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立案监督 不当立案而立案如何对待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10-01 11:18
立案监督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查看机关的一项重要刑事监督功能,对促进标准法令、公平法令具有重要的效果。但是我国近年来不妥立案而立案的案子比重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发作的原因及应该怎么对待呢?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把刑事立案活动归入了监督领域,但其主要针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未立案状况,关于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状况的监督,尚无详细而清晰的法令规则,而不应当立案而立也是一项关乎公民、法人合法权利的非常严厉的刑事诉讼活动,也应归入立案监督的领域,特别是在我国的文化布景和道德观念中,一个人即便只被侦办机关作为违法嫌疑人立案侦办,在社会上都会对之发作适当负面的影响。2000年1月,高检院检查批捕厅下发了《关于人民查看院立案监督作业问题的回答》,其间第十九条规则:人民查看院发现公安机关确属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办的,能够向公安机关提出纠正违法定见。该回答把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也归入了立案监督的领域,有用的保护了法令的公平,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雁江区查看院就近年来监督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状况来看,2006年该院立案监督案子为 20件 20人,到2007年7月25日停止,该院立案监督10件10人,其间,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2006年为11件11人,2007年为7件7人,别离占立案监督案子的55%和70%。可见,不妥立案而立案状况在立案监督案子中占有适当大的比重,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已经成为立案监督的重要内容。 一、 当时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发作的原因: 经过对近年来的该院立案监督剖析,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发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作为监督机关的查看机关同公安侦办机关没有达到有用的联络会议机制,查看机关对公安机关受理、立案及侦办状况不能及时掌握,因而难以对公安机关立案进行有用引导和监督,对不应当立案的案子都只能在公安机关提请批捕后才干发现,导致公安机关立案标缺少监督,立案质量不高,形成不应当立案而立案数量得不到有用操控。 2、公安机关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状况缺少有用的内部限制机制。在刑事侦办中,公安机关往往把立案数和破案率归入其方针查核的领域,拟定了严厉而详细的查核标准,因而盲目寻求立案数和破案率,有的乃至下达立、破案数量指标使命。而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和撤案率并未归入其查核规模,导致底层侦办单位为求完结查核方针使命,对受理的案子盲目立案,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不妥立案而立案的案子居高不下。 3、部分侦办人员业务本质不高,对法令所规则的罪与非罪标准掌握不严,特别是对一些裁夺情节标准掌握禁绝,在有关情节的认识上,往往有先入为主观念,把一般情节确定为情节严峻,疏忽了一些对法令上不以为是违法的情节确定,加之对法令知识掌握片面,对一些新的司法解释和法令规则未严厉掌握履行,重冲击轻保护观念依然根深缔固,导致立案过错。如雁江区查看院所办的陈某偷盗一案,2006年5月27日,违法嫌疑人陈某趁同寝室的工人周某上班之际,将周放在枕头下的手机偷走弄到城里以150元的价格卖出。当日,周彬发现手机被盗,便怀疑为陈波所为,在资阳城里找到陈,陈承认了偷了手机,并带周去将手机换回还给周。经判定,该手机价值748元。该案陈某偷盗价值刚够刑事处分,案发后活跃主动退回了赃物,且是初犯偶犯,经查看院检查后依照相关司法解释,以为陈某行为能够不作为违法论,因而主张公安机关作了撤案处理。 4、作业办法简略,作业责任心不强,只图完结使命而不求案子质量,也是导致不妥立案而立案的重要因素。重口供而轻依据思维仍严峻,只重视违法嫌疑人的口供,而对其他依据以及依据中或许呈现的问题未做全面搜集和剖析,盲目立案而导致撤案发作。如雁江区查看院所办的余昌火损伤案,原资料中反映有精力病史而公安机关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并未对余进行司法精力病方面判定,在案子报捕后,经查看人员主张对余司法判定为无行为能力人,按法令规则不负刑事责任。因而主张对余做了撤案处理。 5、社会言论压力的影响以及不妥人为因素的搅扰,也是导致公安机关盲目立案的原因之一。有的案子因为触及的人员多或布景杂乱,或许系有关部分和社会言论重视事情,侦办机关为了减轻社会言论等人为压力,往往采纳先立案后查询,以便对社会言论和有关部分有所告知,而不严厉掌握刑事立案条件而立案。如雁江区查看院于2007年3月处理的申国学强奸案,该案各种依据资料均证明被害人申菊花是自愿与申国学发作性关系,申国学的行为不构成违法,但迫于言论的压力,公安机关依然以强奸罪对申国学立案侦办后提请逮捕。查看院在检查了该案后以为申国学的行为不构成违法,主张公安机关作了撤案 6、将不契合刑事立案条件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立为刑事案子,有的底层侦办单位,对属一般性的民事经济纠纷,因为当事人反映激烈,有的乃至受利益驱动,对一些不应当立案的民事经济纠纷案子也作为刑事案子立案侦办,导致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状况的发作。 