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票据贴现会计要怎样进行核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5-11 12:10
作为一名管帐人,面对现实管帐工作中的应收收据贴现的账务核算,咱们应该做何处理呢?下面听讼网小编来为你回答,期望对你有所协助。
在贴现中,企业交给银行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银行核算贴现利息的利率称为贴现率,企业从银行取得的收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钱银收入,称为贴现所得。贴现利息和贴现所得的核算公式如下:
贴现所得=收据到期值-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收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期=收据期限-企业已持有收据期限
带息应收收据的到期值是其面值加上按收据载明的利率核算的收据悉数期间的利息;不带息应收收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
在管帐处理上发作附追索权应收收据贴现时,可设置“短期告贷”科目,等收据到期,当付款人向贴现银行付清票款后,再将“短期告贷”账户转销。假如是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因为收据到期应由银行担任承兑,企业不会发作或有负债,因此在管帐处理上可直接冲转“应收收据”账户。
现将应收收据贴现的核算举例说明如下。
【例】某工业公司将一张180天到期,年利率为8%的收据计10000元,向银行请求贴现。该收据的出票日是6月1日,请求贴现日是8月30日,银行年贴现率为9%,其核算及管帐分录如下。
1.核算
(1)收据到期值=票面额×(1 利率×收据时刻)=10000×(1 8%×180天/360天)= 10400(元)
(2)贴现天数=8月30日至11月28日=90(天)
(3)贴现利息=收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时刻= 10400×9%×90天/360天= 234(元)
(4)贴现所得=收据到期值-贴现利息=10400-234=10166(元)
(5)利息收入或开销=收据贴现所得-票面额=10166-10000=166(元)
2.管帐分录
(1)8月30日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10166
贷:短期告贷 10000
财务费用——利息 166
(2)11月28日收据到期,当出票人向银行兑付收据和利息时,其管帐分录如下:
借:短期告贷 10000
贷:应收收据 10000
(3)11月28日收据到期,如出票人未能如期付出收据的本金和利息,拖欠债款,则企业应承当这笔或有负债,以银行存款偿交给贴现银行。其管帐分录如下:
借:短期告贷 10000
其他应收款——××单位 400
贷:银行存款 10400
一起将应收收据转入“应收账款”账户:
借:应收账款——××单位 10000
贷:应收收据 10000
以上就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相关常识,信任我们经过以上常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听讼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在贴现中,企业交给银行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银行核算贴现利息的利率称为贴现率,企业从银行取得的收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钱银收入,称为贴现所得。贴现利息和贴现所得的核算公式如下:
贴现所得=收据到期值-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收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期=收据期限-企业已持有收据期限
带息应收收据的到期值是其面值加上按收据载明的利率核算的收据悉数期间的利息;不带息应收收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
在管帐处理上发作附追索权应收收据贴现时,可设置“短期告贷”科目,等收据到期,当付款人向贴现银行付清票款后,再将“短期告贷”账户转销。假如是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因为收据到期应由银行担任承兑,企业不会发作或有负债,因此在管帐处理上可直接冲转“应收收据”账户。
现将应收收据贴现的核算举例说明如下。
【例】某工业公司将一张180天到期,年利率为8%的收据计10000元,向银行请求贴现。该收据的出票日是6月1日,请求贴现日是8月30日,银行年贴现率为9%,其核算及管帐分录如下。
1.核算
(1)收据到期值=票面额×(1 利率×收据时刻)=10000×(1 8%×180天/360天)= 10400(元)
(2)贴现天数=8月30日至11月28日=90(天)
(3)贴现利息=收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时刻= 10400×9%×90天/360天= 234(元)
(4)贴现所得=收据到期值-贴现利息=10400-234=10166(元)
(5)利息收入或开销=收据贴现所得-票面额=10166-10000=166(元)
2.管帐分录
(1)8月30日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10166
贷:短期告贷 10000
财务费用——利息 166
(2)11月28日收据到期,当出票人向银行兑付收据和利息时,其管帐分录如下:
借:短期告贷 10000
贷:应收收据 10000
(3)11月28日收据到期,如出票人未能如期付出收据的本金和利息,拖欠债款,则企业应承当这笔或有负债,以银行存款偿交给贴现银行。其管帐分录如下:
借:短期告贷 10000
其他应收款——××单位 400
贷:银行存款 10400
一起将应收收据转入“应收账款”账户:
借:应收账款——××单位 10000
贷:应收收据 10000
以上就是小编为我们收拾的相关常识,信任我们经过以上常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如您还遇到什么较为杂乱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听讼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