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出口企业征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规定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2-25 20:32发布部分:上海市财政局发布文号:
上海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进出口税收管理处以[1994]国税沪进字第26号文下发了《关于出口企业征退(免)税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则》,现将有关管帐处理规则如下:一、帐户设置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应在“应交税金”帐户下别离设置“内销货品应交增值税”“外销货品应交增值税”和“进口料件应交增值税”三个明细帐户,别离反映企业内外销货品及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的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状况。
二、管帐核算1、购入货品的核算企业购入货品时,应根据购入货品的用处,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别离记入“应交税金”帐户下的“外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栏“内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栏以及“进口料件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栏。购入货品时难以直接区别用处的,先悉数记入“外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栏,期末按内销货品占出售额份额核算出内销货品的进项税额后,再转入内销货品的进项税额,结转时,借记“应交税金——内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外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2、内销货品转为外销货品的核算企业将内销货品转外销时,应将内销货品的进项税额转入外销货品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外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内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如属外销货品转为内销,则作相反分录。企业的内销货品需通过托付加工或克己加工后转为外销的,应在货品发送加工时,按不含税价格,借记“加工产品”等科目,贷记“库存产品”科目,付出加工费用时,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外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加工本钱,借记“加工产品”等科目,按敷衍或实践付出的金额,贷记“敷衍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加工结束转为外销库存时,按悉数加工本钱,借记“库存产品”等科目,贷记“加工产品”等科目,一起将这部分货品的进项税额从内销帐户转为外销帐户,借记“应交税金——外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内销货品应交增值税”科目。上述内转外的货品如属1994年期初存货的,这部分的进项税额应自期初进项税额转入外销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外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但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工业企业仍冲减当期内销进项税额。即:借记“应交税金——外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内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3、外销货品1994年期初存货的核算除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工业企业以外的外贸企业,1994年期初外销存货中已征税款不独自核算,待货品出口时,借记“应收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产品出售收入”等科目,期末结转本钱时,按有关税收规则核算的出口退税的数额,借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按库存产品原价扣除请求出口退税数额后的差额,借记“产品出售本钱”科目,按库存产品原价,贷记“库存产品”科目。上述期初外销货品转为内销时,按存货原价(含税)金额和规则的扣除率核算的已征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内销货品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存货原价扣减已征税额后的数额,借记“产品出售本钱”科目(已出售的)或“库存产品——库存内销产品”科目,按存货原价贷记“库存产品——库存出口产品”科目。4、托付署理出口货品的核算企业托付外贸企业署理出口产品(包含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托付其他有署理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署理出口货品),收到外贸企业的代销清单时,就应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列的税金和货款扣除代销手续费后的差额,借记“应收帐款”科目,按外贸企业应收取的手续费,借记“产品出售费用”科目,按不含税的价格,贷记“产品出售收入”科目,按应收取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企业收到外贸企业署理出口产品的增值税款和货款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帐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