二、对不妥立案而立案的法令监督: 近年来,针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状况,我院加大了监督力度,到2007年7月25日,雁江区查看院对该类案子的立案监督占立案监督数的70%,有用的避免了错案的发作,保护了法令的公平,有用的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关于不妥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咱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监督: (一) 加强安排领导,强化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法令监督功能。雁江区查看院严厉依照高检院的规则,把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归入方针管理领域,定时对立案监督状况进行检查总结,把不妥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履行到位,有用的确保了该项监督使命的完结。 (二) 加强业务培训,不断进步干警的业务本质,确保案子质量。该院屡次举行业务培训会,针对不妥立案而立案监督状况,不断总结经历,并安排与其他县、市、区院进行经历交流活动,使办案人员能严厉掌握罪与非罪边界,精确掌握案子性质,确保监督案子的质量。 (四)、加强和公安侦办机关的合作和联络,及时发现和掌握公安机关立案侦办状况,特别是杂乱疑难案子的立案侦办状况,提早介入严重疑难案子的侦办评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不妥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寓于公安机关立案之初,有用的根绝不妥立案而立案状况。(五)、加大检查案子力度,留意从检查批捕中发掘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头绪,特别是从不捕案子中发现不妥立案状况,及时宣布纠正定见。经过对案子的检查,查微析疑,从案子中发现问题,精确掌握案子性质,严厉掌握罪与非罪边界,对不构成违法案子及时宣布纠正违法通知书,主张公安机关吊销案子。 (六)、强化对违法嫌疑人讯问准则和听取违法嫌疑人的律师及亲属定见的准则,从中发现问题,精确掌握案子性质,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妥立案而立案状况,加大监督力度。三、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法令滞后,配套法规不全;虽然高检院检查批捕厅2000年下发了《关于人民查看院立案监督作业问题的回答》,把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归入查看机关法令监督领域,但该回答并未归入刑事诉讼法的领域,仅仅简略的提出向公安机关以纠正违法的办法进行监督,并无相应的配套法规。因而在履行中很难得到公安机关和法院的认可。 2、公安机关采纳以事立案办法进行,查看机关难于监督。为躲避监督,公安机关往往采纳以事立案的办法进行立案侦办,案子发作后,先以事进行立案,直到案子侦破后,才转为以人立案,表面上是为了确保案子质量,其实质是沿袭不破不立,而查看机关的立案监督一般是以人立案为标准,对以事立案的监督缺少有用的监督机制,然后导致查看机关这方面的立案监督困难。 3、联络准则不全,信息不疏通,使不妥立案而立案状况难于发现。因为公安机关的受理、立案及采纳强制办法等状况一般未向查看机关提早通报,因而在查看机关收案前很难发现其哪些是应当立案,哪些属不妥立案状况,该项监督尚只能处于检查批捕阶段才干及时发现,监督头绪来历仍很单一。 4、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尚不标准,没有一个详细而可行的监督实施办法,导致监督中采纳的以不构违法办法不捕,然后按口头主张纠正的办法主张公安机关吊销案子,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现在尚无详细清晰的操作计划。 四、 实在树立和完善不妥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办法: 1、树立较为完善的侦办和查看的联络准则,把立案监督作业前置。对公安机关受理、立案以及采纳强制办法的状况及时通报查看机关,以便及时精确的掌握立案状况,进行有用的提早介入和引导侦办活动,有用杜决不妥立案而立案状况的发作。 2、加强法制部分的把关力度,对一切案子刑事案子的立案、撤案都要经过法制部分严厉把关,关口多了,随意性小了,避免底层盲目立案,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3、树立健全限制机制,严厉奖惩准则。从立法上,应树立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系统,把不妥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归入法令规则之中,不只查看机关应强化监督力度,及时纠正违法立案状况,公安机关也应树立相应的配套办法,拟定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限制机制,不只要把立案数、破案数归入方针查核办法,还把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和撤案率作为方针查核标准,把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状况和撤案率归入查核领域,然后根绝底层办案单位盲目立案,有用进步公安机关立案质量,避免过错立案状况的发作。 4、持续深化强化法令监督。查看机关应当把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归入立案监督领域,不断加大该类案子的监督,并确保监督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强化本身本质的进步,有用的掌握监督案子质量,强化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另一方面要活跃加强同公安机关的合作和协调,考究监督办法和办法,把监督和合作有用的一致起来。在合作中求监督,在监督中考究合作,坚持冲击和保护偏重准则,有用的保护法令的公平。 总归,立案监督是法令赋予查看机关的神圣职责,而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又是立案监督的重要内容。咱们应当在总结实践经历的基础上,对立案监督的规模和办法进一步标准和完善。对此,能够在修正刑事诉讼法时添加有关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内容,有用的避免削减公安机关盲目立案,真实做到不枉不纵,冲击和保护偏重,有用的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完成法令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