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监护人放弃监护权利后还承担责任吗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9-03-07 21:28
监护人行进的是监护的权力,比方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监护人,在孩子没有满18周岁之前,都必须要实行监护人的职责。但有些监护人因各种因素而抛弃了“监护人”这个身份,那么监护人抛弃监护权力后还承当职责吗?接下来听讼网小编为你介绍。
监护人抛弃监护权力后还承当职责吗?
监护权是不允许被抛弃的,需承当职责。
爸爸妈妈能够抛弃法定监护权吗?
《民法通则》第16条规则:“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爸爸妈妈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依据爸爸妈妈子女联系而发生的,除非因逝世、或爸爸妈妈子女联系的依法停止、或监护权被依法掠夺外,任何人不得加以掠夺和约束。
不管离婚与否,爸爸妈妈两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并承当监护人职责。非因法定事由约束或掠夺,爸爸妈妈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的监护权
依据法令的规则,爸爸妈妈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没有权力抛弃自己对孩子的监护权的。
法定监护人的设定
(一)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对未成年人建立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建立又能够分为以下几种状况:
1、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的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爸爸妈妈现已逝世或许没有监护才能的,由有监护才能的祖爸爸妈妈、外祖爸爸妈妈、兄、姐,或许与未成年人联系密切的、乐意承当监护职责,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赞同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许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许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对精神病人建立的监护人。从公民的民事行为才能的视点来看,精神病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才能或许约束民事行为才能的精神病人,但法令规则的担任监护人的次序是相同的。担任监护人的次序是:
1、爱人;爸爸妈妈;成年子女;
2、其他近亲属;
3、联系密切的、乐意承当监护职责,并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许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赞同的其他亲属和朋友。
4、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许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许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听讼网上面还有免费的律师在线,假如你有监护人法令问题,想要跟律师一对一的讨论,主张能够点击在线免费咨询按钮。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