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确权对土地流转有什么影响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14 13:24现有农地准则组织形成的高交易成本已经成为阻挠我国土地流通,完成资源装备的重要妨碍。自2011年开端全国试点的农地确权准则初次在实测根底上对农户承揽地进行挂号颁证,然后为农用的规划流通奠定了产权根底。
咱们运用我国健康与养老追踪查询2011-2012年第一次全国基线查询数据,树立模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实证查验。该样本散布在全国28个省份的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社区单位,合计10257户、17708人。问卷包括个人、家户和社区等3个层面的丰厚信息。成果显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地确权使得农户参加土地流通的或许性显着上升约4.9%,均匀土地流通量上升了约0.37亩(将近1倍),土地租金率则大幅上升约43.3%。
确权促进土地流通
具体来说,从土地流通率来看,确权村农户的土地流通率比非确权村高出4.3%,并具有边沿显着性;当操控更多的村庄特征变量后,该系数进一步上升到约4.9%,并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着。
从土地租借面积来看,确权村的户均土地租出面积比非确权村高出0.29亩;当操控更多的村庄变量后,该系数进一步上升到0.37亩;考虑到非确权村农户的户均租出土地面积为0.35亩,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确权村户均租出土地面积较非确权村高出1倍。这阐明,确权的确进步了土地租借商场的活跃度,土地流通显着添加。
确权带来土地财物价值的进步
调查土地产权所带来的财物价值的规范做法,是比较两种其他特点相同的土地商场价值的差异。而成果显现,确权村的土地租金率较非确权村大幅上浮42.9%-43.3%。这阐明,确权切实加强了农人承揽经营权的产权强度,进步了土地资源的内涵价值,然后推高了土地租金率。
确权下降土地调整准则危险
因为确权的本质是以法律文书的方式安稳地权,因此咱们猜测,假如某村庄长时间内一向未调整土地,使得农户对土地承揽权的安稳性预期很高,那么确权对该村庄土地流通的影照应较小;相反,假如某村庄在若干年内曾发作过土地调整,乡民对土地承揽权的安稳性缺少决心,那么确权对该村庄土地流通的影照应该较大。而查验成果完全验证了这一点:关于20年内无土地调整的村庄而言,确权对土地流通的边沿效应并不显着;而对存在土地调整的村庄而言,确权则显着进步了农户的租借概率和土地流通量。这阐明,农地确权首要经过下降土地调整的准则危险,然后促进了土地流通。
确权的作用具有滞后性
咱们还对农地确权的滞后效应进行了调查。因为以往政府企图安稳地权的尽力并不能完全阻挠村庄内部的土地调整,因此农户需求时刻来了解并对此次确权方针发作信赖;一起,从农地确权到对土地流通发作影响也需求时刻。成果相同验证了咱们的预期:关于确权缺乏两年的村庄,确权对土地流通影响系数较小且不显着;而关于确权到达两年以上的村庄,其土地流通率比未确权的村庄显着高出6.5%,户均土地租借量显着高出约0.48亩。
这儿需求特别指出的是,确权在短期内对土地流通的影响不显着这一发现也杜绝了确权与土地流通之间存在反向因果的或许性:因为被解说变量是曩昔一年间的土地租借的实践发作率,而确权发作在至少两年曾经,显着,假如土地流通自身也决议了村庄能否被选为确权村,那么关于确权时刻较短的村庄来说,其回归系数也应该是显着的。因此这就进一步阐明晰前述的估量成果并不存在咱们所忧虑的反向因果性偏误。
确权可优化土地资源装备
咱们发现,确权对土地流通的影响与农户的个别生产率特征密切相关。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户组别,比方户主为女人或老年人,以及自评健康一般或较差的家庭,确权对其土地租出的影响更大更显着。这也照应了此前有研讨以为确权会使得农业生产率较低的女人户主家庭更倾向于租借土地的定论。因此这一分组估量的成果表明,确权能使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户更乐意将土地租出而削减或退出农业生产,然后优化土地资源的装备。
一起咱们还发现,关于家中有人长时间外出打工的组别,确权使得农户的土地租借率大幅上升7.3%;而关于家中无人外出打工的组别,确权的效应既小且不显着。这一成果可清楚地阐明:外出打工的农户比其他农户愈加具有租借土地的希望和需求,因此土地产权一旦安稳,便能极大影响农户的土地租借行为。别的,因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往往是家中的壮年劳动力(尤其是男性),这也或许意味着确权使得家中农业劳动力缺乏的农户更倾向于租出土地。
确权促进村庄层面土地流通
最终,咱们在村级层面进步一步调查了确权与土地流通的联系。成果显现,确权村的土地流通份额比非确权村显着上升了5.4%-6.1%。因此确权显着促进了村庄层面的土地流通。另一方面,确权村的土地租金率显着也更高,确权村比非确权村的土地租金率大幅上升了70.5%-77.8%,并具有边沿统计显着性。
厘清鸿沟、权属,取信于民
一是土地确权有必要完全厘清土地的产权鸿沟和权属联系,才干促进土地的流通和会集,进步土地资源的装备功率。实践调研中发现,某些地区为了加速推动确权变革,在土地权属和产权鸿沟并没有得到明晰厘定的情况下就匆忙发放承揽权证书,乃至呈现了承揽权证和实践播种地块相违背的“确空权”的现象,然后为未来的土地流通埋下了纷争危险。
二是确权有必要固定土地和农户之间的权属联系,一旦确权后土地不该再调整,然后永久性保证农户的承揽经营权。确权变革之所以起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该方针的信赖程度。假如确权后仍因人口变化、搬迁和土地征用等原因此发作土地调整,那么农人对土地承揽权的预期就会从头发作改动,确权的方针作用也会大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