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筹划应把握好的条件是什么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20 00:45要有用展开税收谋划,获取最大的运营利益,有必要把握税收谋划的3个条件。3个条件是指:税收谋划应具有超前意识、税收谋划不能与税法相冲突、税收谋划要具有自我维护意识。
一、税收谋划应具有超前意识
要展开税收谋划,交税人就有必要在经济事务发作之前,精确把握从事的这项事务都有哪些事务进程和事务环节?触及我国现行的哪些税种?有哪些税收优惠?所触及的税收法令、法规中存在着哪些能够使用的立法空间?把握以上状况后,交税人便能够使用税收优惠方针到达节税意图,也能够使用税收立法空间到达节税意图。由于交税人的上述谋划行为是在详细的事务发作之前进行的,因此这些活动或行为就归于超前行为,需求具有超前意识才干进行。假如某项事务现已发作,相应的交税成果也就发生了。当交税成果发生后,交税人假如由于承当的税负比较重,使用隐秘收入、虚列本钱等手法去改动成果,终究会演变成偷逃国家税款行为,会遭到相应的处分。
例如某新式修建材料出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本钱较低,首要出售给修建单位。两年前该企业还归于小规模交税人,由于对现行的增值税方针了解不多,这家企业仅仅一味地仿照其他企业的做法,经过种种方法把自己的小规模交税人身份改变成一般交税人。由于一般交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而该企业外购质料少,能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多,导致该企业增值税税负高达11??6%。此刻,该企业才意识到改变身份带来了沉重的税负。为了减轻税收担负,他们采纳出售收入不入账等手法,偷逃税款,终究遭到税务机关的处分。
从这一事例能够看出,由于该企业在从事详细的出产运营之前没有超前意识,也就没有仔细测算两类交税人身份对本身税负的影响。假如通晓现行的增值税法规,并对税负加以测算的话,该企业就不会拼命挑选一般交税人了。
二、税收谋划不能与税法相冲突
企业在进行税收谋划时不能盲目操作,不能与现行税收法令、法规相冲突。企业进行税收谋划终究意图是下降税收本钱,减轻税收担负,但这个方针的完成只能是在合法、合理的条件下进行,并且要被交税机关所认可。假如税收谋划超出了这个条件就很有或许演变成偷税、骗税等违法行为。
例如某机电经销公司,于1996年建立,归于增值税一般交税人。该公司司理在了解增值税是凭外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后,就延聘某大企业的财务主管为其企业进行避税。该财务主管的第一项作业便是从“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下手。他找到一家运营机电的小规模交税人(该小规模交税人为定额征收户)洽谈,让这个小规模交税人在进货时,向销货方讨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户头填写机电经销公司的称号,然后机电经销公司把发票拿来抵扣进项税,然后少缴增值税税款。几个月下来,该机电经销公司就少交纳增值税税款达26万多元。在年度交税查看中,税务机关经过查看该企业的库存商品及金钱来往时发现了这个问题,由于进货没有库存,也不存在金钱来往,因此被税务当局认定为成心偷税行为,企业负责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企业遭到重罚。
从此案能够看出,税收谋划有必要要依法进行,违反现行税法而少交税款的行为违法。交税人有必要在现行的税收法令、法规的框架下进行谋划,不然会遭到相应的法令处分。
三、税收谋划要具有自我维护意识
交税人展开税收谋划,需求具有自我维护意识。已然税收谋划要在不违法或非违法的条件下进行,那么谋划行为离不合法的间隔越远越好,这便是交税人的一种自我维护意识。交税人为了更好地完成自我维护,需求留意以下4点:
1.增强法治观念;
2.熟练把握税收法令和法规;
3.熟练把握有关的管帐处理技巧;
4.熟练把握有关税收谋划技巧。
所谓税收谋划技巧,不仅仅是书本上讲的几种或多种税收谋划方法,更重要的是交税人应结合自己运营的实践事务,运用好所把握的税收方针,经过恰当的管帐处理技巧到达不交税或少交税的意图。
例如某包装彩印厂,出产纸箱,运营者在该项意图筹建进程中发现,出产出售纸箱在增值税上没有什么优惠方针,在整个出产流程中也难以找到方针缝隙进行避税。但在他们了解福利企业出产出售产品能够享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方针后,就到民政部门以“为残疾人处理就业问题”为理由请求开办福利企业,招集了一批残疾人作为该公司的职工,并保证残疾人职工到达税法规则的份额。经税务机关检查同意后,企业享用了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到达了节税意图。假如企业采纳虚报残疾人职工人数的方法以获取税收优惠,就把企业置于危险傍边。
从根本上讲,交税人只要保证自己的行为不违法,才干较好地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