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首页>资讯>正文

配合交通事故调查,这些权益你必须知道

来源:听讼网整理 2018-07-31 23:51
交通事端根本在每时每刻都在发作,许多司机朋友在承受或许合作查询的时分不知道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了损害,那么接下来听讼小编为整理了合作交通事端查询,哪些权益是你有必要知道的,期望你能仔细阅读。
交通事端查询应当由几个交通警察进行?
(1)适用简易程序的交通事端查询,一名交通警察就能够进行。
(2)适用一般程序的交通事端查询,交通警察不得少于2人;不然因违法取证,查询获得资料不能作为依据运用。
交通事端当事人应当了解事端查询适用的程序,监督交警部门依照程序法令,不然或许形成依据资料不能作为依据运用的法令结果。
交通警察抵达事端现场后,应当当即进行哪些现场处置作业?
(1)划定戒备区域:放置发光/反光锥筒和正告标志,二者缺一不可
(2)安排抢救受伤人员
(3)指挥勘查、救助等车辆停放在便于抢救和勘查的方位,敞开警灯,夜间还应当敞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和示廓灯
(4)查找路途交通事端当事人和证人,操控闯祸嫌疑人
路途交通事端形成人员逝世的,交通警察是否有权断定当事人现已逝世,并抛弃抢救办法?
路途交通事端形成人员伤亡的,只要急救、医疗人员有权承认是否现已逝世;现已逝世的由医疗组织出具逝世证明。
交通警察无权断定当事人现已逝世并抛弃抢救办法。
交通事端现场图、现场勘查笔录应当由哪些人签名?
现场图、现场勘查笔录应当由参与勘查的交通警察、当事人或许见证人签名。
当事人、见证人回绝签名或许无法签名以及无见证人的,应当记载在案。
交通警察制作现场图有必要运用绘图笔或许翠水笔制作、书写。
什么景象有权拘留事端车辆和机动车行进证?
(1)因搜集依据的需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能够拘留事端车辆及机动车行进证,并开具行政强制办法凭据。
(2)车辆具有违法状况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能够拘留车辆直至违法状况消除停止。
(3)对具有下列景象之一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能够拘留机动车驾驭证:
①喝酒、醉酒后驾驭机动车的
②机动车驾驭人将机动车交由未获得机动车驾驭证或许机动车驾驭证被撤消、暂扣的人驾驭的
③机动车行进超越规则时速50%的
④驾驭组装或许现已到达作废规范的机动车的
⑤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到达12分的
假如无以上景象,当事人有权回绝交警部门扣押车辆、行进证的要求。
交警部门扣押车辆、行进证需求出具扣押物品清单,由交警部门盖章,当事人签字。
哪些景象有权拘留物品?
因搜集依据的需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能够扣押与事端有关的物品,并开具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两份,一份交给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一份附卷。
与事端无关的物品,公安机关无权扣押。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拘留车辆、行进证、物品的期限为多长?
(1)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拘留违法状况的车辆、行进证的期限为违法状况消除之日停止
(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因查验、判定需求拘留机动车的,拘留期限取决于查验、判定时刻:
A.自事端现场查询完毕之日起3日内托付查验、判定
B.查验、判定组织完结期限不得超越20日/60日(应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意)
C.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查验、判定结论确认之日起5日内应当告诉当事人收取拘留的事端车辆、机动车行进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押物品的期限不得超越30日(指天然日,下同)
案情严重、杂乱的,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许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能够延伸30日,法令、法规还有规则的在外。
关于需求托付查验、判定的物品,其拘留期限视判定完结时刻确认(同车辆拘留期限规则)。
扣押期限届满时,当事人应当及时前去交警部门收取扣押物品,避免遭受扣押物品损毁、灭失的危险,以及添加的保管费用。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否有权拘留事端车辆所载货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拘留事端车辆所载货品。
可是,假如所载货品为交通事端中的依据,则能够依据搜集依据的需求予以扣押。
交通事端发作时没有报案,过后报案交警部门怎么处理?
过后报案是指当事人未在交通事端现场报案,过后恳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交通案子。
《路途交通事端处理程序规则》第十二条规则,当事人未在路途交通事端现场报警,过后恳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本规则第十条的规则予以记载,并在3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议:
(1)经核对路途交通事端现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奉告当事人
(2)经核对无法证明路途交通事端现实存在,或许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辖的,应当书面奉告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事端查询程序是否合法,涉及到所作出的交通事端认定是合法有用问题,当事人应当多加重视。
以上便是听讼网小编为您总结的关于交通事端中的相关常识,在文中有为您列举了相关的法令问题,期望能够协助到您。假如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听讼网进行律师咨询
Copyright ©法律咨询网 免责申明: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法律责任