钱,小李就不让他脱离。后来,张某报案,小李被依法刑事拘留,后来被法院判处6个月的有期徒刑。
4、债款人在场并未回绝或阻挠的,能够视为债款人默许债款人施行上述行为。这时,债款人一般不需承当法令责任,可视为两边达到共同协议:债款人赞同以物抵债。可是,这种状况,在实务中比较少见。
依法索债应该怎么做
已然民事自助行为,存在法令危险,那怎么进行合法索债呢?首要,发现债款人产业信息后,能够向法院请求产业保全,便是将对方的账户、房子、车子等产业查封,避免对方搬运产业。这种行为便是经过公权力将债款人的产业操控起来。其次,搜集相关依据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法令文书收效后即可请求履行。当然经过公权力进行救助需求经过必定的程序,需求花费时刻、金钱和精力,这是无可避免的。
听讼网上面还有免费的律师在线,假如你有拿走债款人东西的法令问题,想要跟律师一对一的讨论,主张能够点击在线免费咨询按钮。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