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哪些人可以作为监护人,监护人有哪些设定办法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02 14:50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则,没有民事行为才能的人是需求由监护人进行监护的,监护人要对被监护人担任,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那么哪些人能够作为监护人,监护人有哪些设定方法?下面由听讼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常识的回答。
一、哪些人能够作为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要应当由其爸爸妈妈担任,如爸爸妈妈逝世或许无监护才能的,按下列次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②成年的兄、姐;③未成年人爸爸妈妈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或许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依照下列次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爱人;②爸爸妈妈;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许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会。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乐意担任监护职责,经有关单位赞同的,出能够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许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规模的近亲属或近亲属损失监护才能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能够从乐意承当监护职责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关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作争议时,有关单位、安排能够进行调停并从他们中心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悉数托付别人承当。受托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托付监护人。在此景象下,除有特别规则之外,被监护人致人危害的民事职责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当,但托付监护人对此确有差错的,应承当连带职责。
二、监护人有哪些设定方法
监护人的建立,依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则有两种方法:
一是法定监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规则:“无民事行为才能或许约束民事行为才能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爱人;(二)爸爸妈妈;(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乐意承当监护职责,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许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会赞同的。
二是指定监护。《民法通则》第17条第2款规则:”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许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判定。没有第一款规则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许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乡民委员会或许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可知,我国立法上,对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指定分为两种状况:一是由有关安排指定;二是由法院指定。其间前一种是后一种的必经程序,即关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必须由有关安排作出指定,再不服的可申请人民法院作出吊销指定的判定,并另行指定监护人;假如未经有关安排指定的,不能够直接恳求人民法院作出指定。
以上常识便是小编对“什么人能够作为监护人,监护人有什么设定方法”问题进行的回答,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则,监护人能够分为法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两类,法定监护人一般是爸爸妈妈、祖爸爸妈妈等。读者假如需求法令方面的协助,欢迎到听讼网进行法令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